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导演侯孝贤电影的你,大概对黄文英这个名字不陌生。与轩轩讲邀请《车顶上的玄天上帝》导演黄文英,谈她如何走到导演这一角色,以及家之于她的意义。

如果你看过侯孝贤执导的《千禧曼波》、《10+10 黄金之弦》、《刺客・聂隐娘》那你一定对“黄文英”这个名字不陌生。

黄文英过去参与多场侯孝贤导演的美术设计,今年,她不再仅作为让侯导的想像得以成真的推手,而是首度担任导演角色,拍摄阐述自身故事的电影——《车顶上的玄天上帝》。

不被理解的痴狂,但我乐在其中

“一帧一幕都能感受到丰沛的情感。”看过试片后的玮轩情感真挚的说出。

虽然艺术并不能全然以它所带来的名、利衡量价值,但黄文英表示她依然很在意票房。

因为资金都是来自于好友,朋友支持就像双面刃,支撑着电影的拍摄的同时,也让黄文英倍感压力。

也许黄文英那份对于电影的痴狂、喜好无法被人接住、同理,甚至是最亲密的家人爱人朋友,也很少有人懂为什么黄文英要把所有人际关系、大家对你的爱,转换成资本的投入。

但黄文英却轻轻地说出:“每个人要成就梦想或理想时,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虽然我就是个做电影的傻子,纵使有艰辛之处,做电影对我来说就是一但进入就很难离开的工作,因为它有很多迷人之处。”

虽然嘴上说着辛苦,但从黄文英的表情可以看出,电影的工作让她从中收获幸福,并从能从事喜欢、有兴趣的工作中,感受到自身的幸运。

同场加映:《车顶上的玄天上帝》透露导演黄文英对家的想念:实现梦想之途,即是我们的回家之路


图片|《车顶上的玄天上帝》导演 黄文英

鼓足勇气,在孤单的电影路上另辟其径

“我觉得女性在电影这个行业,要付出更多心力,才能够整合更多人来帮助你。”即便拥有对电影的热忱,但梦想的实践总要落地,放在现实生活中的梦想,会经历到的阻碍可想而知。

然而现实的苦难并不影响黄文英追求梦想的决心,她试图破框,决心向侯孝贤毛遂自荐。

她提笔写下对于侯孝贤执导的电影得美术见地,不过彼时的侯孝贤已经不再是那个,黄文英小时候在嘉义圆环看到的《桃花女斗周公》的编剧角色,而是透过《悲情城市》获得威尼斯最佳影片、《戏梦人生》在坎城得到评审团奖的知名导演。

但这不影响黄文英的勇气,也因为这份勇气,黄文英收到了来自侯孝贤“回台湾后可以聊聊”的回信。也许就像她所奉行的,来自罗曼罗兰的那句——真正的英雄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但依然热爱生活。

猜你想看:《车顶上的玄天上帝》观后感:信仰是捻香拜佛,也是为自己的深爱付出努力

图片|《车顶上的玄天上帝》导演 黄文英

导演黄文英:和喜欢、仰慕的人一起工作吧!

回顾这一段往事,黄文英说道这份勇气,大概是源自于从小就体悟到人生苦短的道理,所以她始终相信一定要跟仰慕或喜欢的人一起工作,无须浪费时间。

后来回到台湾后和侯孝贤的两小时的对话,促成了长在台湾甚至世界观众眼下的诸多作品。几年的累积让黄文英萌生了自己拍片的念头,不过其实早在 2005 年《最好的时光》拍摄时,黄文英就有担任导演的念头。

但最后还是由侯孝贤导演完成了拍摄。提到这件往事,黄文英安慰式的笑着说:“这样资金也比较好找,我现在的脑子比较成熟了”

后来经过几部电影的历练,去了大陆、香港参与其他导演的作品后,现在的黄文英,回头看自己的剧本,发现自己经手的电影更有层次,很庆幸没有冒然接下导演一责,而是选在最好的时机点说了最想说的故事,导出了这一部《车顶上的玄天上帝》。


图片|《车顶上的玄天上帝》导演 黄文英

影响我至深的家人,我以电影呈现

而回到整部电影谈论的核心观念——家庭。

诠释家庭的核心人物阿公,其实早在黄文英 11 岁时就离开了,因此这么一个深植人心的阿公形象,很大程度来自于父亲的口述。

所以电影看似是一种跨代的记忆,省略了黄文英父母亲那一辈,但如果仔细看电影中小男孩偷窥的画面,其实会发现那正代表着黄文英的父亲,也是透过这个小男孩的视角,带出了阿公的故事。

提到父亲,黄文英饱满真挚地说他是深爱的人,父亲的过世影响她至深,包含下定决心拍摄《车顶上的玄天上帝》。

“12 岁以前接受日式教育,严父形象扎根在他的心里。”在黄文英印象中,父亲是严肃的。但正是这样一个严肃的人物,成为三代人情感的连结。

黄文英接着提到家人,“我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我来自于,让我能始终心存善念的家庭。”

家庭之于黄文英,养成了她的人格特质,建立看世界的眼光,也带给她人生的养分。每次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父亲口述过的,那些关于阿公如何挺过艰难的故事,思考着如果是阿公的话,会如何面对当下的难题。

后来的黄文英,在外公的影响下,拍出了《车顶上的玄天上帝》,即便嘴上说着她对票房的在意,但又同时幸福而坚定的允诺,即便票房不佳,依然想在未来十年拍更多的片,因为那是她热爱做的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