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有误会孩子的经验吗?心理师解析台剧《有生之年》,从高嘉岳与母亲的互动中,学习如何避免误会孩子的情况发生。你对孩子的看法,对他的影响极大!(以下有雷,请斟酌阅读)

台剧《有生之年》描述“高家人”,一家五口所编织的生活故事。剧中,陈丽英(杨贵媚 饰)与高正隆(喜翔 饰)以早餐店起家维生,育有三子。

老大是高嘉岳(吴慷仁 饰),在父母眼中是个叛逆的孩子、过于自我中心。老二高嘉扬(郑元畅 饰)是一名养子,在父母眼中相当的孝顺,并且成绩优异。老么是高嘉凯(林哲熹 饰),在父母眼中是个听话的乖孩子。

有一天,陈丽英突然发现自己的皮包少了两千块,于是她叫来三个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儿子,质问是谁偷了这笔钱。

老么高嘉凯率先回答不知道,而老二高嘉扬则是保持沉默。随后,陈丽英的目光转向了老大高嘉岳,当高嘉岳声称自己并不知情时,陈丽英毫不犹豫地打了他的头,并指责说:“应该是你,就是你。”她再次用力打了一下。

高嘉岳感到委屈,但他愤怒地询问:“为什么是我啊?”

陈丽英回想三个儿子多年来的表现,肯定地表示:“只有你会做这种事情,你说,你坦白说,我的两千块是不是你拿的!”

高嘉岳再度否认偷钱的指控,但陈丽英威胁说:“你给我老实讲,不然我叫警察,把你送到警察局!”语毕后,她再次打了高嘉岳的头,在旁的老二与老么试图阻止母亲,但她仍坚信高嘉岳就是小偷。


图片|《有生之年》剧照

后来,高嘉岳见母亲如此坚持,他放弃为自己辩解,带着不耐烦的口吻说:“好好好,是我拿的,好,是我拿的。”接着,他道出母亲的心声:“高嘉凯这么乖,不会偷啦!高嘉扬是资优生嘛,跟爸爸那么恩爱,他也不会偷啦。”

此刻,陈丽英听见到高嘉岳理直气壮地承认偷钱,感到更加的愤怒,她一边打高嘉岳,一边说:“你承认了,还这么大声,你是老大耶,这样做给弟弟们看吗?你现在当小偷,以后就会当强盗!”

最后,高嘉岳的眼中涌上委屈的泪水,抱持着一丝希望,探问母亲:“我说不是我拿的,你会相信吗?”

然而,陈丽英仍不愿相信,甚至还说:“这种小孩‘捡角’了。”使高嘉岳对母亲失望至极。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像高嘉岳的青少年,至少我在谘商室里就听到数十种被父母误会的版本,不知在你的现实生活中,是否曾遇见高嘉岳?还是,你就是那现实版的高嘉岳呢!


图片|《有生之年》剧照

你看到的孩子,是你眼中的孩子,还是孩子真实的样子?

你的父母是否曾相信你做了某件事情,当你不愿承认时,他们就会用尽各种威胁、羞辱与打骂的方式,来迫使你承认过错呢?

这样的情况,也曾经在我的家庭出现过。当长辈找不到某些物品时,他很自然而然地认定是孩子拿去玩了,即使孩子否认,他仍坚信就是孩子所为。好在,有好几次的结果都能证明并非孩子所为,而是长辈自己把东西放到了别处。

在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是“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这指的是,我们会预测或期待某件事情发生,当我们坚信这个预测时,这样的信念会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让预测成为现实。

同场加映:“被认定是坏孩子,就继续坏给你看”为何不该再惩罚小孩?

在台剧《有生之年》陈丽英心中的三个孩子,高嘉岳是较为叛逆的孩子,因此当钱包里的钱不见时,她下意识认定是高嘉岳所为。于是她采取强硬的态度,责备高嘉岳,直到他认罪为止。

高嘉岳从否认到改口认罪的过程当中,面对高嘉岳矛盾的说词,陈丽英直接无视高嘉岳的否认,并且毫不犹豫地相信,就是高嘉岳偷了钱。因为这对她来说,完全符合她内心的信念,而人通常倾向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很多时候,自证预言的效应会影响我们对事实的判断,使我们专注在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信念是千真万确的,但却忽略了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证据。


图片|《有生之年》剧照

孩子不会成为你期待的样子,只会成为你眼中的样子

在心理学上有另一个概念,是“比马龙效应(Pygmalion Effect)”,这个概念与自证预言相似。

最初这个概念是源自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如何影响学生表现的一项研究。举例来说,当老师对某位学生有着较高的期望时,自然会对孩子释出信任的讯号,当学生接受到信任的讯号时,也倾向于相信自己能够表现出色,最后学生真的展现了较高的表现。

在教养上,也经常出现这样的效果。

同场加映:比马龙效应:用好的眼光看孩子,他们自然愿意变好

当父母信任孩子时,孩子接受到父母的善意与好感,自然而然也会发展出健康的人格与良好的行为。但当父母对孩子抱有负面的想法,孩子接收到的是怀疑与批评时,使孩子对自己或他人产生负面的想法,容易发展出比较不健康的人格或负面行为。

所以,你眼中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呢?你是否经常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呢?

如果你的观点较为积极正向,或许能对孩子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但若你的观点较为负向,恐怕得谨慎处理,因为这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诱导孩子发展出负面的自我概念。


图片|《有生之年》剧照

在教养这条路上,如何避免自证预言与比马龙效应?

教养,常常和我们想得很不一样。孩子不会成为你期待的样子,但却很容易成为你眼中的样子。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是第一个给予孩子评价的人,那父母眼中的自己就会内化成为孩子心中的自己。

如何避免自证预言与比马龙效应,让我们可以看见孩子最真实的样子呢?

一、认识自己的预设立场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自己对事情的预设想法,每个人对每一件事情,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与信念。唯有在我们认知到自己的立场时,我们才能够把立场放在一旁,避免让自己的信念污染了我们对孩子的看法。

二、抱持好奇心理解孩子

我们需要把自己的想法与信念搁置在旁,并抱持的好奇的态度,去理解孩子的想法、观察孩子的行为,这能够让我们避免专注在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三、搜集不支持信念的证据

我们需要特别留意事实与想法的区别,自己的信念未必等同于事实,因此我们可以多多询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自己的想法是什么?而事实的情况是什么呢?”在了解孩子时,我们需要特别留意那些不支持自己信念的证据,来帮助我们看到事情的全貌与真相。

透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父母更为开放与客观的角度看待孩子,避免过度受到自证预言与比马龙效应的影响。

我想,唯有理解与接纳孩子的独特与真实性,父母才能够走进孩子内心深处,创造更为亲密与真实的连结,也有助于孩子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真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