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式教育长大的我们,在长大个过程中,好像会因为师长的期待与同侪竞争的压力,变成一个害怕失败,经不起考验,而缺乏冒险的勇气,所以我们往往也因为生活中的一点小挫折而一蹶不振。其实,我们应该放开手去冒险,别害怕失败,失败了还要继续挑战,永远记得你做的事能为你带来的价值,这个价值是你给自己的,从中得到的快乐与收获也将无可比拟。

 

代代相传的恐惧教育

照理说,我们处在一个史上最安全的年代,但恐惧仍在我们的血液中漫流,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到底为什么?

人类恐惧情绪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内建在基因中的身心反应模式,那是演化的结果,具有适应生存的功能;另一个则是学习而来,特别是透过代代相传的恐惧教育,一代又一代地复制恐惧思维,而且通常是想像中的、不真实的恐惧。

推荐阅读:写下你的恐惧清单!承认恐惧让你更加成长

心理学家已经证实,个体对某些事物的恐惧,可以经由刺激反应的连结学习而来(称为古典制约学习)。而藉由长辈透过言语将带有恐惧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更是让孩子学习到恐惧的直接途径。

我常见到,正在校园中求学的孩子,上了国中以后,大部分都会变成“避败导向者”(相对于“求成导向者”)。在课业学习上,他们勤奋向学考个好成绩,多半是为了不要被父母师长责骂、不要输给同学,或不要让自己感到很丢脸。因为害怕这些坏事会发生,于是不得不努力用功。

他们接受教育不是为了充实知识技能,也不是想一探学问浩海的奥祕,而是要获得好成绩。因为,我们的孩子从小被灌输的正是这类以恐惧构筑起来的信念:

“没有好好用功就不会有好成绩”“没有好成绩就不可以出去玩”“考差了会被老师责骂”“考不赢人家会被别人瞧不起”“小考就输别人,大考还得了”“没有好成绩就上不了好的学校科系”“没有进入好的大学科系,未来就不会有好成就,会过得很辛苦”⋯⋯

是不是很熟悉?我们就是这样被教导长大的。这就是一种“恐惧教育”,试图用会让孩子感到害怕的教条规准,使孩子不得不去做(或不做)某事。

从小到大,因为在恐惧教育的洗脑下,孩子害怕失败,于是不得不逐渐放弃那些本来很有兴趣,但可能会招致人生失败的事物。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对世上万事万物感到好奇,我们忍痛割舍那些原来充满热情的嗜好,我们把注意力转向如何获得好成绩。我们的视、听、触、味、嗅等身体感官所能体察的范围变得越来越狭隘,注意力的焦点越来越单一;原来那颗热情敞开的心,也不再跃动不已了。

那些儿时的热情与理想,一旦失去了,似乎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推荐阅读:大步迈进,找回最初的热情

恐惧教育的后果,是内心深深的匮乏无力感

恐惧是一种有助于生存的情绪,它提醒我们在威胁当下逃离会让我们丧命的来源。然而,时时刻刻被恐惧所笼罩的心,却让我们永远处于逃命与无助中,而不敢迈开步伐,冒险向前,于是我们总是错失各种机会。

所有的创伤记忆几乎都与恐惧有关。

如果我们曾经在感情中受伤,我们会害怕展开下一段感情;如果我们曾经在公开场合(如演讲)中出糗,之后抵死也不愿意上台;如果我们曾因为表现太好而招致嫉妒排挤,我们会担心自己太出风头;如果我们曾经在某棵树下被果子砸中头而住院,我们将不愿意再回到同一棵树下,甚至站在任何树下都会害怕;如果我们曾经被师长大声斥责而惊吓到,我们也会害怕听到大声斥责的声音。

成长过程中大大小小的创伤无所不在,恐惧也无所不在,这些所带来的都是特定情境下的恐惧情绪。

恐惧教育带来的后果,却是一颗匮乏无力的内心,在面临各式挑战的情境中都会显露出来。当内心匮乏无力时,自然认为自己就是个潜在的失败者,于是所有投入的努力都是为了遮掩内心那个丑陋的形象。

于是,我们没有自信、不敢冒险,只做自己感到有把握的事;我们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讨厌别人评价我们,但又不自主地拿自己与他人比较;我们常常羡慕别人,但又不敢跳出舒适圈尝试改变,内心的声音常是:“如果失败了怎么办?”我们时常三心两意、犹豫不决,总想找到一个不会后悔的选项,殊不知,后悔一直是人生的常态。

推荐阅读:MBA 教我的事: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永远不敢冒险!

因为内心匮乏无力,为人父母后,我们把内心的不安全感投射到孩子身上,也用带有恐惧的教条规矩教育着孩子,把孩子洗脑成只懂得害怕却不懂得创新的动物。匮乏无力的心态代代相传,永无止境。

困扰我们的不是恐惧本身,而是因应恐惧的方式

所有负面情绪都有正面价值,恐惧这种情绪正是要提醒我们,危机当前,该换个方式去因应危机;而恐惧情绪的身心反应也会带给我们更多力量,去逃离或迎面对抗威胁。

许多人不明白恐惧背后的价值,只是一味地痛恨和讨厌自己总是畏首畏尾、犹豫裹足,抱怨自己内心总是存在着巨大的不安惶恐;那么,你便是在与恐惧对抗,因为你讨厌它,想排拒它。于是,你花费所有的精力在对抗恐惧这种不断出现的情绪,你将耗尽身心能量,但恐惧仍在那里;就算你精疲力竭了,也驱赶不走恐惧。

反之,如果我们可以正向地看待恐惧,并且愿意在心里给出一个空间,容许恐惧情绪存在,而非试图去对抗或抑制它。于是,在这个空间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见恐惧的本质—究竟我们在害怕什么?是真实的威胁,抑或只是想像中的危险?最坏的情形会是什么?

当我们把对抗恐惧的力量拿回来,用在思索如何更有效地去面对与解决令我们感到恐惧的情境,此时,大脑重新开机,我们可以理性判断与独立思考,将有效地帮助我们突破困境,而我们也不会就此错过许多机会。

推荐阅读:舒适圈里不会有新答案:与其干等机会,不如冒险出发

提摩西.费理斯是着名畅销书《一周工作四小时》的作者,他曾在 TED 的演讲中提到,克服恐惧的方式,就是去解构恐惧。因为“生活中最佳的成果往往被错误的观念和未经证实的假设淹没”。一旦我们深入去探究令我们裹足不前的事物或情境本身,会发现许多恐惧都来自于自己的想像;深入分析那些令我们害怕的任务,找出去面对与突破它们的规则,甚至去看到最坏的状况,都有助于我们突破那些困住我们的恐惧情绪。

提摩西.费理斯的建议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尝试去做就是了!你得先面对它,才有可能从中去学习;当你能掌握它时,你将感觉更有力量,于是你就会更加游刃有余。

如此,恐惧反而成了我们成长与突破的动力,成了我们能尝遍人生丰富体验的基石。

爱的力量足以转化恐惧

回到恐惧教育这个议题。恐惧教育的后遗症,不只出现在某些特定议题上,更在个人追寻人生成功快乐过程中的每一项挑战,留下深深的匮乏无力感。

因此,该是适可而止的时候了!地球很可怕,但更多的恐惧是人们自己虚构出来的。人类许多行为背后的动机,除了避免匮乏与威胁外,更多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意义或价值。

身为父母师长的,当你希望影响孩子为某事投入心思,请引导他去思考:“做这件事情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而非一味叮嘱他“不做的后果有多可怕”。

孩子对某件事情一旦充满热情,常能乐此不疲。即使与读书成绩毫不相关,只要不是伤天害理,请多鼓励他、支持他。因为,热情之所在,常是一个人的天赋之所在,当天赋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个人的内在自然会感到丰盛富裕。

人透过展现天赋来彰显自己的价值、定义自己的身分、追寻自己活着的意义,这便是活出自己生命本然的样子,那是自信与快乐的泉源,一个人一辈子最宝贵的资产。

推荐阅读:做自己,让天赋自由

更重要的,你得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你对他的爱。这份爱是纯粹而不带任何条件的,并非出自于父母本身不安与恐惧的投射。无条件地支持、肯定与赞赏孩子的行为,真心地信任孩子已具备因应人生困境、追求人生成功快乐所需的能耐。

拥有来自生命中重要他人的爱的陪伴,将使我们在内心深处长出源源不绝的力量,支持自己去面对各种挑战。

即使会恐惧,我们也不会被恐惧的情绪淹没,能够勇敢地继续往前走。

作者:陈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