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 100 元,为什么感受不一样?买菜时精打细算,一到周年庆却失心疯多买,原来是“心理帐户”在影响你的消费选择?

文|周欣悦

就算你不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也还是避免不了把钱分为三六九等。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类有趣的现象:有人买菜为了省一点零头讨价还价,但买名牌口红绝不手软;有人领了薪水花得精打细算,但打牌赢了钱立刻呼朋引伴 K 歌;有人“百货周年庆”为了赠品疯狂积点,但平时对路边的一元硬币看都不看一眼。

这些现象告诉我们:钱和钱是不一样的!

钱和钱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我们把钱放在不同的心理帐户里了

心理帐户这一概念是由 201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泰勒(Thaler)教授在 1985 年提出的。

所谓心理帐户,就是人们会在心中把钱分门别类地存放在不同的“抽屉”里,贴上不同的标签。例如,必要的生活必需品、休闲娱乐、交际应酬等支出。这些“抽屉”就是我们的心理帐户。


图片|Photo by lucas Favre on Unsplash

下面透过两个情境来看看心理帐户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

情境 A:你打算去剧院看一场演出,准备到现场购票,票价是 800 元。在你到达剧院时,发现自己丢了 800 元现金。

情境 B:你打算去看一场演出,而且花 800 元买了一张票。在你到达剧院时发现票遗失了。如果你想看演出,必须再花 800 元购票。

在这两个情境下,你还会继续花 800 元买票吗?

同场加映:“心理帐户”是什么?5 种实际使用情境,让你学会把钱花在刀口上|女性理财

1981 年,两位经济学家丹尼尔・康纳曼和阿莫斯・特莫斯基(Amos Tversky)做了类似的实验。结果显示,在情境 A 中 88% 的人选择继续购票,而在情境 B 中只有 46% 的人会再购票。

为什么同样面对 800 元损失,人们却做出不同的选择?

两个情境结果迥异的原因在于,情境 A 中丢失的 800 元属于“现金帐户”,而买演出票券的 800 元属于“娱乐帐户”,前者的损失对后者影响不大;而情境 B 中,已经为买票花掉 800 元了和还要再花 800 元购票同属“娱乐帐户”,人们会觉得在这个帐户里要花的钱也太多了,所以选择再买一张票的人数大大减少。

研究者对此指出,我们对每个心理帐户里的钱是专款专用的,而不同帐户里的钱不能转移也不可替代。


图片|Photo by Igal Ness on Unsplash

心理帐户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

心理帐户这种“不可替代”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不同来源的钱所属的心理帐户不同。比如,我们对待意外之财和辛苦得来的钱态度很不一样。我们可能会把辛苦赚来的钱存起来舍不得花,但是中彩券赢的钱可能转眼就花光了。

其次,不同用途的钱所属的心理帐户不同。比如,最近天气转凉,邻居王先生看中一件羊毛衫,觉得太贵舍不得买。可月底时他妻子买下羊毛衫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了他,他却很开心。

这是因为自己花钱买衣服属于生活必需支出,而妻子送生日礼物花掉的钱属于情感支出。所以王先生可以开心地接受昂贵的礼物,自己却未必会去买昂贵的东西。

同场加映:紧急预备金是什么?存多少才够?打破理财迷思,搞懂紧急预备金与风险管理

这一点在行销领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当卖场里的销售人员拿着一盒 200 元的巧克力对你说“买一盒巧克力吃吧,很好吃的”,你可能会觉得太贵而不买。

但如果销售人员是说“买一盒巧克力送给你最爱的人吧!”这时,这 200 元的心理帐户就从“食品支出”转移到“情感支出”了,你就更可能掏钱购买。所以当顾客觉得某个产品太贵时,可能是因为销售人员放错了顾客的心理帐户。


图片|Photo by rupixen.com on Unsplash

最后,不同储存方式的钱所属的心理帐户不同。

比如,同事张先生在银行存了 100 万元准备以后买房用,但他最近又在银行贷款 100 万买新车。为什么不直接用利息较低的 100 万存款买车呢(货款利息比存款利息高)?因为在张先生心中,固定帐户和临时帐户里的钱是不同的。

理解了心理帐户的概念与特征,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就可以得到解释了。

同场加映:花钱为什么快乐?3 大心理因素看消费行为,健康的花钱习惯维系财务平衡|女性理财

心理帐户可以解释我们并不理性的花钱习惯

有很多有趣的现象也可以用心理帐户理论来解释:

零头、整数不一样—整张 100 元钞票可能会在你的钱包里待几天,但是换成零钱后要不了几分钟就花光。

钱有不同的情感标签—有钱的表姊给你的 100 元,你觉得理所当然,贴上“正面标签”;拮据的表哥给你的 100 元,你觉得受之有愧,贴上“负面标签”。相对于表姊的钱,你更加不会把表哥的钱花在诸如冰淇淋等享乐商品上。

看了这么多例子不难发现,我们每一次消费的背后几乎都会有心理帐户的影子,可能会让我们做出很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