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是不是问题?朴浚龙在办公桌前学习、工作,走过了漫长隧道,现在正谱写着纽约广告界的神话。

走进朴浚龙位于曼哈顿四十四街的办公室的时候,我再次深刻感受到这里是创造出世界首屈一指的广告设计的创意最前线。他穿着白色T恤、修身牛仔裤和卡其色Converse帆布鞋,在办公室走来走去,和团队成员们交流创意。朴浚龙,美国着名广告公司“Firstborn Multimedia”的首席创意长(Chief Creative Officer)。

朴浚龙是在美国设计领域位居高层罕见的亚洲人,作为美国广告界的优秀人才,同时负责设计和营运。他的履历非常华丽,自学成才、获奖经历以及很多陌生的术语,令看的人不禁自惭形秽。National Grid、诺基亚、百事、PUMA、宾士、福特汽车等国际大企业的广告都经由他的手完成。

朴浚龙制作的National Grid 宣传广告“Power of Action”受到了极大关注。英国电力公司National Grid 的这支广告是为了宣传“在二○五○年之前,将二氧化碳产生率比现在减少百分之八十”的大型能源节约活动。朴浚龙拿到National Grid 的活动提案书后,以“在假想的空间里体验每个人可以实践的节约用电方法”概念制作了互动广告。他乐于做各种尝试,制作别出心裁的广告。而且,最令人意外的是,他现在才刚过三十岁。

推荐阅读:广告人的狂妄永远被允许:傻念头就是创作存在的意义

“首席创意长”主要是做什么工作呢?

我的工作是直接见客户,与各部门的总监讨论设计的方向,从内外两个方面推动整个专案的进行。在脑力激荡阶段提出确定的方向,让设计师们在这个方向下能自由地提出创意,这也是我的任务。

另外,我还负责新业务的简报,最主要的工作是找出创意的核心是什么,判断该创意是否有新意、是否有感染力。这个职位不仅要有创意性,还需要有经营感觉和引领团队成员的管理能力,并且能快速判断设计的优劣。当然,还必须能准确理解客户(委托公司)所追求的价值。

你进公司三年就晋升创意总监,然后作为首席创意长担任公司的重要职责,你能同时兼顾设计和技术的祕诀是什么呢?

我学历不高,也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必须比其他人懂得更多才能生存下来,所以我自学了很多技术。尤其是在韩国,在身边人都是名校毕业的公司里工作时,他们聊设计时都聊得很有深度,有时提到某个设计师时只有我不认识,我觉得很丢脸。有时候我明明不知道还要假装很了解。为了弥补欠缺的部分,我只有不断努力,培养实力。

另外,新人时期,当我感觉无法完美表现我脑中所想的设计时,我常常只做出我能表现的设计,然后找理由将其合理化。

后来我发现我总是在做我“能做到的”稳定设计,而不是“想做的”设计。所以,从那时起我开始有意识地挑战更有实验性、更多样化的设计,自然而然地,我对能实现各种效果的工具产生了兴趣。我试过用脚本、3D设计等各种方法,还尝试过自己建模型。这样一来,设计变得更有趣,我也真心享受工作本身。那时我常常熬夜,充满热情地做设计。现在想起来,那真是我最幸福的时期,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你在纽约工作有遇过什么困难吗?

我进公司不久后,第一次和客户打电话的时候,简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就连“Yes ”都说不出口。那时,我很怀疑我真的能在这里工作吗?直到现在我依然在努力学英文。为了做到像和韩国人对话那样精准明确地用英文做简报,必须经过无数次练习。回答不出对方的提问是很严重的问题。有人说英文实力是在环境中被逼出来的,我真的深有体会。因为文化不同,我常常遇到理解不了对方笑话的状况,这种时候我就会反问他们。他们很自然地接受这种文化差异,每次都很亲切地向我解释,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当然还是要有自信,不胆怯。

推荐阅读:【老查通信】第一封信给新鲜人:“总有机会比现在更好”


美国也和韩国一样,很重视人际关系。即使英文不流利,也需要努力和团队成员交流。在星巴克喝咖啡或者下班后和同事们喝杯啤酒,一起聊聊工作之外的事情,也属于这种小小的努力。即便是在美国,只会埋头工作也不算有能力。

纽约的职场生活有什么优点呢?

在纽约工作的这段时间,我感觉到客户把设计师视为真正的合作夥伴,认可设计师的专业性,并且作为团队的一员提出创意、积极沟通。对我来说,这种关系很新鲜。

和德国汽车公司保时捷合作时,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我做的简报以运动型汽车奔跑的图片为概念,听完说明后,保时捷方面提出了意外的提议。对方说不亲自驾驶保时捷是体会不到那种感觉的,所以让所有设计师都试乘保时捷的车。公司特意在赛车场准备了汽车,让所有设计师亲自试跑几圈,全身心感受驾驶的感觉。我觉得像这种对共同合作的支持、乐于沟通的意向是必要的,而且这种态度也很棒。

延伸阅读:回馈而不是批评!卡内基教你职场正向沟通术

广告是很重视创意的领域,有什么获得灵感的特别方法吗?

很多奇思妙想反而来自于生活。有些员工想不出点子的时候会上网搜寻,其实这种时候去外面走走反而更好。我都会建议他们去约会、欣赏街头的风景,享受生活的悠闲。不久之前,为了一个饮料公司的专案,我们买了饮料到公司外面举办了一个试饮活动,听取路人的评价。只在书桌前苦思冥想是很局限的,去外面观察大众的反应,很多时候更能找到新奇有趣的点子。

你聘用设计师的时候,最重视哪一点?

美国的广告公司偏爱综合型设计师,也就是精通很多方面的设计师,而且平衡也很重要。比如说,写程式实力出色但设计实力低下,这样就不行。虽然公司偏爱综合型人才,但这样的人才很难找到。实际上,公司的工作分工细致,所以精通一、两个领域,进公司后再培养需要的技能也可以。

另外,比起经历和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两个出色的代表作品。有些人可能觉得必须在韩国参与过大公司的专案才能到国外工作,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即便是个人制作的东西、不知名的品牌也没关系,我们关注的是其中的技术、创意和制作者的潜力。哪怕是帮社区的面包店设计网页,也能从中看出设计师的实力。

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你选了纽约,对你来说,纽约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想在这里实现什么梦想?

这是一片什么都不问就给你机会的土地。只要付出就有收获,人们也不会用学历来衡量你。

公司哪怕装潢不怎么样,也会提供员工最先进的设备和器材。但是,纽约也有冷酷的一面,在纽约没能力就会被淘汰。我在这里工作,感到最幸福的就是得到好评的时候。我刚开始对设计一无所知,但后来不知不觉中对于“设计是什么”产生很多思考。年轻的时候很依赖视觉上的华丽感,但现在我认为好的设计,是使用方便并且与大众紧密相连的设计。

某天,朴浚龙对太太说想尝试当电影导演。一直支持他的太太依然鼓励他去试试看。已经在同一领域累积了十五年的经验,他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十六岁的时候,他唯一的朋友只有理解他的父母和绘画。对于从国中退学后就开始社会生活的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对学生时代的怀念或对校园的憧憬等“理所当然的回忆”。进入小小的创业公司,在办公桌前学习、工作,走过了漫长隧道的朴浚龙,现在正谱写着纽约广告界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