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轻女孩杨雅涵培养出了超强环境适应力,也在不同国家里省思国际与在地之间的关系。

故事房号:060

故事背包客:杨雅涵

毕业故事总汇疯《出走无国界》分享者

by 说书人皮陀

大家总是以澳洲旅行家的光环看见她,这一次,我想要从第一次流浪到国境之外的羞涩女孩开始说起……。

迈入大三的暑假,放下两年来打拼的热舞社的她,在一次室友的邀请下加入World 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WWOOF),展开一场前进英国自我独立的旅行,威尔斯有机农场打工度假。

位在英国西南边疆的威尔斯,是由古老的威尔斯族所组成,说的不是我们印象中字正腔圆的标准英语,而是浓厚威尔斯腔的陌生语言,但旅游的兴奋盖过了语言上可能的隔阂,大胆的女孩,便带着果敢的勇气搭上飞越欧亚大陆的班机,飞向优雅坐落在大西洋上的日不落国。

延伸阅读:英国味的温柔忧伤:十大英国女歌手歌单

她是杨雅涵,一个爱笑的女孩。

一头深咖啡色及腰的长发,初次见面,带着像阳光般温暖的灿烂笑容,眼里总是闪耀着光芒,我喜欢她平易近人的个性,有着邻家女孩般的气质。

在英国的日子,原来我们一直都不够勇敢

两个女孩初踏上英国这块陌生的大陆时,命运之神并没有特别眷顾。从机场转搭到帕丁顿中央车站时,在英国最大的车站,迷路两个小时,转了三班火车,搭上农场主人指定的那班列车,是只有一节破烂又会漏水的车厢。

在摇晃的路途上,四周被茂密的树林所包围,车道彷佛不常有车经过一般,不时可以听见树枝像巴掌一般重重的甩在玻璃上的巨大声响,渐渐地,当景色从原本的高楼大厦渐渐变成荒凉的田野时,两个女孩带着恐惧面面相觑时,究竟自己是不是上了贼车? 终于,在一个从未听过的小镇下车,有点年纪的农场主人早已经在卡车上等着他们。

来自城市的女孩们,便在小农庄展开充满冲击的故事,从转开厕所门把开始,映入眼帘的是台湾失传已久使用完要丢一把稻草的传统茅厕,这里主要的工作是种植花草、干燥制成茶或精油贩卖。在另一个位于牛津的牧场,每天除了定时帮动物准备粮食,当太阳升起时,便开始跟母鸡抢鸡蛋的大战。

同场加映:当德国人说“你有一只猪”...十大趣味德文片语搜集

在打工度假中,雅涵认识了来自各方的旅人,有一个道地的英国人在牧场负责盖农舍,持续着三四年打工的生活,因为热衷于独力完成一栋房子的成就感,便到处寻找需要帮忙盖房子的征人启事,曾经就因为这个缘故,拿着一纸薄薄的机票,就迅速的飞到了纽西兰、杜拜帮忙盖房子,这个四处打工的英国男子只要老板提供食宿一盖不收钱,其余的开销则是靠着过去攒下来的钱,虽然不多,至少足够让他随心所欲地飞到那个等待他盖房子的目的地。

眼前的英国男子翻搅着她内心中对于既有认知的涟漪,从小的生活环境,普遍都是接触到以“考上好大学,争取到好工作”的核心思维,即使相信生命应该有很多选择,但因为长期被灌输单一价值,在生活中,从来没有想过生命其实是有许多选择可以去尝试。

影响自己很深的还有一个五十几岁的日本妈妈,她藉着来与在伦敦工作的儿子叙旧,便到英国农村体验打工生活,即使她的英文不好,开口讲一句英文要花很长的时间,但这完全不会减少自己与他人沟通的热情,经过这些经验的反思,她认为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会不由自主的因为恐惧而自我设限,对此,雅涵说我们习惯把出国旅游当做大事而产生的犹豫,但相对的,在其他打工者眼中打工度假只是一连串的 why not?何不也给自己一个 why not 的理由去勇敢闯荡。

撑着梦想的小伞,走过启程阳光澳洲前的阴雨天

世界公民岛提倡有任务的旅行,培育台湾二十到二十六岁的青年踏出舒适圈去接触全世界,必须挑选自己有兴趣的六个题目发挥撰写成实际执行的计画书,如果进入决选便可与向导谈论计画的执行,雅涵是在十月时以个人的名义加入世界公民岛,她说世界公民岛比赛的过程就像她在英国一样,处处都充满曲折,因为自己很晚才加入的关系,要在被压缩的时间下,完成与其他人等量的作品。

撰写的过程需要针对议题,去搜集该国的文化资料和探讨历史脉络是如何影响国家走向,并分析是何种特殊原因能成为国家肥沃的土壤,能让构想在此深根发展,其中当时投注最多心力撰写的题目“巴拿马:运河工程展开经济蝴蝶效应”,当时会想写这个主题主要是因为她念运输物流管理,对码头和运河很有憧憬,想去看看一个国家怎么靠运河维系经济,而海运这块又是很国际化的东西。

而“以色列:沙漠中夹缝生存的仙人掌”当时看到这个任务就被深深吸引,觉得在外在条件相仿,甚至比我们更严苛的以色列,竟然在教育或高科技产业都表现得比我们好,就想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来比对台湾看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又有甚么可学习的地方。(一起来看:最爱强调国际观的台湾人其实是“文化弱智”?文化偏见让你离世界越来越远

但这两个题目都因为太少人撰写,在决选前两周遭到主办单位删除,提到这里,雅涵表情有些纠结,表现出对当时状况的无奈和崩溃,因为要在两个礼拜要重新搜集资料、拟稿、撰写计画。最后选上的作品是自己的第三志愿,实地体验澳洲的绿色生活,从环境、交通各个面向,观察一个城市是如何执行低碳城市的理念。


澳洲向导的启示,要先在地化才能国际化

经历过英国打工度假的经验,慢慢发现自己有很强的环境适应力,即使一个人待在澳洲实地考察一个多月,也不会觉得惧怕,因为是第二次接触让她更自在的与外国人相处,可惜在澳洲主要是进行任务,探讨交通方面接触到的几乎是政府官员,最多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的采访,没有机会跟当地的上班族、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接触,她相信如果有的话,可能会感受到更深沉的异国文化,从最生活面的方式去切入问题。

雅涵分析这些冲击给自己的启示,她认为第一次在英国的打工经验,其实没有深入,因为光是在生活上表层的不同,还来不及思考就带给自己很大的冲击。她在澳洲旅行家行前缜密的计画,对于自我认知、国外历史脉络的传承进行分析后,在准备好自己的状况下来到澳洲,她想起向导曾经对她说:“要先在地化才能国际化,认识自己才能与别人建立连结。”

国际是一条双向的通道,由在地化和国际化的两点连成一线,不能单方面羡慕外国的优点,而流于表象的学习,这样只会让每个城市越来越像,切割不出特色。在旅行和书本,她发现其实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问题,也各自没有解决,但台湾主流价值观过度专注国外,即使台湾也有许多人默默地试图去改变,却不被社会所发现。 

最后,我试着将自己当做成一个有出国恐惧的角色,试图让雅涵说服我走出国际,但她留下这一段话不是说服却是很大的鼓励:“生命一定要去流浪,但国际观不一定要出走,而是从生命最接近的形式去接触,透过新闻、电影、部落客分享,保持认识国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