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空挡就要检查社群媒体,生怕漏了朋友的讯息;看着朋友圈的动态,向往他人的精彩人生,以上情况你有吗?心理师剖析现代人 FOMO 症状,那些你害怕错过的动态消息,真的值得吗?

文|万庭欢谘商心理师/旭立心理谘商中心

你是否三不五时就滑一下社群软体,浏览朋友的各种分享,焦虑于其他人拥有比自己更棒、更精彩的生活体验;因为担心错过朋友的联系而不自觉重复确认是否有人传送讯息;尽管没有兴趣,但害怕错失机会而认为自己需要出席每场聚会;旅游时忍不住继续追踪朋友的动态,或上传自己正在享受的活动,期盼引发别人的共鸣。

若上述的描述与你很靠近,或许你已经有了 FOMO 的症状。

FOMO 是什么?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译成“错失恐惧症”,是由金融家 Patrick McGinnis 所提出,它反映着个体因为害怕离开社群,担心边缘化、成为局外人,因此对于错失机会或无法参与他人活动容易产生焦虑与恐惧。

FOMO 虽是新兴名词,但并非新兴的心理现象,它潜藏着归属感,代表着安全、踏实,甚至攸关生死存亡,并存在我们的基因里。


图片|Photo by camilo jimenez on Unsplash

非洲大迁徙之时,平原上上百万只的牛羚、斑马等草食性动物为觅食南北轮回迁移。试想一下,倘若没有归属感在它们的基因里,恐怕它们不会交流,难以知道原栖息地的草地即将因季节减少,也无法在单独移动时躲过狮虎、花豹的猎杀。

渡河对迁徙动物尤其是最大的试炼,巨鳄躲在水里伺机而动,一不注意便被吞食,但归属感让它们集结一起,共同面对生死的挑战。

庆幸人类目前没有如此生死交关的时刻,但在现代的社交媒体及快速节奏的生活中,归属感可以帮助我们在与人的连结中轻易获得资讯、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

同场加映:人际关系整理学:改善社交焦虑的小步骤,梳理人际,生命从此不打结

Abraham Maslow 提出爱与归属是人类重要的情感需要;Adler 认为个体自出生后及其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与自我价值;Virgina Satir 整理的冰山理论中,其中人类共有的渴望也包含着归属感;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三大目标中,有一项也是提到生命的归属。

归属感让我们想要保持与人的关系,而社群网站激发我们想连结的心情,这促发了 FOMO 的发生。


图片|女人迷FOMO错失恐惧症

近几年限时动态、短影音兴盛,前者因为时间的限制,让人会想把握时间去浏览追踪对象的即时动态消息,后者则可以在一分钟内精准地看完一个重点影片,短短时间就可以搜集到有趣的讯息,甚至可以藉由模仿特定行为举止、舞蹈就可轻易得到更多的浏览流量或追踪人数。

就这样,我们在追踪人、模仿人,或是被追踪、被模仿获得其他人的认同,进而得到归属,归属又带来自我价值的提升。

藉由社群软体增进归属感和价值感没有问题,然若总将焦点摆在别人的反应上,恐怕会不自觉进入到羡慕、嫉妒、沮丧、忧郁、挫折、压力等负向经验里头;原本对生活的信念和态度,也因着社群软体而可能被动摇。 

同场加映:为什么 KOL 容易人设崩坏、形象翻船?2 面向解析潜在原因,盲目追求流量是致命伤!

摆脱 FOMO 控制,做个 JoMO 的人

若你想要摆脱 FOMO 的控制,或许你可以尝试实践做个 JoMO 的人。

JOMO(Joy of Missing Out)是 FOMO 的反义词,译为“错过的快乐”;透过“错过”反而拾得快乐,并享受这个过程。其中元素包含:

  1. 专注当下:放下对未来活动或过去事件的焦虑,将注意力转移到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者个人的内在满足感和幸福。这有助于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眼前的乐趣。
  2. 培养感恩心情:感谢当前拥有的,而不是过分关注未拥有的或错失的。感恩的心态提高我们生活的满足感;我们能更珍惜身边的人事物,在关系上也就更能建立正向的连结。
  3. 创造个人时间: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探索兴趣和爱好;同时在需要的时候给自己适当的休息与放松时间,进一步带来内在平静和满足感。
  4. 建立健康界线:学会判断自己想要及不想要,清楚人际界线,在适当的时候婉拒对方,不必要求自己一定要出席每个邀约或活动。确保自己有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这些实践可以帮助你转变为一位拥抱 JOMO 的人,专注于乐在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