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般人而言,建筑只是砖块与水泥的组合。对于懂得人,建筑是正在呼吸的文化、是历史的活化石。阅乐书评本次推荐凌宗魁《图解台湾近代经典公共建筑》,用图片教你读懂建筑物上每一个纹路隐含的内涵与意义。彷佛年轮,历史的故事越陈越香,让人沈醉。

文/阅乐书店林哲安

建筑,是一种体现文化的象征,公共建筑尤是。这是因为,所谓的公共建筑,几乎都是由“官方”所主导,这就会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浮现出来,亦即:作为主导者的政府,如何运用建筑物,来注入自身的立场、观点以及意识形态。换句话说,观察台湾公共建筑的外观、样式与细部规划,其实也能够对历朝政府的“统治态度”,有个初步的认识。

可惜的是,我们都缺乏这样的鉴赏能力。

即便这些公共建筑,都在你我生活中,占有相当大的重要性。我们也很少能有那样的闲情逸致,去仔细端详它们。包括我,也对许多公共建筑,缺乏认识,所以,对我而言,建筑只是“建筑”,充其量就是建材的堆砌与拼凑,我无法在其中,看见“人”的存在、与他们所说的“话”。

但,《图解台湾近代经典公共建筑》这本书,说了很多我们从来没有想到的东西、也带我们重新去认识这些,大多都已开放、但却未必深入探访过的公共建筑。

同场加映:东京最美的阅读角落!走进代官山 茑屋书店

本书作者凌宗魁,为建筑本科系毕业,为国立台湾博物馆展示企划组的规划师。长期研究建筑史,并致力于文化资产保存的工作。因此,他能够以最专业的角度,搭配丰富的人文素养,一一分析近代台湾众多的公共建筑。

全书收录了五十栋台湾各地的建筑,时间横跨日治、战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两时期。这些建筑,触及政治、医疗、法务、金融、育乐、艺术等领域,包含总统府、台大医院、台湾银行、台北市立美术馆、中央图书馆、台南地方法院、十三行博物馆、高雄世运会主场馆等。每栋建筑物的介绍,必会从其历史沿革谈起,再详述其建筑设计的背景、样式,以及其如何因为时代而产生样貌上的变迁;每篇文章,亦会触及该建筑现今的文化价值、保存意义,如何与当地都市规划结合等人文、社会公共议题作为结束。当然,“图解”是这本书相当重要的结构之一。


photo credit : othree, C, C@ flickr

所以,丰富的照片、详实的手绘建筑,必不可少。图片的辅助,更增添全书可读性,与身历其境的真实感。以最为人所熟知的台湾总督府(即今日的总统府)为例,先说明往昔的总督府,到今日的总统府,如何成为台湾最具权威象征的过程,再回溯建筑物选址、规划、建造等细节。接着,介绍其内外部结构,最后再说明战后国民政府将其进行整修后,所带来的变化。巨细靡遗的论述,让读者对于这栋建物,有了更深一层的人文体验。

推荐给你:前卫与复古的恋爱:荷兰教堂变身超时尚博物馆

更重要者,透过作者的文字,我们跳脱了旁观者的身分,进入台湾曾经、或现在仍然存在着的共同记忆场域中,即便只是阅读,也能够彷佛实际置身于建筑物内部般,那样的真实、具有温度,当然,如能因为这本书的感召,而亲身走访,那更是再好也不过的了!

文化体验,是我们作为现代人,必须要去了解、涉略的重要课题。任何的文化痕迹,都有被重视、解读的价值。而公共建筑,更是我们探究“台湾集体”记忆的一条路径。这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政府机关的存在,有其意义。它不单要有其实用性,更需具备“文化解释权”。所以,它必须尽可能的,让更多人去注意到。理解这些公共建筑的建造背景与特色,才能在无形中,凝聚对于台湾历史、文化的集体认同感。

你会喜欢:别被“非去不可”限制,熟悉一个城市的心跳律动更重要


本周五(6/3)晚上七点半,阅乐书·沙龙讲座邀请国立台湾博物馆展示企划组规划师凌宗魁,以日治时期的菊元百货为例,透过其建筑的设计,窥探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殖民、怀旧等面向。每场阅乐书·沙龙的座谈讲座,皆由 friDay 购物、 fresh 选品与阅乐书店合作。 friDay 更提供现场直播服务,让无法参与现场的读者,可透过直播聊天室,与讲者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