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旅人的浪漫,只有曾经跋涉过的人才能体会。每场旅行都能让人重新认识自己,《小日子》杂志专访邓九云和卢凯彤,这两位多年好友,身上共同散发的一股闲适的旅行气质,看他们聊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谈书籍带给他们的启发,旅行时的陪伴,也是推动他们到各处旅行的原因之一。

聊聊天分享旅途中遇见的人和重新认识的自己

邓九云(左)
演员、作家。政治大学韩文与广告双学位,英国 East 15 表演硕士。表演作品涵盖影像、剧场,遍及台港中。 文字作品《 Dear you, Dear me 》、《小姐狗与流氓猫》、散文《我的演员日记》、短篇小说《用走的去跳舞》、《暂时无法安放的》。近期受诚品书店邀请,担任六月号书店提案《致回来旅人 重拾座标的想望与觉察》特约文案创作。

卢凯彤(右)
创作歌手,被誉为香港第一女吉他手。出生于加拿大,九岁开始学习古典吉他,15 岁出道,与林二汶组成“ at17 ”。2011 年推出个人首张专辑《掀起》,翌年发行第二张全创作专辑《你安安静静地躲起来》,并以此入围第 24 届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奖、最佳作曲人奖,去年获得第 34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曾出版摄影集,收纳她游历世界各地的风景。

邓九云和卢凯彤是多年好友,两人身上都透着一份安适与自在,像是习于移动的旅人,总能在异地找到一个安放自我的角落,慢慢地走,慢慢呼吸。她们出走世界的同时,也安安静静地翻阅起自己,像读一本意想不到的书。

小日子(简称问):“有没有哪一次旅行对妳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卢凯彤(简称卢):“从小到大我都很想自己去旅行,2013 年去了尼泊尔,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去旅行。其实真正计画只用了两个礼拜,我买了本很基本的旅游指南,订了 Airbnb ,就去了加德满都,跟一个尼泊尔的家庭住在一起。我到那边才知道情况没有想像中好,很多都还在建设。

同场加映:尼泊尔女神,被神遗弃的女孩

一个单身女孩到了那边还蛮危险的,可是我觉得自己那一趟旅行非常幸运。最深刻的是,跟八个尼泊尔的大男人一起去远足,我们去了山上,而且还迷路了。我告诉香港的朋友,他们都不能相信,觉得太危险了。可是那是非常好玩的一次经历,当中有摄影师,也有教师、做生意的。

我觉得一个人去旅行才能够真正跟当地人沟通,因为跟朋友一起去旅行时,不会真正放下自己的身分、生活和世界,总是会带一部分的你一起去。可是当我独自去旅行,就会忘记自己的世界,完全融入别人的世界,暂时变成另外一人,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那一次的经历让我觉得,总有一天我会再一次自己去别的地方。”

邓九云(简称邓):“最深刻的,可能就是我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坐飞机,到韩国待了三个多月。其实有点像逃离台湾,那时大学毕业好一阵,韩文也忘得差不多,因为认识了一个在台湾拍戏的韩国女生,才临时决定,到了以后就住在她家。

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跟一群人完全地进入他们的生活里面。后来那个韩国女生回来,我就住到一对兄弟家,弟弟是学表演,专门做肢体的默剧,那应该是我第一次开启了那扇门。

那时我处于人生转变的道路上,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冲冲看去做表演。我其实从小想去国外念研究所,学广告,在那个分岔点,我遇到了他,他给我的回应是:‘怎么还需要想呢?’后来我才发现,这世界上有些人运气很好,不太需要去选择,因为除了这件事情,他们没有其他事情想做,即使辛苦,也乐在其中。

我是从传统教学体制上来的,背负着老师、父母亲的期待,突然又被丢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圈子,开始要做出抉择。一边是可以想得到的未来,可另一边却是想像不到的,那时候我怎么能想像有一天我会出书,演一百多场的舞台剧,有一天可以走到多远。

同场加映:你的人生,别活其他人的期待

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看到那种对尊重自己身体欲望和兴趣的热情,十分打动我。旅行回来后,我就觉得无论如何都要去试试看,先去学,更涉入,才能决定到底要不要。”

问:“听起来两位特别是一个人旅行的时候,看见的反而是那个未曾见过的自己。”

卢:“因为独处时才会真的安静下来,听到自己的声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平常我在香港生活,跟朋友的话题,都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框,可是去旅行时却很不一样。

例如我刚从多伦多回来,一看 Facebook 就觉得发布的这些东西跟我没有关系,可是在香港时会觉得 follow 很重要。旅行时脱离了平常的规律模式,会发现世界还有很多可以去发掘的;有一点像看书,一本很精采的书,让人可以投入另外一个世界,完全忘我。

2013 年去完尼泊尔之后,我跟一群朋友去了冰岛,那次经历也很深刻。那是我第一次去旅行完全不用听音乐,因为大自然的景色就是音乐,可能一公里之前是草原,一公里之后就是冰川,美丽的程度让人透不过气,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美丽到可怕的地方!

我们也一起看到北极光,如果当时是一个人去看,会非常寂寞吧!我们去了十天,自己开车,每天住在不同的小旅馆,只是开车,在车上吃不同的零食,聊天,看景色,如此而已,却非常好玩。我觉得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冰岛。”

邓:“我也有那种感觉,你在国外的时候会觉得这一切都不重要,可是一旦回来,这感觉一下子就没了,马上就开始关注所有台湾新闻,身边朋友在干嘛、大家在吵什么,有时候我觉得这世界因为有了网路而变得分裂。”

卢:“现在在娱乐圈,明显可以看到这个现象,如果不是很频繁地去 update 脸书或 Instagram,好像人气就下滑了。必须要一直有互动,才可以保持人气,我自己觉得不是很好。”(推荐阅读:戒不掉的一本书:永无止尽的脸书动态为谁欢喜为谁忙?

邓:“我也常常在想,这件事情到底是要到什么时候?有点累了(笑)。我现在有点转变,开始写东西后,会觉得文字的力量似乎大于我原本做的事情。分享文字我比较没有压力,可是如果必须要跟粉丝分享生活的细节和个人的事情,会觉得很有压力。像我帮诚品书店写文案,很期待文案赶快出来,可以跟我的粉丝们分享,这件事我是很喜悦的。”

卢:“作为一个创作人,有些时候想要留一点给自己,不想这么快把所有东西都掏出来,有时候自己都还没有消化好。以前没有Facebook的时候,还可以把一个思想好好放在心里面,让它发芽,才把它写成歌。我慢慢会懂得分辨,有一些真的很有意义或比较珍贵的想法,就留给自己,好好把它变成有用的东西。”

图说:“邓九云(左)和卢凯彤(右)觉得旅行可以让人脱离平常的轨道,就像打开一本精采的书,让人突然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完全忘我。”

问:“刚才讲的是较为速食的文化,相对的,阅读的节奏较慢,深沉而内向,接下来聊聊阅读。旅行时会带书吗?如何挑选?有没有哪一趟旅行带的某本书跟自己很契合?”

卢:“看心情,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则耶。我什么都看,乱七八糟,Fiction 、Non-fiction 都有,包括一些历史、传记类的书。”

我去尼泊尔时就看《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而且已经是看第二次了。我很喜欢看一个人去流浪的书。《阿拉斯加之死》的主角,因为有很长的时间独处,所以带了很多书去看,他觉得社会制度很不公平,于是把自己的钱和证件都烧掉。我当然没有那么极端,可是我觉得社会上有很多我们看不过眼的事情。自己去旅行时,我希望可以慢慢去吸收,跟不同的人沟通,碰到的困难,也可以当作一个自我的修练。一边看这本书,一边旅行,可以有一个对照。”

邓:“旅行时我都会带书,但最后其实都没怎么看。大概就睡前看一下,让自己沉淀,或是通勤时翻阅。我看书不像妳那么广,大部分是小说,而且这几年都是看短篇小说,偶尔看几个长篇。去旅行我就会抓几本散文,也都是小说家写的散文,像村上春树的散文我就绝对不会坐下来乖乖看,一定是带在身上,一有空就很快翻一翻。

我倒是蛮常在旅行时写东西,但都是非常片段的。我前一阵子去北欧,刚好回来后接到诚品书店的旅行文案邀约,写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北欧的东西。有位编辑朋友说,你有没有发现,每次当妳写旅行,都会写到往北、冷的,很少写到南的、比较阳光的。我说,对对对,因我每次去旅行都是冬天。这件事情蛮有趣,我的创作跟旅行经验变得非常密切。

推荐阅读:四点下班!为什么北欧的工作环境就是比亚洲的好?

这次写的诚品文案比较诗意,我写东西喜欢用视觉的画面去想像,全部出现的都是雪啊、冷啊,还有空气中干冷的味道。我自己还蛮喜欢的,如果没有这一次的北欧旅行,可能没办法写。”

问:“你们曾经因为哪一本书或哪一部电影而踏上一趟旅程吗?”

邓:“还没有,但我一直很想去土耳其。最早是因为有一个地理老师张佩瑜,看了她的《土耳其手绘旅行》;最近看了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散文集《别样的色彩》,我第一次没有先看一个小说家的小说,直接看散文,却这么喜欢,所以就很想去土耳其。”

卢:“我看了海明威《流动的飨宴》之后,很想去巴黎,今年八月会去,因为表妹结婚。我觉得应该要带很少钱去,只能喝红酒、吃面包,穿一件很长的外套,一定要抽菸,带一把吉他,就这样去巴黎。(推荐阅读:狂人的婚姻!从《恋上海明威》看灵魂伴侣的真正意义

在海明威笔下的巴黎,我觉得是一本泛黄的书,有一种很老旧的味道,被翻到快要烂了,可是很有价值,是很珍贵的一个城市。我很期待。”

(完整内容请参阅《小日子》 050 期  出发岛内旅行 拍自己的公路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