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原奈美,一个饶富争议性的名字,在小孩罹患流感的第一时间,她 PO 出影片请网友协助集气,引起热烈讨论。今天我们不假装正义的讨论她的行为是否“道德”,却想来一起想想“公众我”与“隐私我”的分野,事实上,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宫原奈美。

一位妈妈,因为在女儿病床边唱 Let it Go 希望网友帮忙祝福集气,而引起网友关注。宫原奈美这个名字,上周意外地炒的很热。关于这则新闻,主角本人与她的亲友已在网路上贴文澄清与护航。

整件事情会爆发,是因为网友在宫原奈美脸书上看见一连串的讯息导致,“周五时宫原奈美在脸书上抱怨儿子发烧;周六依旧出发看演唱会,照片上面儿子头上贴着发热贴;接着女儿高烧住院…..”

有网友推测宫原奈美执意带着发烧的儿子出远门,女儿因此被传染。女儿生病时,宫原奈美在病床旁为女儿唱歌上传请大家帮忙集气,并在女儿还是重病时就贴出“祝福女儿成为天使”的文章等举动,让某些网友怀疑宫原奈美的贴文动机是为了赚赞,认为她是一个自私的妈妈。

同场思考:《不存在的房间》:女人的名字,不只有母亲

究竟事情真相如何,是否真如同她本人的声明?亦或网友们拼凑出的才是真实?这部分不是我想着墨或讨论的。

对使用者的考验,社群媒体是“公开场域”或是“个人空间”?


宫原奈美是一个经营日式服饰店的老板,一个妈妈,也是一个未受过训练的自媒体素人。事件发生前,她一直运用这些身分将脸书经营的很好。未受过训练、自媒体素人,显然并不构成她经营社群网路的障碍。自拍、拍小孩,一直都是她脸书高人气的卖点,意思是她很知道贴甚么可以让她的脸书得到许多赞与网友关注。

网路匿名性(online anonymous)对某些有清楚意识、有清楚目标的讯息发布者有很大的帮助。我思考,若她有任何一个环节没有贴上脸书或选择不将讯息状态设为公开,是否还会有这么多后续延烧的话题?若是宫原奈美更清楚脸书上要呈现甚么样貌、在网友心中留下怎样的印象,也许她会更有技巧地隐藏那些会引起争议的文章、图片,只选择发布对她个人形象加分、有利的部分,形成一则纯粹的佳话美谈,成功的操纵网路舆论。

网路匿名性同时模糊了我们对“公开场域”与“个人空间”的认定。这部分的认定,对每个社群网站使用者都是挑战,它界定我们将如何在网路上展现自己。

我们不妨想像“公众我 public self”与“隐私我 private self”是两种并存在我们脑中的模式,当我们自知正在公开场合,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关注时,大部分的人会选择启动以公众我的模式去呈现自己。原因是相较于隐私我,一旦“公众我”模式被启动时,我们倾向采取较多造成他人正面观感的行动,展现较能博得社会赞许的特,比方健谈、温暖、大方、有正义感…等等,这个过程称为“印象整饬 imaging”,也是公众我擅长的。

推荐给你:网路论战非得要“拼输赢”吗?阳刚脉络以外的阴性表达

一旦我们对公开场域与个人空间的认定变的模糊,不只发文者本身无法明确地挑选一个身分去发言或行动,观者也陷入了意见之争。事件之后,有人认为这是她的私人空间,为什么不能爱放甚么就放甚么;有人认为设成公开,就要有被大家留言讨论的心理准备。

宫原奈美将她的脸书当成“公开场域”或是“个人空间”、展现的是“公众我”或“隐私我”,恐怕连她自己都不一定想的清楚。而我们呢?我们想的够清楚了吗?

被简化的回应,使人易以错误的方式寻求注意

社群网站上的贴文,不论内容为何、形式为何,都是在发声、在寻找有没有人能和我们产生共鸣,只是个体间对此需求的程度高低、强烈与否的差异而已。共鸣需要互动,吸引注意是产生互动的第一步。这样说来,在社群网站上公开贴文就是个寻求注意力的行为 attention seeking behavior,希望获取注意力,进而被认同。

同场思考:脸书不分享也快乐!开心不开心都是自己的人生

网路看似有助人际互动,实际上我们在网路上所作的给予和接收的回应只是人际互动中过于简化的版本。比方,某妈妈上传与小孩的合照,有3人按赞,按赞的原因可能是 A 觉得孩子很可爱所以按了赞;B 看见照片中妈妈流露的母爱按了赞;C 可能只是礼尚往来,觉得对方经常按我赞,就也按了赞。

即便动机不同,A、B、C 各别都给了这位妈妈一个赞;妈妈接收到的只是一个象征别人喜欢的简单符号,而不知道 A、B、C 分别给出赞的背后原因是甚么,她只能解读这三个人都喜欢这一类的近况,对她的贴文有共鸣。

如同,宫原奈美以自拍、小孩的照片,成功取得注意力时,她只知道关注她动态的网友对自拍与小孩有共鸣,却无法解读网友共鸣的究竟是哪个部分。女儿重病时,她最需要的两个回应是安慰与祝福,根据宫原奈美的经验,可能导致她认为“在病床边歌唱录影上传,能够获得网友的安慰、祝福”,能够引起正面的关注,然而她并未预料到影像会引发不同的反应与批评。

“宫原奈美”,我们都可能是她

假如宫原奈美是一个慎选甚么该贴、甚么不该贴的自媒体经营者,也许今天她就是社群网路的赢家,而非被挞伐的对象了。根据脸书演算法,在社群上尽可能或得赞等于得到能见度,是自我经营很重要的一步。这不也是当今社群行销所鼓励的成功模式吗?

社会趋势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社群媒体的经营,即使是极为表面的人际互动,脸书上的“赞”仍然象征我们的言论被看重、观点被认同,以及具有多少影响力。当虚拟网路社群言论、粉丝页与社团的经验,已经成为 HR 新人招募时的观察指标时,虚拟生活已渐渐扩散到现实生活的范畴,两者的关系不再是截然二分,将是互相加成或互扯后腿。

生活在这样的世代,谁能说他一点都不在意 FB 上那个姆指向上的赞?

推荐给你:网路世代的霸凌文化:一个赞,可能害死一个人?

我承认我不敢。

几次公开场合上,我的自述都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心理师,与,一个很认真的作者”,上面的叙述也是以这样的观点出发。我偏好的,是去反思这个报导给这个世代带来的意义。整个事件给我一个很深的感触──这个世代,不够明瞭如何运用“公众我/隐私我”在社群网路上吸引正向注意力的我们,都有可能是下一个“宫原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