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文章劝导女性要坚强、30 岁了如何应付自己的悲伤。女人迷从来不认为,爱自己是项商品贩卖,每个人都该成为某种人生胜利组。我们深信,无论是剩女还是失恋的人,都该有自己的人生途径。如果你已经  30  几岁了,感受到社会给你的压力,你更该问问自己,什么样的生活,是你希望的?

昨天晚上刚好没事,跑到了几个知名的女性网站,想说读读看最近有没有什么关于女性领导者的新文章。没想到不读还没事,一读下去,心情由原本的轻松顿时像是坐云霄飞车般的往下急冲,转变为郁闷的低沉。

“剩女”、“30 岁”、“失恋”、“受伤”,一系列看似在劝导女性的文章占据了每个女性网站的版面,内容尽是要女生们坚强起来,不要理会社会上的杂音,甚至更多的文章;是要女生们变得更勇敢,不要被感情的失败给击倒,要有再站起来的勇气。

然后我就在想,到底这些文章给了读者些什么?

很多时候其实不是这个社会给了你压力,而是你自己给了你自己太狭小的空间。

我们总是说父母的观念太过于传统,他们总是要我们去读书,然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但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做自己”。

既然你内心有声音要你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你就放手去做,然后想办法从中赚取经验和金钱,进而让父母不要操劳你的未来。我听到太多的人,总是说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满足父母对他的期望,而今天他生活上的不开心,完全是因为他都在做父母亲要求他去做的事情,他因为没有办法“做自己”而感到压抑。

同场加映:【王迪诗专栏】港女为何嫁不出?

其实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心情上的挣扎,多半还是自己内心意见的冲突。

就像有许多的人看到报章杂志上称呼 30 岁以上而未结婚的女生为“剩女”而感到气愤,或者每逢过年佳节听到亲戚朋友询问感情事而感到不屑。但你又不得不承认,自己之所以会气愤,之所以会难过,是因为自己内心深处其实也会有想要找到好归宿的期盼,只是你不愿意面对外在环境这么赤裸裸地评论这项议题。

这就跟前面提到的例子一样。你不能够把自己心情上的不愉快通通推给外在环境,外在环境固然不完美,外在环境固然需要改变,但最终影响你心情的人,还是你自己。

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大众导向的多元环境。在保守的亚洲也会有开明的父母不在乎儿女是否嫁娶;在女权主义发达的欧美,也有很多早早就想要把自己嫁出去满足社会期望的女生。这些不同的期盼追根究柢,都只是每一个人不同的选择罢了,毋须推给社会,更毋须推给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

你如果打从心底觉得不结婚是快乐的而且你的心意已决,那么就算有再多的人询问你的感情状况你也不会感到生气,因为你最相信自己的抉择;就算有再多的人在嘲笑你的梦想不切实际,你也不会推缩,因为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你更不会把自己的失败推卸给那些嘲笑你的人。

所以,是时候该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任了。

其实我常常在跟我的朋友说,我觉得很多亚洲人真的太聪明了,聪明到我们会去过度分析每一件事情,导致自己常常在懊悔与不解当中徘徊。就像一段失恋,老实说,在这个世界上谁没有失恋过?但爱情就像这世界上的万物一样,都有其高低循环-你只要等的够久,好事情终究会发生;但相对地,好事情也不可能永远都会一直存在,不尽人意的事情也总是在发生。

所以当在感情路上遇到挫折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然后等待下一次的循环发生。可是偏偏我们都太聪明了,导致我们每天每夜地思考,思考到底自己哪里不好,思考对方到底为什么不爱我了。

推荐阅读:订婚戒指照的启示:恭喜脱离剩女?女人的价值与婚姻无关

再加上读了许多篇批评社会的文章,我们内心当中“受害者”的地位就更加地根深蒂固。

当然人在脆弱的时候都需要有人来拉一把,可是我们也知道,不管旁人说了些什么,最后让自己走出来的,还是你自己。或许是在某一秒你突然想通了,或许是你又遇到了喜欢的人,或许是你在生活上找到了另外的成就感,不管触发点为何,你还是要依靠你自己。

当几天的傻子,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放手的去做吧!

如果你已经 30 几岁了却还没有对象而且内心倍感压力,与其批评这个社会凭什么要给你压力,还不如努力地把自己变得更好、更美,然后多出门认识新朋友。如果你真的完全不想要结婚也非常乐爱自己一个人的生活,那你何必感受到压力?唯有内心不够坚强的人才会想要去迎合大众的喜好,又或者,也许你的内心深处,其实也有“30 岁就该结婚”的期待?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不一样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