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

「你沒經歷過,根本不懂我的感受」面對受傷的他:溫柔來自同理,而不是共同經驗

養成同理心的第一步就從「多一些聆聽,少一些高見」開始, 如此儘管與對方未有相同的經歷,也能療癒對方。

鋅鋰師拔麻 2021/01/30 上午12:30:00

給職場新鮮人的十個建議:學歷是開始,工作靠的是經歷與實力

想要富有很正常,賺錢是必要的。但也不要將人生目標訂在要賺到多少錢,而是先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對眾人有意義的事。唯有從事真正想做的工作,才會有出眾的成果。假使你想擁有不錯的收入,想在事業上有耀眼的成果,那麼,請先摸索出做什麼樣的事情是對自己有意義的吧!

悅知文化 2018/06/08 下午 2:30:00

無性別閣員又怎樣?唐鳳:我其實沒有變性,一直都是我自己的樣子啊!

備受日本人喜愛的「台灣 IT 大臣」唐鳳,除了智商 180 和無性別身份以外,還有什麼值得我們認識的地方?

Womany Phoebe 2020/03/09 下午 7:00:00

「明明是第一次發生,卻好像哪裡見過」Déjà vu 是怎麼發生的?

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感覺,眼前的事明明是第一次發生,卻有一種異樣的熟悉感。就連面前物品的擺設、人物的對白都好像曾經發生過。那一刻我們都會覺得無比驚異和神秘。「啊,好奇怪,剛才這一幕,我好像曾經在哪裡經歷過!」我們會這樣說。這種感覺叫做 Déjà vu(Already Seen)。它是一個法語詞彙,最初是由法國的一位物理研究人員發現的。Déjà vu 在中文或日語中稱之為「既視感」,更通俗的說法是「似曾相識」:它描述的是人在清醒的狀態下,雖然是第一次見到某個場景,卻感到在什麼地方見過、或經歷過這個情境。

KnowYourself 2019/11/12 下午 9:30:00

「越來越難輕易相信別人」六個跡象,判斷他可能不值得信任

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是信任讓我們超越懷疑,願意接受他人遞過來的手。如果沒有基本的信任,我們甚至不得不考察別人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讓溝通和生活變得非常困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信任,為什麼信任那麼難,以及如何培養對他人的信任。

KnowYourself 2020/04/20 下午 9:00:00

心理學:小時候曾有被霸凌經驗,長大後真的會好起來嗎?

每每一個學生階段的過去,尤其是國中或高中那種理應灑淚懷念的畢業典禮上,老師們總是動情地說:「這是你們日後最美好的回憶!是你們離開校園以後,再找不回來的友誼!」也許,對某些人的確是,但是對於被霸凌過的同學而言,誰想要這種回憶?

哈理斯 Harris|心理師 2019/09/18 下午12:30:00

快樂是成長!心靈導師賴佩霞:「你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才可能找到力量」

所以,你問我喜歡自己的什麼角色?我喜歡當學生,我喜歡學習,我喜歡學所有我不會的事情。

Womany Audrey Ko 2016/05/24 下午 5:15:00

【像我這樣的故事】蔡依林:跌過跤的人,比較幸福

過去蔡依林也常常被媒體追問,為何還不結婚?她理所當然地回,自己很滿意現在的狀態。蔡依林這些年來除了持續在音樂上耕耘,也活得越來越放鬆自在,一不小心,一頭栽進翻糖蛋糕的世界裡,從業餘到能夠出國比賽拿獎金。偶爾「不務正業」地去探索自我,又有什麼關係?我們來到這世上,僅能活一趟,這是自己的人生,何必活成他人期待的樣子?蔡依林用自己的經歷教育社會,也給女孩不同的人物典範,一個人幸不幸福,何必用婚姻來衡量?搞懂自己渴望怎樣的人生,並執著實踐,才是最重要的事。

Womany 孟倫 2018/09/13 下午 8:00:00

為什麼我沒辦法自律?你的懶惰,可能源自你的童年影響

近幾年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資訊爆炸,使得社會上的各式刺激、誘惑達到了高峰,吃喝玩樂的多樣性大大誘使人們遠離身心健康作息。現代人逐漸意識到放縱的生活對身心健康的殘害,但要反轉這樣的生活,需要意志力強大的自律習慣推動。不過,從自律在搜尋引擎上成為熱詞的現象以及分享自律心得的大量文章中可以觀察到,自律是個 21  世紀的普遍難題。

李品毅 Lee Ping-Yi 2020/03/11 上午10:00:00

壓力太大,我就好想逃!心理學:面對壓力,能防止你變「笨」

面對壓力,你是哪一種人:選擇愈戰愈勇?不知不覺逃避拖延?如果你想更好的迎戰壓力,心理學研究 5 個有效影響大腦的方法,不只幫助你接受挑戰,還能防止變笨。

KnowYourself 2019/09/04 上午 9:30:00

換個角度看遺憾:這些選擇,造就了現在的我

心理學家 Laura King 和 Joshua Hicks 提出,個體在成人期,會經歷很多目標的改變,這種目標的不斷變化的過程,本身就是個體發展的機會。而那些失敗了的目標(不再有機會去實現的目標),則被研究者看做「失去了的可能自我」(lost possible selves)。研究發現,人們對待自己「失去了的可能自我」的方式,會影響他們的幸福度、人格複雜度及成熟度。

KnowYourself 2019/06/13 上午 9:00:00

是王力宏毀滅自己,不是李靚蕾的筆|王力宏離婚:在李靚蕾五千字長文中,你看到什麼?

王力宏離婚,媒體父權視角說王力宏形象被毀,而非李靚蕾自我賦權;是金童人格折損,而非李靚蕾不再隱忍。

女人迷 婉昀 2021/12/18 下午 8:30:00

愛的秀秀專訪|呱吉 Aka. 台北市議員邱威傑「我不是臭異男,我是個妖精啊!」

女人迷將在 2022.07.01(五)邀請呱吉擔綱「愛的秀秀」性別脫口秀的演出!在看表演之前,先讓我們看看專訪。

女人迷原創製作所 2022/05/31 下午 7:30:00

專訪鄒開蓮:總有一天回看生命,你會發現自己多麽幸運

專訪鄒開蓮:她大方地分享自己曾在婚姻、職涯上遇過的問題,並想為所有的年輕人帶來「拼圖」這個禮物。

Cheers 快樂工作人 2021/02/24 下午 1:30:00

「老公陪老婆產檢,就是體貼好男人?」專訪李怡貞、張博文:這個標籤要去除

專訪李怡貞律師與台灣艾捷隆基因檢測公司總經理張博文(Andy),談女性放心追求自我,兼顧職涯與家庭。

Charming Brand Talks 2021/01/04 上午11:30:00

面對挫折困境,你傾向的選擇是:「讓自己死去」或「再活一次」?

經歷失去和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尋找意義」是我們在傷痛事件發生後,選擇如何回應,如何繼續活著。

遠流 2020/12/03 上午11:30:00

專訪《雙城故事》導演葉天倫:台美人,也有失根的焦慮

在本次金鐘入圍包括最佳戲劇節目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六項大獎的《雙城故事》,是 Netflix 首度在拍攝前即買下全球預售版權的台劇。在榮獲金鐘入圍肯定後,我們特地專訪導演葉天倫,聊聊當時為何會有《雙城故事》這個故事概念,與國際平台合作又帶給他什麼樣的刺激與想法。

Maple 2019/10/11 下午 4:00:00

80 年前,她畫出日治台灣的流行時尚──台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

台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的故事,你知道嗎?

Womany 佳琦 2019/04/01 下午 8: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