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实验大直击!如果你在路上被要电话会有什么反应呢?男生愿意的多,还是女生呢?

这几天,大家可能有在新闻里看到一个令人有些惊讶的社会实验——“同志大考验”,并且实验者还把实验过程录下放到 YouTube 上。但看完影片后,大家可能会发现,这个社会实验怎么和报导写的好像不太一样?!

真正实验:当男性在街头被陌生男性要电话号码时,他是否会给?

影片的标题与开头说明其实相当清楚,这则实验的目的是要测试“当男性在街头被陌生男性要电话号码时,他是否会给”,而实验者英国25岁男子艾德到街头找了100名陌生男性测试,看他们对此的反应为何。并且,拿此影片跟之前另一部实验影片“当女性在街头被陌生男性要电话号码时,他是否会给”做比较。

很明显,实验真正目的与报导中所写的“同志大考验”有所差距,但为什么苹果和 ETtoday 都这样写呢?问题其实来自他们所翻译的外文报导《每日邮报(DailyMail)》,而其他国外相关报导,甚至连同志新闻《HUFFPOST Gay Voices》中都并未提到测试同志这件事。

延伸阅读:等了 15 年的吻!爱尔兰同性婚姻公投通过动人摄影集

“被同性要电话 = 同性恋搭讪”的想像转化

有人可能会疑问,为何《每日邮报》会这样认定呢?其实这是因为本实验跟“同性恋”还是相关的,只是这并非实验目的。近年来,在许多浪漫电影与影集的催化下,对于在街头被陌生人要电话时,不少人的想像是“被要电话=被搭讪=对我有兴趣?= 想追求我?”,而当联想到后面两部分后,因为自己与对方看起来是同性,很可能就会转化认为是“同性恋搭讪”,认为对方是同性恋或自己被当成同性恋,因此才会说这个社会实验跟“同性恋的认定”还是相关,而《每日邮报》则是把这两种“可能的认定”直接当成“实验目的”。

然而,这种想像貌似合理,其实却存着两个漏洞。首先,本次实验是在完全不提其他事情的情况下“直接要电话”,而且实验者的神情与态度也不是一般印象中的“想追求”或“想约炮”,所以被要电话的民众是否一定会转化认为是“同性恋搭讪”?我想从许多人的回答来看,并非如此,大多数人的惊讶更贴近以为遇到奇怪搭话,或觉得“另有企图”而防备。此外,这种同性恋的预设,完全忽视了“对同性有性趣”的不只有同性恋,还有双性恋与泛性恋,此为另一错误。

从“男性愿意给电话号码的比例远高于女性”看见性别期待上的差异

而谈完报导中的错误后,许多朋友可能对于实验结果(87拒绝、13答应)也相当好奇,而在讨论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实验者自己怎么说?艾德认为“所得到的答覆大多在我意料之中,而这反映出他们的确来自英国这个自由的社会:很多困惑、笑声,有的冷漠,还有些相对恶劣的反应”,此外“本次也获得一些积极的回应,不过,即使是一些男性不愿意给予他们的电话,但相对于之前同样对女性的实验,我的成功率已超过两倍(女生5人愿意),而这也带出了很多我们的性别期待与文化情况”。

从实验方式的设定,大家都可理解本次实验结果并不是要导出“英国社会好冷漠”之类的结论,更不是报导中“民众面对同志议题最真实的反应”。面对突如其来“陌生人要电话号码”,在如此都市化的今天,冷漠、疑虑、迟疑、嘲讽等都是相当自然的反应,所以拒绝比例如此高是相当合理的。但即使如此,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人对于艾德使用身体暴力或推开,甚至连人身攻击性的话语都鲜少出现,所以实验者才会认为这表示英国社会对于“个人自由”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与共识。

更多英国:来亲吻吧!英国亲吻节

而另外一个结果则更有意思,超乎许多人所预期的“男性愿意给电话号码的比例远高于女性”,而这背后原因为社会对于不同性别的期待与文化有所差异。

女性拒绝比例较高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因为男性的力量与性欲平均较高,加上父权结构的影响与许多社会性侵案件的报导,“女生容易成为受害者、女性较为脆弱、女生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等观念一直在生活中被提起与灌输,因此在遇到陌生男子要电话时,不少女生会因为觉得“怕有危险”而拒绝。此外,异性恋主流的催化让“异性搭讪”的概念深植人心,所以当遇到陌生男子搭话时,女生觉得“对方对自己有意思”的可能性将高于“对方是希望找一般朋友”,审核因此较为严格,再加上前述“怕有危险”及一见面就要电话的的“负面观感”,拒绝可能性大幅提升,即使对对方有好感也可能还是选择拒绝。反之,对于不少男性而言,在公共场域被要电话是相当新奇的事,因为“既定印象”较为薄弱,“只是交朋友”、“好玩”、“又没伤害”、“居然被搭讪了”等原因都可能促使男性给予电话(实验中也如此显示),而对比这些原因与女性拒绝比例较高的两个可能原因,我们会发现这差异的确反映了社会在性别期待上的差别。

再来看看:脱裤、变装,和性别学校教育

(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