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生来到三十岁,频繁、仓促的社交早已不再适合你,留在身边的,几乎仅是你的伴侣。三十岁,是个身边只剩下真友谊的年纪。听作者柴说,三种你该渐渐淡出的朋友圈。

友谊似乎是个禁忌的话题,它不像感情那么令人着迷,也不像性一样刺激。我们被动的将友谊归类在“自然发展”的项目,期望只要自己做人不太失败,身边至少还会留下几个真心的朋友。但离开校园后,不知不觉中,因为涉入过多的计画与嗜好,工作之余似乎仅剩下零星的时间能够建立真友谊。

异乡生活更是如此,因为兴趣、语言及社交方式等喜好有所差距,朋友们不知不觉依国籍切成好几等分:研究所的美式社交圈派对偏爱融入大量酒精还有实验药品;亚裔美国酷儿偏爱少量但高价的酒水及有户外座位的美式餐厅;而台湾人则特别喜爱约在日式连锁餐厅或平价啤酒屋讨论政治性议题。

朋友几乎成为一种被划分为不同工具及种类的收藏品,即使资讯不发达曾留下某种时代的特定浪漫,但网路的确是此刻的现实,我们必须让精神足够强壮到好好面对。到了三十岁,突然看见一个个失联已久的国小/国中/高中同学发出婚纱照动态的可能,或者还在跟从前班上的第一名暗自较劲谁上了更好的长春藤名校,这些事情的存在必要,似乎一如现下每出台湾偶像剧的男女主角都要是留美留欧菁英般肤浅,是我们社会集体潜意识的反射,就算你关上脸书,躲也躲不掉。

 

时常在想,若有天我达到心中真正渴望的目标,无论是写完论文或者成功连续晨跑三周,除了伴侣外我究竟会想和谁分享?那个画面随着越年长越来变得模糊,不是最亲的朋友不在身边,就是各个圈子的朋友难以混搭为一个圆满且不冲突的组合,时间亦被切割地太浅薄、太分散,每次见面除了总得历经冗长而重复的“近况更新报告”外,当心情郁闷想随机找人聊天时,也常陷入到底该传简讯给谁、是不是又得提前两周敲定行程的尴尬状态。

维持复杂社交圈的下场是,发现到最后没有任何一个朋友能在周间机动性陪你吃一顿毫无特定议程的晚餐,或者在刚开幕的时髦餐厅打卡。唯一能参与这类“状况外”行程的人,似乎只剩下你最亲密的伴侣。这或许是三十岁的现实,极少人能够逃避,除了一些从未离开过舒适圈的人,维持和高中、大学时期同样的圈子、社交节奏,以及外人无法融入的幽默。

社群网络如同万恶的脸书,使我们得以暂时逃避和朋友疏离的真实状况,彷佛只要维持发文时“likes ”的数量,就能安慰自己在这个世上还是有人关注着你。我们渐渐习惯这种距离式的填空友情,然而,长久下来,其实是极具伤害性的,因为这样 half-ass 的感情无法使你真正感受孤独、投入精力建筑友情,亦无法在空虚时候踏实地温暖自己。(脸书不分享也快乐!开心不开心都是自己的人生

这件事实像是在对我发出一个警讯:“社交”及“朋友”是两种不同的生物:社交需要你有选择性地定时定量出现,而朋友则需要你在对的时候出现。若将这两件式合而为一,就会出现里外不是人的状况:自己的精神能量分散殆尽,就算坐在朋友面前,原本滔滔不绝的思绪,反而什么都说不出口。

成为生产者,而非消费者:真正的好朋友,不会只是消耗你

无论感情多麽具灵魂性且无法被测量,我们的精神及时间总是限量发行,若贪求成为每个人最好的朋友,最后反倒容易得罪每一个人。维系友情这事,懂得如何“分配正义”尤其重要,然而分配的基准是,得先将身边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为什么有些人你初见面就感觉熟悉自在;有些人你花了多年力气却仍难以升级为挚友?心理学特别崇尚“相似度”假说,认为性质相近的人容易成为朋友或伴侣,然而现实是,那些与你背景相似、兴趣相投、美感契合等“万中选一”的相遇,或许因为“密度”过高,而总莫名在某个时间点突然冷却,抑或备感负担。

当你为社交行程吃紧而烦心,抑或为陪伴的期望值难以达成而沮丧,是时候考虑让以下几类朋友渐渐远离你的核心朋友群,留在社交圈内就好,切勿对与他们的友谊持有过重的得失心:

 

1. 比较狂

这些人多半是在你求学或工作圈中认识的朋友,一阵子会约出来喝咖啡慰问彼此近况,但你发现他特别在意的并非你的心理状态,而是学术或工作上的成就。“你资格考过了吗?听说 XXX 已经拿到全年的论文研究奖学金,也太积极了吧!”、“我也没有多想,上周随手投了间公司,本想他们的员工资格要求颇高我应该没机会,谁知道我竟然接到面试通知呢!”、“ Y 大学有个跨领域社科系的助理教授职缺,我指导教授说至少需有三篇已发表的文章量才有机会,我才发表了两篇,你呢?”我想你很快就会发现,与其说是关切你的发展,这类朋友更担心自我生涯规划被超前,因而设下这些“假约会、真刺探敌情”的局。

你也不能怪他,这个社会原本即充斥比较、落后与遗忘。对于进度总有无限焦虑的我们,也常不经意成为这种惹人厌的角色。和这类朋友聊天往往是相当吃力的,整杯16oz 的焦糖拿铁都灌完了,却发觉怎么才过十五分钟,这个人已让你紧张到想回家埋头写论文或另投工作履历了。

 

2. 团康咖

有些朋友不适合单独相处,你通常只会在三人以上的场合遇见他们:工作聚餐、同学会、主题派对、登山俱乐部、KTV庆生会等,缺少他好像哪里会不对劲,因为他总能够带动气氛、半推半就地灌酒、不时讲出令人惊艳的情色笑话。你想今天下班后没事,其他人刚好没空,不如约他出来吃个饭吧,想不到两个人大眼瞪小眼,怎样也无法开启一个正常的对话,彷佛非得畅饮三轮啤酒后才能够谈论天气或者网路八卦之外的话题。

这样的尴尬状况,多半不是这些人本身的问题:需要高浓度物质或精神刺激才能启动心灵交流开关(虽然也有人真是如此),而是你们相识的环境早已建立在高度能量交换的团体状态上,当那紧绷的表面张力一松懈,突然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单独面对。这类朋友是团体的解压良药,却无法在一对一的环境中给予你太多精神抚慰。

 

3. 想当年

假如你曾拥有青春,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成长时期的朋友。他们陪伴你处理第一次分手、第一次到补习商店街后巷买情趣内衣、第一次抽烟。这些革命情感在岁月中累积为极有份量的记忆,因此你携带它踏上往后的求学生涯,或者直到步出社会。你们也许每年仍会特别空出时间叙旧,够幸运的话,情感甚至能随着时空变换而保有某种巧妙的连结,但通常,因为彼此环境变迁过于巨大且无法建立新的共有记忆,话题最后只剩下“想当年”的乡愁缅怀。

更坏的情况是,有些“老友”无法接受任何转变:譬如你在大学时出柜交了第一个同性伴侣情人,对方闻讯觉得晴天霹雳,激烈招唤你加入教会;或者你决心投入非营利组织工作,对方觉得这种社会价值太不切实际⋯⋯。即使不舍,但这类朋友似乎该狠心放手,让他们封存在记忆的橱柜之中,并记得在过节时稍一张明信片,其余的就别再强求。

除去这些看似零散却不经意碎屑般占满你生活的社交活动,多出来的精神能量能够让你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样的陪伴最能让你感到自在或能更丰富你的生活。被社交轰炸的日子看似光鲜亮丽,实质上却会让你感到更加空虚。真正的朋友不应该使你感到吃力,而是在对的时机传给你那关键的简讯,问你要不要离开负面情绪累积的自闭围墙,出来透透气。

给老友的信:辞职吧!我支持妳离开稳定生活的勇气

这些人是你无论有多少存留在口袋中的反社交藉口(比如:经痛、赶报告、重感冒、家人聚会⋯⋯)都该预留时间见面的人。因为他们不只是你社交圈的其一出口,或者周末玩伴,而是让你能更能理解自己处境的基石。

真正的朋友帮我们纪录自己的成长与失败,给予我们另一个诚实的反思点。

三十岁的友谊感觉上不再那么轻易,身边的关系像是一环又一环脆弱的连结,但若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陪伴模式,过滤实质交际而非建立情感的社交,便能让此刻的人际关系更显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