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寂寞好不好?我们总是害怕一个人,因为我们面对的不只是寂寞──从来都不只是寂寞──而是无法找到与“人”的连结。不要逃避,诚实地去直视自己的赤裸情绪,这样才能真正回归一个人的片刻。

“我是一个害怕寂寞的人。”

“寂寞时,我喜欢特别吵杂或寂静的空间。在那里,能够暂时不去想到自己。”朋友 TH 淡淡地说。

当我们沉醉在吵杂的音乐感官,或朋友的陪伴说笑中,“我”的情绪、“我”的欲望、“我”所没办法得到的亲密、成就、或归属都能一一消散。加上酒精的流动,此时好像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就是跳舞、就是忘情──但隔天起床后可能有些副作用。

而特别寂静时,未必是字面上的“寂静”,更像是坐捷运时、一个人走在人车来去的马路上时,你不会被这些熟悉的声音所干扰。反倒能专注思考自己最近发生的事件、情绪、行为;这是面对自我的一种方式,可能有些困难,更多是有些抗拒,但你的好奇心与“不得不”的感受驱使你在宁静的时刻,回想过去、和现在。


(图片来源:来源

我喜欢找人聊天,那是不用面对自己的方式之一。就这么睡去有点不太甘心,翻来覆去、辗转难眠;独自一人居住的坏处就是,回到家只有空荡荡的冰冷空间,开了暖气似乎也没有帮助。

你要找到另一个寂寞的人,或刚好也有空面对寂寞的人不太容易。你得先传讯息试探、打声招呼、或在网路做点什么引起他的注意。然后才是接下来的相互陪伴或孤独睡去。

同场加映:一辈子都亲密不了的恋人关系

但最近我在想,找人聊天可能是有点自私的行为。我不喜欢用打字或留言的方式传递讯息,那有延迟性,且已读不读的让人产生许多脑中小剧场,所以我更倾向直接电话中对谈,听见另一个人的声音显得单纯、真诚。

“我知道那是自己面对寂寞时,一种无力的抵抗方式。”TH 无奈地袒露。

心理学家 Cannon 说,人在面临刺激时,会出现“战或逃反应”(Fight-or-flight response),也就是你会正面迎击它,还是从旁边的小径逃跑;这是一种本能,我们遇到一个难以处理的情境时,都会有这样的内心挣扎出现。

遇见“寂寞”时也是,一种棘手的内在威胁。它反映出孤独,反映出自己一个人走在荒芜笔直的公路上,两旁是低矮暗绿的杂草,几乎没有任何活力的声响,只有冷风、与灰暗无光的天空。

推荐你看:有人陪伴却觉得孤独?谈另一种孤独的可能

而吵杂或寂静的需求,究竟是对寂寞的一种迎战或是逃避?

看你面对的是什么?只是“寂寞”?还是更内在的“自我”?如果只是“寂寞”,那么找人开趴的确是一种迎战它的态度,让我们在短暂的时间内比较开心。

但我相信,我们面对的不只是寂寞──从来都不只是寂寞──而是无法找到与“人”的连结,是那种无限疏远于人群的孤独感受。那个孤独是连“真实的自己”都被排除在外,没有与任何有机生物产生联系的虚空。

战或逃的对象已不再是简单的寂寞,是内在“自我”。是无法面对远离“真实的自己”的“自我”,因为某些伤痕、某些疮疤,“自我”这位统合内在的角色,他害怕某些事件重演;那看起来是对“人”的不信任导致孤独;细看则是“自我”为了保护“真实的自己”,却又因天性中想靠近人,但无法接受那些不好经验的焦虑,而外显出一种内在无限的矛盾渴求,我们称它为“寂寞”。

该怎么面对寂寞?或说让自我勇敢地看看“真实的自己”?毕竟我们一直在抗拒的、掩饰逃避的,可能都是内心不敢面对的真实样貌。

如果愿意给自己一个机会,找个安全放松的地方,拿出一张白纸,画下或写下它吧。

这一次,不再逃避寂寞,而是勇敢地面对它。让“自我”勇敢的面对内在“真实的自己”。看见你真正渴望的是什么,那也许自认会被鄙视、令人生畏、或丑陋不堪。但如果你愿意继续坚持探索,你也许会发现,那些自我阴暗的面向,其实也散发光芒,其实也是现在你勇敢的一部分,愿意不再透过许多你知道只是耗费心力的举动,而诚实的面对自己。

也许只有这样回归一个人的时刻,我们才能正视寂寞的原因,不再寂寞。

更多文章欢迎至脸书专页:标注自由-写给自己的心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