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新闻选择标准是什么?能够分辨不友善的标签报导吗?从沸沸扬扬的 Airbnb 房东性侵案看媒体设下的戏剧陷阱。

这两天国内出现了多篇文章关于本次的 Airbnb 房东性侵事件,报导来源为英国的《每日邮报》,而从《每日邮报》开始,除了《星岛日报-美国版》使用〈美国男子疑遭 Airbnb 民宿房东性侵〉作为标题外,其他几乎每篇报导都将“跨性别”在标题特别写出,而香港苹果日报更使用了“变态”两字。

 
近来相当热门的 Airbnb 发生安全漏洞问题

不友善的报导方式:强调“与事件无关”的跨性别身分

然而,虽然房东的跨性别身份为事实,但本次报导的重点应该放在疑似性侵事件本身以及 Airbnb 的安全漏洞,而不该将其与房东性别认同过度联结,特别是在“没有任何一篇报导提到本次性侵跟房东性别认同有任何关联”的情况下。而没有关连却又故意将其标出,不仅是对房东跨性别身分的消费,更容易将其推向污名联结,实在是相当不友善的报导方式。

一起认识他们:跨性别模特儿,倾听身体的声音

或许会有人觉得这样推向污名联结与不友善报导的评论好像有些过度,而对此,我们也可以重新思考:我们曾在多少类似社会事件的报导中,在标题看到强调异性恋或顺性别,像是〈恐怖异性恋顺性别男房东性侵房客多日〉之类的呢?而如果很少见,那是否代表这些媒体觉得“跨性别”相当特别,所以不论事件与其性别认同是否有关都要特别强调与联结呢?而在相关事件本身都为负面的情况下,这样污名联结“与事件无关”的性别认同又是否尊重与恰当呢?而我们也都知道,当一件事已成为自然时,那就不再需要特别与标出。(当“越南妹”成为负面形容词:五分钟看越南妹的污名建构

亚洲相关“翻译报导”的品质问题

此外,从之前许多性别相关报导的失准到本次事件的自行定案,我们必须对亚洲相关翻译报导的品质提出质疑。首先,像本次“尚未确认犯案与否”的情况(《每日邮报》的标题相当明确说是仅为男子宣称),许多翻译报导却直接用标题“定案”,仅在内文提到“男子宣称”及另一方的房东说法;而东森新闻更是为了提高冲击性,连房东说法都直接省略,报导成已然定案的“事实”,此种做法让人觉得相当无奈!此外关于 Airbnb 的回应,几乎所有翻译报导都只写了“性侵事件是全球性的挑战,但因为不同国家有不同法律,网路平台能帮的忙也不一样。”一句话,但此“好像敷衍的回应态度”却与《每日邮报》上报导的差异颇大,Airbnb 的回应其实相当完整(如下),而此类故意强化新闻戏剧性的做法,其实屡见不鲜。

“虽然性侵犯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不同国家中不同的法律规定将影响网络平台能提供哪些帮助,但没有什么比我们的社会安全更为重要。”
“这事件发生的这周末,超过80万人停留在世界各地的 Airbnb ,70000人在西班牙 Airbnb 住宿。”
“但是,即使只发生一次事故仍是太多,虽然没有任何一种行业拥有100%的安全记录,但这正是我们追求的。”
“这次的情况是特殊的。而我们了解我们可以从这个事件中学到很多,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我们使我们的规定更加明确,以确保当我们得知有紧急情况正在发生时,我们的团队能随时联系执法部门”
“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希望我们的屋主和客户能得到尽可能的协助。”


东森新闻的“定案报导”

 

图片来源:Airbnb 官网东森新闻报导

( W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