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对你来说是什么?一种填满时间的工具、一种生活方式、或者信仰?以思想流动为旨的阅乐书店店长蔡瑞珊将以资深媒体人眼光与我们谈“书店的媒体经营”,当书店成为一种传播方式,如何更有意识地运用载具,让更多人能接近“充分吸收”的阅读。

如果书店是一间媒体

前日一场高中生与教授们的经典论坛,在“阅乐书店”的夜晚温馨落幕。起因是来自2016全国高中生人文经典阅读会考,探究10本书单是否太难而引起网路论战,蒋竹山教授在脸书率先发难,8位教授热烈响应,意外的成为书店成立以来,最多教授与谈、最多高中生在书店对话的一幅美好风景。

就像“阅读做为一种生活方式”一样,如果在阅读的场域里,“书店是一间媒体呢?”其实,你我都没发现,书店早就是世界公认的媒体了,只是存在的形式因应数位载具的发展演进,让你误以为他只是一间书店而已。

书店身为媒体的角色,举世知名的有1919年法国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 & Company),这间除了是金城武拍摄长荣广告的书店,也是电影“爱在巴黎日落时”里面的男女主角经典场景。最初这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启的一间小书店,美国人雪维儿.毕奇(Sylvia Beach)用热情融合了隔着大西洋两岸的异地文化,至今俨然已是现代传奇和法国地标。


(图片:Shakespeare & Company

当时聚集了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法兰西斯·史考特·基·费兹杰罗(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等作家与艺术家。他们用思想让书店成为读书馆、出版社、银行、邮局,是作家们在战乱间寻找彼此的灯塔,更是当时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流连忘返的精神殿堂。

34年后的1950年,美国西岸的哥伦布大道261号也诞生了由敲打的一代(Beat Generation)诗人创办的“城市之光”书店,这家小书店是反文化的灯塔,因为出版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的长诗《嚎》(Howl)名声大振。吸引来一批新潮文学青年,包括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格里戈里·科索(Gregory Corso)、威廉·巴洛斯(William Burroughs)等,是美国战后反文化旅程的重要起点之一。

正如同《垮掉的一代》一书的作者比尔摩根说:“城市之光书店拥有辉煌的历史,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总有人愿意去寻找独立的文字和另类的声音,寻找那些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的东西。”


(图片:城市之光书店

在北京,由作家许知远经营的京城文化策源地“单向街”,从文化沙龙开始的这间书店,是文艺青年们的聚集场所,聚集了贾樟柯、梁文道、马家辉、骆以军和白先勇等知名作家流连忘返的场所。“这么大的城市能保留这么一个小小安静的乐土,很不容易。”艺术家刘小东说着。

这间北京的单向街,在2012年创立了单读 app,让彷佛对传统书店冲击最大数位媒体,成为思想的延伸工具, 《单读》是一款资讯阅读应用,内容包括书摘、随笔、图书推荐、沙龙以及演出预告等。透过《单读》的应用,让一间小书店的思想传递能到达彼岸的我们,我认为这正是一场因为新网路时代,而掀起媒体形式的转变。

媒体的核心价值是传播者的思想,思想聚集地最多的则是书店。找到新的说故事方式,就是新媒体,书店上演的活动、沙龙、讲座,正可以是说故事的源头。

台湾的《阅乐书店》,将思想延续沙龙,年度共规划了126场,如果说书店也是一间媒体,那么在台北的东区一年正有126个节目和思想在上演着。


(图片来源:阅乐书店

书店有书香般的精致场景。可以规划安排的摄影机器,讯号转播可透过无线网路,人才就是出入书店的菁英们,来往者不需流程文稿即可侃侃而谈,内容诠释者是在书店参与的所有书友们。如同电视台有专业的摄影棚、有可以随时出动的 SNG 机器和制播设备,讯号传递来自有线电缆和无线微波,人才是大量的记者、摄影师和节目制作人,内容诠释者则像是主持人、明星和演员。


(图片来源:阅乐书店

回到这场在书店上演的论坛,蒋教授说着:“听了这么多老师、高中学生的阅读经典的经验分享,更让我觉得当初脸书掀起的书单讨论争议已有相当正面的回响。从一开始我就不觉得这引发的只是单纯的书单批评,后续应会有更深刻的讨论 。”

这样的讨论让书店已然成为内容思想的发源地,在每个参与者的心中播下种子,你还认为他不是媒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