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y & Boston 的共事与共识专栏,每周以一千字的对谈,告诉你职场上没人告诉你的真心话!第三回,这个工作跟我想像的不一样 Assuming what?首先,工作不会是每分每秒愉快的,接着,如果工作跟你想像的不同,比起抱怨,你更该先问自己,是不是自己功课做得不够?

面试你的主管、录用你的公司,也不知道你是否跟他们想像中的一样!真实生活与电影或电视剧肯定不一样,面对未知的人、事、物,试着不要有太多的预设立场或假想脚本,适应能力的强度正反映着你在职场上的宽度! ​  

B:很多年前有一位年轻人来职棒的杂志部门应征,他带了一份很完整的简报册,很有系统、条理地整理出各大报有关职棒比赛与事件的图、文,以及自己所下的注解跟感想;简报条理分明,思路清晰,文笔流畅;跟所有来应征的人一样,他说:“我对棒球非常有热情,我很希望加入这个行业。”在告诉他工作内容与上下班规定之后,我们录取了他。

一个礼拜后,人事的同事跑来告诉我:“OOO离职了,他说我们的工作内容跟他想像的不一样。”,我除了心理嘀咕着你不想干了也不来跟主管(我)说一声外,我更想要问他的是“那你当初觉得我们的工作内容应该是怎样?”

推荐阅读:【女力领导专栏】这个时代,我们都被“热情”绑架了

C:我对这个故事很有感,想当年我刚进唱片公司工作时,也有类似的想法。总以为天天会见到歌手、名人,而工作环境、执行模式应该都是跟电视上看到的一样,除了没有手拿麦克风、站在镁光灯下,一切都是很光鲜亮丽且不费吹灰之力的。

其实不然,而我当时的老板找了一个机会清楚地跟我说:“他们的工作是演出,你的工作是协助完成他们的作品、表演,不是来公司跟艺人交朋友的。你们都是公司的员工,各有各的职责。”这个当头棒喝告诉我们——与同事变好朋友、急于在短时间内有所表现... 等,都不该是你加入一个新公司的首要工作。

B:我必须承认,职棒这个行业,除了比赛的部分以外,或许真是一个不容易被外界了解的行业别;不过就像妳说的,来职棒工作的内容是绝对不包括“和职棒选手变麻吉”的。但我忍不住要问的是,在应征一份工作之前,是不是该花点时间把功课做好,尽量去了解你现在去应征的单位,或是应征的职位,它的工作内容大概是什么?

C:我觉得应征新工作就像认识一位新朋友一样,双方对彼此都是从陌生出发,再经过时间、沟通及透过他人进而慢慢熟识。想更进一步了解一位新朋友,你应该会要求加入脸书好友并浏览照片及 PO 文,藉由公开的资讯认识对方多一些,你也可能会从朋友那打听,透过他人的经验对新朋友有更多的了解。不管是透过什么样的方式,认识一位新朋友多少是需要做一些功课并给予一些时间去发展。

预设立场多了,新朋友就跟你想像中的不一样,但,其实他一直都是他原本的样子。对新朋友的接受度越宽,你认识的世界就越广。

B:我想交新朋友这个比喻很好,你在见面前越能够了解对方、在见面后越能够加快认识对方,对双方之间的相处一定更有加分的效果。应用在找寻工作这方面,在应征前如果能够更加充分了解这份工作的性质、内容、还有尽可能了解的各个面向。

我过去最常用来询问应征者的一个问题是‘根据你的了解,你觉得这个单位需要加强的弱点或缺点是什么?’,你有没有在应征前试着了解这份工作,这一题的答案绝对会很诚实地反映出来,除了用来自己评估是否真心想要投入这个工作之外,你不但会有更好的机会获得这份工作,你在未来工作的期间也将更有发挥的空间。

推荐给你:职场笔记:努力的报酬不是成功,而是成长

说穿了,职涯不就也是人生的一段旅程吗?

C:我知道大家对自己的未来难免总有些想像,相对的,面试你的主管、录用你的公司,也不知道你是否跟他们想像中的一样,而他们却有胆识给你机会加入他们的挑战!

【更认识 Cary&Boston】

Cary   

小时为外交官子女,目前任职零售业高阶主管。多年的公关、行销及业务实务经验,先后任职过外商及本土产业,加上多年社会历练的洗礼,职场上力求最理想的“Win-Win-Win”三赢策略。

职场座右铭:Work hard in silence.  Let success make the noise.  

Boston

高中毕业后即赴波士顿求学,一边读建筑一边看棒球,曾经深信红袜队永远被诅咒。返台后投身职棒工作十余年,处理国际事务、国际赛会与法令规章。2014 年初自中华职棒离职,现任美国职棒电视球评与世界棒垒总会亚洲特派,摆脱机构员工的身分,继续关心台湾棒球的发展。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It's all matter of minds. If you do not mind, it would not ma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