女人迷【性别观察】笔记,带着激励自己、影响环境的起心动念,与大家分享以性别出发的时事观察。小 S 和蔡康永在金曲奖典礼上,对着台下的苏打绿主唱青峰大喊“峰姐”,引发了接连几天对于性别气质的反省与思考。对于是霸凌还是玩笑的讨论,我想说的是,把定义的权利还给每一个人,因为伤人的从来不是称谓,而是嘲讽的态度。(别忘了关注苏打绿的音乐:

金曲奖那一夜,发生什么事?

上周六的金曲奖,小 S 和蔡康永颁奖前的串场对话,引发了接下来关于性别气质讨论的余波荡漾。

小 S 与蔡康永上台颁发最佳专辑包装奖时,以前不久停播的节目“康熙来了”如何介绍歌手与专辑,作为致词的切入角度。因此也谈及节目一贯以嘲讽为笑点的主持风格。小 S 自言上节目的艺人中曾有人三番两次私下拜托她不要再讨论某个议题。卖个关子后,她揭露这位艺人正是因其较为阴柔的性别气质、一再被小 S 称为“峰姐”的苏打绿主唱青峰。

延伸阅读:从《琅琊榜》《民王》看台湾政治:我们的政治人物从来都不是太娘,而是不够娘

对于在台上高喊峰姐的小 S,青峰先以深呼吸、眼神上下瞪视、翻白眼回应,在小 S 喊着“峰姐不要生气啦”之后,他才笑着弯下腰。而当小 S 进一步追问有没有歌迷会这样称呼他时,他则挥手喊着“不录了”,作势离去,往外走一大段。此时,小 S 与蔡康永在台上持续大喊“峰姐~回来~”,他才又走回来。

这不到一分钟的互动桥段,接下来几天引发网路上诸多的争论和批评。苏打绿的歌迷举出过去青峰曾公开要求歌迷不要这样称呼的例子,说明小 S 这样做并不妥当。也有许多人考虑到公开嘲讽男艺人性别气质的作为,可能引发模仿效应,让不同性别气质的人受到伤害。

争议发生之后,事件相关人小 S 、蔡康永和青峰纷纷在脸书上回应。

小 S 首先表态自己虽忠于自我,却依然支持性别平权。昨天再发了一篇动态道歉自己“伤了好朋友的心”,反省自己不该“标签别人”、“自己的幽默会造成伤害”。并表示自己和青峰已经和好。

推荐阅读:放下改变的恐惧!小S:“只要不搞砸人生,什么我都能接受”


来源:小 S 脸书

蔡康永则在小 S 之后也发动态说明“错是一起犯的,所以也要一起道歉”,指出这是个“不正确的玩笑”,强调这个玩笑造成的更大危险是“对于某些人吃得消的玩笑,对别人会构成吃不消的霸凌”。

同场加映:综艺节目“最娘男艺人”票投?玩笑背后有真实的“叶永鋕”们


来源:蔡康永脸书

在小 S 和蔡康永的道歉声明后,青峰也发了一则动态陈述自己的态度。他说自己并没有生气,本来也只觉得这是个玩笑,但后来发现他们在这样的场合做出这样的示范,可能会让“彼此够熟的玩笑”演变成“另一场霸凌的悲剧”,所以决定要出来认真地回应这件事。


来源:苏打绿脸书

从小 S、蔡康永再到青峰,他们的回应让我们看见,本是人与人之间有默契的玩笑话,在旁观者眼中,却成为极具杀伤力的压迫、甚至可能示范了对特定性别气质的霸凌。所以,道歉、和好还不够,这不是金曲奖一次无伤大雅的花絮,而是需要认真回应的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场“玩笑”,真正让我们这些旁观人在意的是什么?

青峰被称呼峰姐,为什么我们比他更生气?

小 S 、蔡康永和青峰三个人之所以认真回应,不全然是因为要满足社会对“青峰有没有生气”、“他们和好没”的窥视欲望,也是因为注意到在金曲奖典礼上的这场互动和展演,为台湾社会造成了相当程度影响。

会不会让别人误以为,性别气质与自己想像不同的人,就是你可以嘲讽的对象?或者,以玩笑包装让对方不自在的说法,是不是就获得了随意标签别人、让别人尴尬的特权?

青峰说,他知道这是一个玩笑。但他是否在意这个玩笑,并不影响金曲奖当下他们三个人各自扮演的角色。他们的互动呈现出两种身份的角力:我知道你不喜欢但我就是要笑你的攻击方、以及我觉得不舒服但在这个场合不得不忍耐的接受方。最后攻击方安抚、接受方无奈接受,那不情愿又无可奈何的姿态,让现场的观众笑得好开心。

这样的感受,多么熟悉?

同场加映:“工具人”超商广告为何让你生气?每个人心里,都可能住着一个萧博骏

每个人或许都在不同的情境或人生阶段里,扮演过青峰的角色。可能是孩童时期被嘲笑是“娘娘腔”和“男人婆”,也许是成长阶段那个让你一听就刺耳、但怎么也摆脱不掉的绰号,也许是大学时每一个社交场合,介绍词千篇一律在“她现在滞销中”、“他很想交女朋友,大家帮他征友”上面打转。

你曾经生气过、认真地抗议过、尝试沟通过,可能也在无人的夜里自己偷偷哭过,可是没有用。有时他们一起起哄,笑着闹着,让你成为团体中的焦点,这时如果发飙走人,好像就是“开不起玩笑”、“破坏气氛”。你未必没有成为目光聚焦的愉悦,但你更困窘于总是要以这样的方式被注意。

这样的复杂情绪,既痒又痛。那些朝你掷来的笑声和话语,也许大多时间并非恶意地想要伤害你,可是他们不知道,开玩笑也许是亲近的表现,但这种玩笑方式,展演出的就是一种强迫与被迫。你也许喜欢这个朋友,但绝不会喜欢这个被迫的姿态。

这是为什么,小 S 、蔡康永以为无伤大雅的玩笑,却引发批判的声浪。他们以为观众习以为常的康熙互动模式,却从好笑、好酸被贬斥为霸凌、压迫、社会上最差的示范。人们觉得生气,不完全是因为要求政治正确,也不全然在心疼青峰,更是因为想起过去那个无能为力的自己。

节目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决定转台与否、可以假想这是事前安排过脚本、套好的招式;金曲奖这样的盛大典礼,却让我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重现那个“不能开不起玩笑”、“不能破坏气氛”因此只能概括承受所有的标签和嘲讽的记忆。

推荐给你:女性主义要的男性解放!告别厌女、恐同、阴柔贱斥的父权暴力

被小S大喊“峰姐”伤害到的,不只是青峰、不只是性别气质偏向阴柔的男性、甚至不只是舆论所担心受到霸凌的弱势,而是每一个曾经被嘲笑过、被标签过、被勉强过的,我们自己。

“峰姐”是中性的:不必污名化,也不必神圣化?

蔡康永在脸书上回应网友时提到:

你如果常看康熙,康熙也用很多集冲撞了一些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当然,每集拿来一句一句检查的话,肯定能找出很多问题的。但毕竟康熙不是奇葩说那种讲道理的节目,康熙想令大家每天放松一小时,没有什么讲道理的空间。。。全部都达成政治正确的节目、是否还能嘻笑怒骂呢?我的能力是做不出来的,倒不是因为精神错乱,是因为节目的设定不同。

康熙来了与金曲奖颁奖典礼场合和性质的差异在此不论,他的回应点出的是“政治正确是否是一切言行最高准则”的疑问。或许,这个世界其实不必要存在一种绝对的“政治正确”,因为人跟人的关系,何来标准答案?何来正确?

金曲奖事件之所以让旁观者也觉得受伤,不只是因为性别气质这个许多人心中的隐痛,也是因为小 S 、蔡康永和青峰展演的,就是一个强迫与被强迫的互动方式。如果今天青峰对“姐”的态度,是快快乐乐地以此自称,同样一句“峰姐”,就成为尊称而不是嘲讽了。就像我们身边可能也有自称姐的男性、自称哥或爷的女性,或者,在脸书动态上称自己胖子、肥宅、鲁鲁的人。

延伸阅读:单一叙事的危险:解放CC ,也要解放男同志

政治不正确的是态度,而不是用词。

峰姐是中性的,我们不需要神圣化或污名化这个词汇,不需要经此一役后提到姐这个字就戒慎恐惧,也不需要跳出来举出一百个称自己是姐的例子,来证明“我们该拥抱娘的骄傲”。而应该睁开眼睛,看看你眼前这个和你对话的人,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什么称谓或用词让他觉得舒服和自在?又是什么样的态度让他觉得尴尬又困窘?

回到金曲奖的性别争议,语气和情境决定了“峰姐”是一个嘲笑,这样的嘲笑也许青峰觉得无伤大雅,却让旁观者对这样情境下可能的尴尬和受伤感同身受。我们应该容许每个人对于称呼的不同态度,接纳有的人喜欢用“姐”来彰显自己的阴柔,也有人觉得“姐”是一种政治不正确的羞辱。更有可能的是,像青峰的动态所说的那样,他接受“建立在够熟基础上的玩笑”,但这并不表示他喜欢每一个人都这样称呼他。

且让我们把称谓的意义还给每一个人,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享有不同情境下的定义不同的权利。作为旁观者,我们能够做的是,反省自己够不够尊重每一个人各自不同的状态。

同时,我们也应该避免利用既定印象制造让别人不自在或尴尬的情境,因为被伤到的不只是被笑的人,还有每个旁观者曾经被讥讽的过去。

其实,和人相处从来就不简单,我们是在反覆试探之后,才知道每一个对话的对象、每一份关系里独一无二的特质。同样的,我们也需要时间和机会认真体会自己,对于不同人、不同言词喜欢和讨厌的份际。

我们想要的,并不是一个列出明确禁忌、人人遵守不得逾越的社会,而是将人际互动还原到最初:人与人心的贴近,以及与彼此同情共感的关心与体察。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对话方式,也许不比一切都政治正确更为轻松,但那会是一个让每个人都更自在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