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技巧真的好重要。一句话,怎么说,就决定了不同的结果。首先面对面的沟通成功机率一定比较高,接着表情也会不自觉地透漏我们内心所想,要让自己说出影响力的路还好长,让我们从最基础的说服别人开始。

文|托尔斯登・哈芬纳

“还是⋯⋯”这两个字

大家往往低估了“还是⋯⋯”这两个字。

一家修车厂靠着这两个字就卖出了双倍的雨刷。“他们是怎么办到的?”各位会觉得诧异。很简单:当一辆汽车被送到修车厂来做例行检查,工作人员就会问:“您只想做例行检查吗?还是想顺便换一下雨刷?”单单提出这个可能性就增加了雨刷的销售量。由此我们得出了一个好用的公式

这个公式如下:“只要⋯⋯吗?还是也⋯⋯?”

今天这个公式已经有了大批爱用者,到处都听得到:“您只要薯条就好吗?还是要加上番茄酱和美乃滋?”“您只想报名参加我的演讲,还是也想提供您公司的同仁一场研习?”“您只想替您的小孩买一辆遥控汽车,还是要连电池一起带?”各位可以看见,这几个字在许多领域都能派上用场。

“还是⋯⋯”这两个字的功能还不仅止于此。想像一下,家里有客人,大家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受邀的客人待得比预期的更久。你知道自己隔天早上必须要精神饱满,因为明天会是忙碌的一天,可是客人在吃过饭、喝了几杯葡萄酒之后还没有告辞之意。你当然可以说你第二天还有重要的约会,不过你也可以用更优雅、更微妙的方式来表达。

你只要说:“你们还想再来一杯葡萄酒吗?还是⋯⋯”这句话的音调很重要!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必须把声音在句尾上扬,就跟所有的问句一样。于是,“还是”这个神奇的字眼就会跟“葡萄酒”一样以提高的音调被说出来。

通常客人会说不用了,而且很快就会告辞。

若把“还是”这两个字接在一个问句之后,那么你问的问题几乎总是会得到否定的回答。

如果思索一下,要把一个建议转换成一个问句有多容易,你就会发现这种技巧多么有价值:“你今天想待在家里吗,还是⋯⋯?”“你想吃最后这一块巧克力吗?还是⋯⋯?”

对方听见“你想吃最后这一块巧克力吗?还是⋯⋯?”这句话,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脑海里把这句话说完“⋯⋯还是不要!”也就是说你内心的对话已经倾向于说“不要”。

心里想着“不要”,嘴巴却说“要”,这会造成压力,所以我们多半会说“不要”。如果你在问对方的时候再轻轻地摇头,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幅提高。反过来也行得通:如果希望别人回答“好”,那么你在问问题时就表示肯定地点点头。要是对方注意你、关心你,他就会不自觉也跟着点头。一边点头,一边说“不”是很困难的事了,因为身体也会影响我们的念头。

用“因为”和“由于”说明理由


图片|来源

如果你向对方说明一桩行动的理由,而不是让他自己去找出这个理由,那么获得对方赞同的机会就比较大。

假设你站在机场的登机柜台前,时间十分紧迫,而你前面还有四个大家庭,各带有六个特大号的皮箱,你自己则只有手提行李。你的飞机在三十分钟之后就要起飞,而你就快来不及了,因为在来机场的途中碰上了大塞车。想像一下你走向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问他:“可以让我先办吗?”你成功的机率会有多高?也许你运气很好,刚好碰上一个特别体谅的人,但这个可能性很低。

然而,如果你说明为什么对方这样做会帮你一个大忙,你的机会将大大地提高。所以,这样说会比较好:“可以让我先办吗?因为我之前碰到塞车,而我快要来不及了,我的飞机在半小时之后就要起飞。”要是此刻你再顺便表示自己只有一件手提行李,显示你能快速办理登机手续,那么对方让你先办的可能性就很高。

延伸阅读:在机场,别过头之前

当你说明了做某件事的原因,对方就不至于针对你的动机做出错误的猜测。“你认为世界是什么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我们的期望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只可惜你并不知道其他人的期望是什么。其他那些在排队的人怎么会知道你不是个想要插队的讨厌鬼,而真的有很好的理由请求别人让你先办?人都喜欢猜测,想替所有事情找出一个理由。为了避免别人往错误的方向想,最好是自己立刻提出正确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