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妈妈,为什么你总是这么伟大?”作者艾彼写给母亲的一封和解信,来自内心最深的结,只有说出了、理解了、拥抱了,才能将那些困难轻轻解开。或许小时候,你或多或少对妈妈有那么点不谅解,妈妈为什么总是要求、总是把我当小孩、总是固执?来看看这封告白信,或许,你会懂得。

当初促使我走上心理与自我追寻这条路的人,是我的母亲。

说起母亲,大多数的人总夹着一些复杂的情感,我当然也是。

母亲在我大二暑假的某天,突然在我面前哭泣起来。那一刹那,我只觉得惊恐。孩提时候被母亲错待的方式仍然烙印在我心中,那天之前我印象中的她一直都是一个强势、跋扈的女人。

当下,妈妈说自己患了忧郁症。

对我来说是难以想像的,这样一个意志力强大的人,在我面前的哭泣,当时我完全无法反应,只想逃跑。一逃,就逃到了心理学的领域里,一方面很想厘清妈妈到底怎么了,一方面很想将童年时期被母亲错待的情结给解开。

一解,就解了好几年。

直到前阵子,妈妈北上一起聚餐,与我聊起一段前所未闻的故事。

在产台上,我就差那么一点快要落地的时候,医生才发现有一块息肉堵住了母亲的产道,告知母亲必须在无麻醉药的情况下把这块息肉给割掉,我才能顺利出生。

同场加映:台湾母亲的告白: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

母亲说自己虽然恐惧,但是她没有选择。

母亲回想自己的忧郁症,认为是从生产之后才开始发生的:“觉得肚子空掉了,甚么东西不见了的感觉。”而她没说的,是那一段生产过程中的“失控感”,那种──不能由自己控制、丧失身体自主权的感觉。

那天晚上,在餐桌前听完这段故事,眉头与心都纠在一起了。

有那么长的时间,我竟然在被母亲错待的过程中,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出生根本是一场祸害。害的母亲不快乐,父亲的日子也不好过。

而这瞬间,我听懂了,这段过程对一个女人而言有多辛苦、多惊骇,无怪乎母亲之后的情绪起伏之大让旁人难以捉摸与理解。

家族治疗很强调让家族成员间彼此看见对方的辛苦,让爱流动,成员们看待彼此的观点、对待彼此的方法自然就会改变了。

也许过往,她在年幼的我的眼中是个不太一样的妈妈,让我不断反覆问自己:“为什么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童年?”那瞬间,我突然懂得母亲的爱是甚么,懂得母亲的牺牲是甚么,尽管她过去可能用了错误的方式与孩子相处,但这些都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妈妈生了我。我在这里,已经走的够远,走在被称为心理专业的这条路上,终于能够伸出我的双手去支持需要的人们,也终于能够去支持将我领入心理领域的──她──我的母亲──了。

妈妈,母亲节快乐。妳的存在,就是我生命很重要的意义。

【艾彼后记】给所有因为生产而不知所措的妈妈,也给曾经认为自己被错待的孩子,当妈妈与孩子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我们一直都在学习,别太过苛责自己。艾彼在这里,陪你一起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