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年少日记》解析:能否放开父母以爱为名的期望,这一次让我们拯救下一个有杰······

文|些云

《年少日记》在台上映,作为少有直入金马入围的港产片,剖析了香港最在地的教育问题——9月开学不久就有多宗学童自杀案件。学生抵受不住学业压力放弃生命,他们真的只因“抗压力不足”吗?其实不止香港,台湾的华人社会何尝不是认为拼命读书就是一切的解方?

《年少日记》不单是学童日记一则,而是书写万千学生的当前困境,你能不看吗?

同场加映:金马 7 项题名《老狐狸》刘冠廷、白润音父子情:没有房子,彼此扶持就是家的样子


图片|《年少日记》剧照

不要让你的期望,成为孩子毕生的绝望

望子成龙的心态,人皆有之,谁不想家中孩子是天之骄子,拥有光明前途?《年少日记》的阿杰、阿俊活在律司家庭,父母对其期望更不可轻。郑中基饰演的严父落在真实世界不算夸张,现在多次父母要求孩子自小能文能武,记得大学时期任兼职钢琴老师已被家长问及,“3岁可以学钢琴了吗?”更是印象深刻的是,考六级乐理考试时,看到同场有6岁考生,根本连自己的座位也没能力找到。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家长们已是无所不用其极。正如电影中郑父从不考虑到阿杰天赋、资质,要求他在名校考得好成绩、跟弟弟一样弹得一手好琴。正当我们不断在孩子身上赋予期望时,有没有想过:这是他想要的未来吗?

猜你想看:为你挑剧|《如果花知道》断舍离父母的期望,划清界线的 3 个步骤


图片|《年少日记》剧照

你真的为他好,还是不过虚荣心作祟?

“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因为这种“至理名言”,不少父母甘愿舍身成仁来担任严父严母。孩子又怎会懂得选择,孩子又怎懂得为自己未来安排,不少人挂着“为孩子好”的名号,对他们过度要求。但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先厘清自己的心态?

-是你想他未来这样走,还是他自己希望?
-你有没有在他身上投射了自己的童年希望?
-你想孩子成功,还是想“你的孩子”成功(让你面上有光)?

其实电影中的郑父何其注意面子,有俊在全校前演奏让他面上有光,有杰不过是说错了一词英语,彷佛成了千古罪人。从父母的一句一言,都能感受到他们在乎的并不是孩子快乐与否、有成就感与否,在乎的就只是孩子能否完成他预设的目标。

心理学家珍.杰克森有说过“儿童的童年经历对他们的整体发展和幸福感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需求,提供支持和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价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图片|《年少日记》剧照

以分数衡量孩子的人生,他们最终只会迷失

“我不是重要的人。”

有杰完成不了父母愿望的杰出,但他却没有妒忌、没有撒野,他请求弟弟教他课业,他自掏腰包买簿开始写日记,只为了提升语文。让我们最疼心的,是他的懂事。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他从来都是全力以赴。

如此努力的他,竟没有获得过任何家人的爱、关心。有杰选择离开,不单单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垃圾,还是他对于成为大人没有希望,还是他深信没有他的一家会更幸福快乐——他就是不被世界需要的一个人。

有杰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是“Loser”,而是作为父母的没有留意孩子的强项,没有培养他有兴趣做的事,以分数来衡量对错、高低。华人社会太习惯以分数衡量学生成就,那些分数总在低空掠过的学生,也总得不到老师的注视,更不知自己可以走出怎样的未来。

而更多人面临的问题更是,完成了学校学习后,根本对未来没有方向。因为出社会没有人再用分数评核我们的人生,也没有答题对错。这正正是华人社会教育的盲点——忽略学生的自主性,于是学生也未具备探索自己人生的能力。

正如心理学家卡罗尔.德维克在学习成长观念理论中指出,要将学生的学习视为一个过程,强调努力、持续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而不仅仅关注结果和分数,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发展成就动机。


图片|《年少日记》剧照

一句关心,有时足以改变一生

观影途中,我不断在想如果有杰妈妈有认真看待孩子的失眠,如果有杰老师稍微意识到学生的精神问题,或者如果有俊愿意听听哥哥的心事,一切会不会变得不同?有杰不会跳下去?

我知道,以上的问题同样是缠绕有俊一辈子的心事。

所以疼痛的他(作为老师),很想找出班上写遗书的同学。童年的遗憾,他一直都于心有愧,他知道:他也许有挽回生命的可能。

正如电影中带出的讯息,有心理问题的人不可能自己帮助自己,但若果他们的生命多一个人愿意给出关心,事情就有可能完全不一样。

10 岁的有杰等不到那句关心,成为不了大人;但导演想每个观影者知道:你可以做关心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