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焦虑困扰,毅然决定辞职,前往泰国成为森林僧人的经济学家,在出家十七年后,有了这些体悟和收获⋯⋯

“当你准备吸气的时候,请将它想像成在身体内涨起的水。你的上半身就像一只直立的水瓶。当你吐气时,瓶中的水位会下降,直到完全变空。当你再度吸气时,水又会重新从瓶底腾起。”—— 比约恩.纳提科.林德布劳《我可能错了》[1]

你曾观察过自己的呼吸,或关注内在吗?生活中,你较常感到不断追逐,或心灵平静呢?

《我可能错了》作者比约恩.纳提科.林德布劳,原本是一位经济学家,二十六岁已经是成功人士的他,却深受焦虑困扰,毅然决定辞职,前往泰国成为森林僧人。在出家十七年后,比约恩决定返回家乡瑞典,并开启新的职业道路,他担任讲师、巡回演讲,分享一路上所收获的平静与人生智慧。

是什么促使他作出改变,活出独特人生?比约恩在书中提到,两次改变都源于他用心聆听,专注于当下的智慧,引领他踏上丰富的人生旅程。

以下分享阅读《我可能错了》深受启发的箴言,感受隽永智慧灌溉心灵,以及那些当头棒喝的瞬间。在灵性成长的道路上,收获平静快乐。

同场加映:裸辞去尼泊尔爬山:面对职涯空窗期,我与大自然同频,试图找回真实的自己

图片|Photo by Oleksandr P on Pexels

“聆听当下的智慧”

当你不安、焦虑、思绪纷乱的时候,是否有这样的经验?你突然听见一个和那些纷乱念头无关的声音,那个声音在你平静下来的过程中,逐渐明晰,它是有力量的、平静的,安抚你焦躁的心绪,在一闪而过的刹那,给予你宽阔而明朗的指引。

你说不出来为什么,你相信它更像是一股直觉,当纷乱的思绪沉淀下来后,所浮现的指引。

如同比约恩在质疑与焦虑、成堆的工作与待办事项中,濒临崩溃边缘,却又在混乱中听见那个“该往前走了”的声音,给予他勇气去找寻真正的自己。这个声音似乎无法以我们所认知的理性来解释,更像来自内心的启发,比约恩将它称之为“当下的智慧”。[2]

许多时候,我们会陷入“幸福外求”的认知中,不断追逐,忘了停下来聆听内在真正的声音。但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指引,就在我们心中,只需要好好感受当下,仔细聆听,并给予直觉足够的“信任”。

聆听当下的智慧,就像给予心灵养分,它让我们明白——迎来一个全新的开始,也会为生活注入前所未有的新奇与能量。

猜你想看:30 岁的职场焦虑:可以裸辞吗?月薪多少才正常?一定要当到主管吗?

图片|Photo by Jill Wellington on Pexels

“学会喜欢他们本来的样子”

比约恩决定出家时,很重要的一个动机是为了独处,让自己的心清静下来,他没想到,寺院生活反而是学会融入一个全年无休的群体生活。

群体生活并不容易,比约恩一开始对许多人都有意见,看谁都不顺眼。直到他学会放下内心的抗拒,接纳他人本来的样子,不仅相处变得融洽,自己的内心也变得宽容。

透过和他人相处,我们可以从对他人的看法中,照见自己的内心。我们都会有看不顺眼的人,或是在某个时期对某些人的行为有意见,即使没有表现出来,也会在心里默默嘀咕。无形中,我们落入了“控制”的枷锁,暗自期望别人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表现。

然而,讨厌别人,试图以自己所以为的好纠正别人,其实是在消耗自己,比约恩提及,有一个小祕诀可以改善:“学会喜欢他们本来的样子。”[3]

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内心变得宽容,而他人也能感受到你的善意与宽阔,这样的相处模式形成正向发展,与人相处变得自在。

“我可能错了”

仔细反思,我们的每一个念头,都是对的吗?有些念头根深蒂固,有些念头飘忽不定,但我们时常对自己脑海中浮现的念头“信以为真”。

如果每个人都坚持己见,并未停下来思考,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纷争就会因此产生;如果我们相信脑海中的每个念头,就会被“应该”的思维所捆绑,认定事情要照自己所认定的发展才对,因而无法看见更宽广的可能。

说出“我可能错了”,是一种智慧。当事情没有按照原本的想法发展时,不再受困于不安、焦虑、愤怒的情绪,而是学会与现况和解;当与人产生争执时,可以先退后一步,勇敢表达自己也可能错了,让彼此间的冲突获得喘息。

日常中,对自己的念头说出“我可能错了”,需要勇气,也带给我们全新的视野,不再困囿于原本僵化的思维。

如同比约恩在书中的智慧语录:“理解自己其实一无所知,就是一种智慧。”[4]

图片|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我有尽力而为”

我们都懂得“慈悲”是一项美德。但首先要反思的是,我们对自己足够宽容吗?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入自我批判,落入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的枷锁中。佛陀的智慧却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培养慈悲的心境,就必须先从自己开始。[5]

先学会对自己宽容、慈悲,而不是落入自己永远不够好的批判之中。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但即使不完美,仍值得爱与被爱,才是真正的慈悲,才能迎来毫无保留的爱。

以“我有尽力而为”的观点看待自己,减少批判,会发现心中的爱更丰盈,看待世界的眼光更温柔。也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即使那些看似不完美的,不够好的,不满意的地方,比起苛刻的批评,转念一想,或许他人也已经“尽力而为”了。当愿意这样理解他人时,内心也会变得更宽容、宁静。

值得一读再读,充满隽永人生智慧的着作《我可能错了》,让我们以更平静、睿智的内心迎向生活,也学会以爱与温柔的眼光看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