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为你读诗,也为你解诗。重读徐志摩〈这是一个懦弱的世界〉看他为陆小曼情深。这位诗人一生情场精彩,笔下也挥霍着深刻爱情。一起看他初识陆小曼,想逃奔一切的自由

徐志摩(1897~1931)

二十世纪初中国新月派现代诗人及散文家,以浪漫主义风格创作,成就现代文学史崇高地位,并于华语通俗文化中创造无远弗届影响力。着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和《秋》,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
赤露你的一双脚;
跟着我来,我的恋爱,
抛弃这个世界,
殉我们的恋爱!

我拉着你的手,
爱,你跟着我走;
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
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
你跟着我走,
我拉着你的手,
逃出了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

跟着我来,
我的恋爱!
人间已经掉落在我们的后背,
看呀,这不是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无边的自由,我与你与恋爱!

顺着我的指头看,
那天边一小星的蓝—
那是一座岛,岛上有青草,
鲜花,美丽的走兽与飞鸟;
快上这轻快的小艇,
去到那理想的天庭—
恋爱,欢欣,自由—辞别了人间,永远!

专文导读──

本诗作于一九二五年二月,初收于《志摩的诗》(一九二五年)。

本诗开宗明义就说明了作诗的理由:因为“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徐志摩恋上陆小曼时,陆小曼正是名花有主,她的丈夫王赓一九一一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一九一五年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学士学位,一九一八年毕业于西点军校,一九二一年为陆军上校,任教于北京大学,一九二三年则担任哈尔滨警察厅厅长。王赓允文允武,一表人才,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堪称万中选一的菁英。可以说,王赓是陆小曼父母为她精心挑选的夫婿。而王赓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陆小曼与徐志摩这段婚外情、不伦恋,岂能容于世人之眼?

问题在于,徐志摩甚么人不好追,偏偏要追这有夫之妇的陆小曼,引来这许多事端?梁实秋回忆陆小曼是一个才貌出众的北京名媛。她“英法语言,都讲得流利到极点,而面目也长得越发清秀端庄,朱唇皓齿,婀娜娉婷,在北平的大家闺秀里,是数一数二的名姝。”言行举止上,“举措既得体,发言又温柔,仪态万方,无与伦比”。她又是跳舞能手,故而在北平外交部举办的舞会上,小曼不来,举座“为之不欢”。不但中外男宾“为之倾倒”,女宾也“目眩神迷,欲与一言以为快”。(1)

就这样一位优秀女性,难怪徐志摩非追到她不可,苏雪林也认为徐志摩“爱之而破坏中国风俗礼教的藩篱”是可以理解的。(2)苏雪林出生于一八九七年,与徐志摩同年。她于一九二五年从法国留学回中国,开始担任武汉大学教授时,才二十八岁。此时也是徐志摩正意气风发之时。他的第一部诗集才刚出版,一下就轰动诗坛。她曾经见过徐志摩,而深感他从外貌声音到文采,都极为出众。

同场加映:【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挥霍爱情却为伊人孤老的陆小曼

她形容徐志摩讲话时:“有一种特别音调,好像是一阕旋律非常优美的音乐,不疾不徐、琮琤顿挫,有似风来林下、泉流石上,实在悦耳极了。”(3)徐志摩如此风靡万千年轻女性,却独钟陆小曼,就算他有可能只是无法抗拒“摘取北京社交圈内最出名的人的芳心”这种“虚荣”,(4)才去追求陆小曼,陆小曼仍以其才华与美貌足以与徐志摩相匹配,让人心服口服。

虽是才子佳人,仍不见容于社会。是故,徐志摩再度为了恋爱的不顺遂感到挫折。因而他劈头就呐喊“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但是徐志摩并没有继续追究这个世界有多懦怯,他要“你”跟着他离开这个懦怯的世界。

诗中的“你”可以是当时的陆小曼,也可以是二十一世纪读诗的你,他要拉着“你”的手,逃离这个世界,“恢复我们的自由!”他要“你”与他奔向有着“无边的自由”的“白茫茫的大海”。在那儿,顺着他的手看去,他指向天边一座小岛,那是他要带“你”去的“理想的天庭”,永远地“辞别人间”,得到“恋爱,欢欣,自由”。诗中表现出徐志摩为爱一往无前的勇气与热情。

推荐阅读:【一首诗一种记忆】我知道你伤得了我,所以我爱着你

“大海”的意象,在徐志摩诗中经常出现。奚密对于徐志摩使用“大海”的意象已有充分的研究,一方面,“海的澎湃象征心灵意识的律动”(如〈灰色的人生〉中说:“来,我邀你们到海边去,听风涛震撼大空的声调”(5),另一方面,海“也象征自由的无涯”。奚密用以举例的,是徐志摩以海为题最为着名的其中一首诗作〈海韵〉(6),在这首诗中,女郎不回家,却宁愿被海潮吞没,“海滩上再不见女郎”,“象征诗人追求的自由—自由的自我和无涯的想像力,而女郎正是诗人的代言人”(7)。

本诗中的大海意象,也同〈海韵〉一样代表自由。只有到“白茫茫的大海”,“我与你与恋爱”才能得到“无边的自由”。而到了大海边,就能更靠近那座自然的“小岛”,对诗人而言也就是“理想的天庭”,从此得到“恋爱,欢欣,自由”。

在这首诗中,奔向“理想的天庭”,意味永远地“辞别人间”,包含着死亡的意味。在第一段他就用了“殉”这个动词,进一步解释抛弃这个世界意味着甚么,而“殉我们的恋爱!”则点出了抛弃世界的理由。在一九二三年三月十一日所写的诗作〈哀曼殊斐儿〉当中,爱成就生命,而死亡则因为展现了两者的局限而伟大。

但在〈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中,即便是死亡,也能成就爱情。李欧梵指出,爱与死,以及自由的关系是徐志摩文学当中的重要命题,“爱的巅峰,虽然无可避免是死亡,也带来了最终的自由”。(8)正是这首〈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向读者全面展现诗人内心对爱与死及自由的波涛情感。


(1)梁实秋:《谈徐志摩》。
(2)及(3)苏雪林:〈我所认识的徐志摩〉。
(4)见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5)〈灰色的人生〉作于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二日,刊登于一九二三年十月二十一日《努力周报》第七十五期,初收于一九二五年版《志摩的诗》。
(6)〈海韵〉刊登于一九二五年八月十七日《晨报》副刊,收于一九二七年九月上海新月书店出版之《翡冷翠的一夜》
(7)奚密:〈早期新诗的 Game-changer :重评徐志摩〉。
(8)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