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当好人?一起练习打破“好人”思维,学会说不,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今天不谈异乡,我们来聊自我旅程的进化。很多人认为,看一个人,不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长大的关键,在于社会经验的累积,或者是否能够对家庭或孩子全心全意地付出。

但我却认为,人是可以透过练习来让自己成长,而这个练习,不是透过外在的环境,而是让自己学会说“不”、接受别人的“不”,和回答“不客气”。要向对方说“不”,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像中地那么容易。

或许是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已经习惯去接受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和说法。我在年轻谈恋爱的时候,我总是相信只要自己能够尽力地去满足对方所有的要求,不管自己是否喜欢,我就可以得到自己应得的回报──对方会觉得我对她很好;

在与朋友的聚会活动里,我也常常为了避免一些麻烦或者是纷争,而去同意一些自己内心本来不同意的事情;甚至在工作的场合当中,我也常常会无条件地帮助同事分担业务。

除了认为自己需要人脉之外,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从小到大别人总是告诉我“吃亏就是占便宜”的自我安慰,亦或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崇高理想。

延伸阅读:总先为他人想,你也有“好人病”吗?专家建议:设立“心理界限”,别让好意变负担


图片|Photo by Monstera Production on Pexels

不自觉地想当“好人”,其实是没自信

日子久了以后,我发现我养成了不会拒绝别人的习惯。这个习惯并没有带给我更爱更体贴我的女朋友,或者是对我更好也愿意相对付出的朋友与同事;相反地,我彷佛丧失了人格当中最重要的自信心,也常常自己独自地生着闷气。

因为我总是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总是觉得自己被迫去浪费时间。我的这个坏习惯,甚至有些时候让我变得软弱与犹豫不绝,因为我深怕拒绝别人、深怕别人会觉得我“不好”;

甚至更严重点,我开始变得有些自卑、开始隐藏自己的缺点,有了一些不该有的包袱与压力。这样的恶性循环,我彷佛丧失了瞭解自己到底要什么的能力,因为我总是认为自己只要接受别人的要求,别人就会觉得我是一个“好人”。

但“好人”是不能够在个社会上立足的。先不论职场,记得我刚去美国的时候,只要是出去跟朋友的聚会,我总是最安静的那一位。也不是说自己的语言能力有多差,而是我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想法可以参予人家热烈讨论的议题。


图片|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一方的意见我同意,另一方的意见我也不能够反对,我甚至没有办法组织一些自己的意见,因为深怕我说出来的观点会有人“挑战”,甚是会被取笑。久而久之,在聚会上自己总是被忽略的那一位,因为就算被 cue 到给予意见,我也还是说不出任何有建设性的想法。

直到我在念会计硕士的时候,一门商业法的课程,才真正地点醒了我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那门课的教授的本业是一名律师,所以他的授课方式,就像是在法庭里头原告与被告的答辩一样地精彩。

每当他有一个问题丢出,他会先随机点选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然后再点选其他同学表达是否赞成那位同学的论点并且给予原因。最后,他会把班上同学分成赞成与反对的两派,然后进行辩论。

这对一般美国学生来说都相当的困难,更遑论母语不是英语的我,要在短短几十秒之内就表达自己的想法,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当全班都安静地在聆听你的回答时,更会让人脑筋一片空白。

不过美国的学生可能对于这种状况早就已经习惯了,我发现不管在场的学生回答地多么不好,或者是英文说得多么不流利,大家还是安静地听完那位答话者的答案,没有一丝地不耐,也没有一丝地讪笑。

甚至每当我觉得我的答案没有很好的时候,后面总是有各种赞成与反对的声音,代表他们真的有把我说的答案,完整且尊重地听进去,并且给予适当的支持或者是批评。

同场加映:为别人着想的你,有为自己想吗?关系心理学:运用“我讯息”,表达内心渴望


图片|Photo by Yan Krukau on Pexels

“思考!我要你们思考!你们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怎么分析这个议题,然后给出自己的论点。”教授在每堂课上,总是强调着这个观念。

“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怎么分析这个议题。”这句话就像是当头棒喝,颠覆了我年轻时的世界。原来,在这个世界上,你得到分数并不是因为你答对了某个是非题,而是你能够阐述自己的想法,完善地回答一个“开放性”的论点。

只要你能够有完整的论述支持自己的答案,你的答案就是正确的。

好人总是不被爱?人们倾向与“尊重自己的人”交往

而这个观念,或许也说明了如何与人交往,甚至是在职场当中生存下去。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多数人在选择对象的时候,不喜欢“好人”。

如果在一段感情当中你是一个“好人”,代表没有自己的主见,总是必须要依赖对方的意见,而多数人喜欢的,是有肩膀和自己想法的人,是一个了解自己目标和愿意去争取那目标的另一半;

是懂得在什么时候可以理性地跟他说“不”的终身伴侣;而不是对凡事都同意和避免纷争的软弱。

在西方的职场上更是如此,在会议里头,不管是在美国或是瑞典,我往往可以体验到下属与长官辩论的闹哄哄景象,而上司也常常会询问当时我们这些菜鸟的意见,并且认真地作笔记。

猜你想看:不好意思拒绝、小剧场不断,你有这三种“人际关系过敏”吗?守住底线就不怕


图片|Photo by Ivan Samkov on Pexels

通常在这里被快速升职的,不是那些工作最认真的人,而是那些最会在安静的时候提出意见,和懂得在适当时刻说“不”并且能够理性分析原因的人。

说“不”并不是要你无时无刻都刻意地唱反调,而是要你知道自己内心深处到底要什么,然后能够不去欺骗自己,并且勇敢地去面对冲突与相左的意见。

甚至,你也可以藉由说“不”,来让人家知道你的想法与私人的界线,然后藉由双方不断地沟通与讨论,来让你或对方让步、改变,进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别怕他人对你说“不”,那才是正常情况

当你懂得向别人说“不”之后,对人生最大的改变,除了你会过得更开心之外,你也会听到更多的“不”。因为在从前,我们总是接受别人所有的提案,现在当你有了自己的原则之后,当然,与别人的摩擦也会变多。

但是,我们也绝对不能够忽略或者畏惧接受别人说“不”的声音。我们必须接受“摩擦”并不可避免,但摩擦之后就是磨合,双方各取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所需。

接受别人说“不”和文章开头所提到的第三个字“不客气”一样,都是让人产生自信心的巨大来源。当别人跟你说“不”的时候,你不应该感到害怕或者想要逃避,而是要坚持自己对的论点与他们讨论。

推荐阅读:拒绝别人的时候,你会感到愧疚吗?别人对你的尊重,从来不是因为你的顺从


图片|Photo by Liza Summer on Pexels

你一定要习惯别人对你的不喜欢,你才可以杀死心中的那个自卑心,也才可以永远踢走不愿意说“不”的那个你;而当别人对你说声谢谢,你也能够大声地开口说出“不客气”时,代表你能够勇于接受别人对你的赞美。

还记得年轻刚到美国时,每当别人称赞了我今天衣服的穿着,或者是因为我给了店员小费而店员跟我道谢时,我总是会感到不知所措,甚至会有些害羞。在亚洲,我们都懂得对别人的帮助说声谢谢,但却没有养成接受别人赞美或者是道谢的习惯。

“不客气”其实就跟“谢谢”一样地重要。当你帮助了别人,或者别人称赞了你,适当的接受这些回馈或赞美,是一个人自信的展现。你的谦虚应该用在别人帮助你的事情上,而不是在你给予别人协助的时候。

既然别人愿意肯定你,那你当然也有权利肯定你自己,大声地说声“不客气”,大方地奖赏自己的能力。


图片|Photo by RDNE Stock project on Pexels

成长是不必人见人爱,懂得倾听自己

世界很大,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之中,我们一定会发现自己再也不是那位人见人爱的小朋友;唯有当你愿意跟别人说“不”的时候,你的内心会变得更加强壮,你也渐渐地会学会如何应付挑战、不再欺骗自己,并且变得更加坚定。

而认同别人说“不”的权利和接受别人的赞美,更是提升自信心的两大良药。当然,我不是要你们变得很难搞,而是要在适当的时机说对的话,并且面对自己的内心,然后踏出舒适圈地积极争取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成长,不是要去获得所有人的肯定,而是要学会去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