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言语、性别暴力,你的身体是你自己的,拒绝厌女,从反制各种骚扰、霸凌与威胁言论开始。

自 90 年代起,网际网路已在过去 20 年间成为当代人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工具与空间,提供着资讯传递、人际互动、事件追踪与纪录,甚至是倡议与社会动员等功能。随着网际网路的重要性和普及性提高,如今全球已有超过 30 亿名网路使用者,而人们生活中的许多需求也都能够透过网际网路获得满足与实践。

然而,网际网路不仅带来好处,某些我们生活中的负面经验与问题,也可能以网际网路作为平台,被放大、强化,或是转换成另一种面貌,造成一样难以承受的伤害。例如,影响全球三分之一女性人口的“性别暴力”问题,正在网际网路上蔓延。

“网路上的性别暴力”(Cyber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irls)(注1)有许多形式,包括未经同意散布他人的私密影像(又经常被称为“复仇式色情”)、网路跟踪(Cyber Stalking)、骚扰、威胁、霸凌与仇恨言论,以及以网路作为锁定或引诱其他性犯罪(如性侵害、人口贩运和性勒索等)受害者的工具。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约有 73% 的女性网路使用者曾经经历过网路性别暴力,其中介于 18-24 岁间的年轻女性是受害风险最高的族群。在欧洲,约有 9 百万名的女性自 15 岁起就曾经历网路性别暴力。


(图片来源:United Nations Broadband Commission for Digital Development

网路空间的特殊性使其轻易地成为性别暴力的温床。匿名性让加害者们可以更为轻易地隐藏个人的身份;跨地域性让加害者甚至不需要和被害者同处一地就可以向对方施予暴力;网际网路的普及性和即时性让暴力可以“轻松”又“快速”地被达成;最后,网路的永久性让这些暴力可以长时间地流传,甚至轻易地被复制,使受害者难以摆脱。

在各种形式的网路性别暴力中,最常见、却也最常被我们忽略的类型,应该就是各种骚扰、霸凌与威胁言论了。去年四月,艺人与模特儿杨又颖就疑似因为长期在网路上遭到霸凌而自杀身亡,其中不少言论便以“性别”作为攻击的主题(注2);去年大选时,自由台湾党不分区立委候选人的周芷萱在公开一系列性别政见后,便遭到网友的性暴力威胁;而近日在一脸书粉丝页以言语攻击特种行业工作者后,更有网友开始“搜集”从事相关行业的女性的脸书并予以公告,而这些女性也因此开始收到接二连三的骚扰与辱骂讯息……

事实上,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在社群网站上看到各种对女性的攻击和骚扰言论,例如对女性公众入物的品头论足、对女性身体和性的批评与攻击,而经常对各种议题公开表示意见的女性名人们更三不五时就要收到各种暴力恐吓,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如“希望你被强暴”、“等你哪天被强暴就知道了”这类的性侵威胁。


(图片来源:网路

尽管普遍,但这类的言论却鲜少被认真看待。因为没有造成“实质”的伤害,这类的恐吓和骚扰经常被认为只是“嘴炮”,发言者只是“说说而已”。网路上的骚扰也往往不被重视,受害女性可能会被告知,她们只要“不予理会”,或是“停止使用网路就好”,并不会受到“真实的”影响。然而真是如此吗?网路上对女性的骚扰与威胁言论,难道仅仅只是“乡民”们的一时性起?

如前所述,对于反性别暴力领域的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来说,这些骚扰与威胁言论早已被视为性别暴力的一种。即使这类暴力并不涉及肢体的接触,但背后的逻辑却是一样的。如同现实生活中的性别暴力,尽管男性也有可能成为受害者,网路上的性别暴力大多是发生于男性加害者与女性受害者之间。

延伸阅读:裙子穿得再短,都没有人“应该”被侵犯

这背后所反映的是,男女性别在社会上占据了不同的权力位阶,拥有较多权力的男性为了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便透过暴力行为进行支配与控制。强暴威胁也是厌女情节的具体表现。对于气质和行为不符合一般性别规范的女性,强暴威胁是男性对其的警告与惩罚;另一方面,强暴威胁将女性化约成可侵略的物品,抹煞了女性的主体性。

这些威胁——就算没有成为具体的侵犯——也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这么“无害”。当男性在现实生活中透过暴力制造女性的恐惧与退缩、排除女性获得资源和权力的可能,进而维持自己的掌控地位时,在网路空间里也是同样的模式。因为骚扰与强暴威胁,女性在网路空间中感到不安全,进而失去了发声的勇气,甚至可能被迫“隐身”(Withdrawing)。

然而,女性在网路空间的“被消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会蔓延到网路以外的空间。当网路已经成为我们获得知识、交换意见、了解世界的主要管道时,将女性从网路世界中排除,其实就伤害了女性在社会中被看见、听见的机会;当女性的需求和意见无法被表达,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也会越来越偏向单一的男性角度,不同性别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就更为僵化。这样的僵化不仅阻碍我们的社会在政治、社会与文化方面上的进展,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网路上的性威胁和骚扰并不是无意义的现象。台湾的网路使用者间流传着一句话:“认真就输了”,然而面对网路上的性别暴力,若我们不认真看待,恐怕才会真的输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