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师看宫崎骏电影《苍鹭与少年》:不同于宫崎骏以往的平易近人,而是邀请观众进入作者的内心,从自身视角看出不同的意义。追求理想的生活,你选择付出多少代价?

对宫崎骏 2023 年最新的电影《苍鹭与少年》想要传达的讯息有所困惑?那这篇文章会以心理学的角度,引导你去寻找属于你的意义。

在我看完电影当下身旁就有不少观众在热议:“你有看懂吗?我没看懂耶!”人们可能习惯了宫崎骏或吉卜力的出品都是平易近人又清晰好懂的,但这种观映方式,无疑是把观众自身和被观看的电影作了二分,彷佛观众只是单向地等待导演告知电影的主旨是甚么。

然而,《苍鹭与少年》的形式跟宫崎骏过去的作品有所不同,它要求观众同理地进入作者隐藏的内心──此封闭性反映在电影几乎不作宣传与预告一事上──才可能得到意义的诠释。

更精准的说法是,观众与被观赏的电影之间的理解,其实是不可分割的 [1],唯有观众从镶嵌于自身的历史视角中出发,才可能发现电影的情感经验。

因此,我先从身为心理师的视角出发,再延伸出两个我所见的重点。


甲上娱乐 提供

心理治疗与少年成长的纠缠

电影背景是二战前后,少年牧真人在一场医院的火灾中失去了母亲,后来被父亲带到继母在乡下的大宅生活。他在新家遇上一只苍鹭,苍鹭引导他走进曾舅公用陨石改建的奇妙塔楼里。真人在这个次元(多重宇宙)里经历各种险阻,最终救出了去待产的继母,并遇见了说要(回到过去)成为他母亲的女孩火美。

在剧情上,真人先是经历失去母亲的悲痛,又在时代的急速运转下忙于适应,便踏上前往继母家生活的路途。他对继母的情绪十分复杂,一方面她长得像母亲,对他也很温柔,但他又惊讶于她已怀有父亲的孩子,这时候未被哀悼的丧母之痛,使他对父亲和继母这个组合有着本能的反感。因为他要是接受了这一切,就是对母亲的忠诚背叛。

同场加映:爸妈离婚,孩子怎么调适?3 个给离婚父母的建议:理性、坦承,多聊聊孩子的感受

承受各种冲突情感又无法表达的孩子,往往以“症状”或“问题行为”来表达他的内心正在受苦。真人在学校里受霸凌后,他教人困扰地再用石头击伤自己的右脑,让自己伤重得不用上学,并谎称自己只是跌倒才受伤。

真人,意指真诚的人,但今天他说谎了。用精神分析的观点看,这些都是少年们的求救讯号,事实上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何要这样做。
自我伤害,在潜意识中表达了一次自我惩罚(救不了母亲的罪疚),一次藉由受伤而退行至小孩子般被照顾(对母亲温柔的回忆+对父亲和继母的恨),以及对无情现实的逃离(弱小的自我不知道如何活下去)。

在谘商工作里,这些少年们之所以能够重新拥抱未来与希望,是因为他们能够为所发生的“苦难”找到自己诠释的“意义”;且按精神分析师 Winnicott 所说,孩子们过去所抱持的“恶意”,要被自己所看得见的根植于内心的“良善”所克服 [2]


甲上娱乐 提供

在塔楼的冒险中,真人诚邀(想像中)讨厌自己和(潜意识中)被自己伤害而去了塔楼待产的继母回家,并拒绝了曾舅公用带有“恶意”的石头去堆砌新世界,这一切都说明他已经有能力在外界看见自身“良善”的实际作为。

真人不是否定邪恶,而是接纳人性的善恶并存,才跟赞美他善良的曾舅公说:“我头上的伤是我自己弄的,代表我心中也存在着恶意!”

藉由领回自己的善与恶,原谅了自己,真人也领回了电影中不断强调“找不到母亲的遗体”(以偷走了一块塔楼的积木为象征)──他为母亲死于火灾的恐怖想像找到意义,告别了悲痛:她是女孩火美的转生,她说她不怕火烧的!

同场加映:“重要的事,都很麻烦”宫崎骏做电影的三大坚持: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孩子们

从我身为心理师、曾为少年的历史出发,宫崎骏减少隐喻的使用,即不再要求观众抱持对日本传统的种种“知识”。当然读者可以从吉野源三郎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及 John Connolly 的《失物之书》(The Book of Lost Things)去比对电影一番。

宫崎骏却是转向请求观众用心去“想像”与“同理”,使《苍鹭与少年》带来的情感经验是值得去细细寻觅的那一种。


甲上娱乐 提供

那些该告别的,就随它完全崩坍吧!

过去就着迷于宫崎骏及日本动画电影的观众,即使做不到同理式观映,相信也会在《苍鹭与少年》中找到各种形式、技法、意象等的互映与共振,并为此感动。

《苍鹭与少年》一开幕就是真人在火灾现场里拼命寻找找不到遗体的母亲,这明显对比于有着类似背景的《萤火虫之墓》,清太看到被炸至全身烧伤而最终长蛆死去的母亲。

一些与过去作品借用的彩蛋,好比 [3]:进入异世界前穿越的森林小道 VS.《龙猫》里妹妹小梅追着小龙猫们进去的那一条;白色生物“哇啦哇啦”VS.《魔法公主》的木灵;苍鹭的变身装束 VS.《神隐少女》的汤婆婆能变身为乌鸦;塔楼切换不同次元的门 VS.《霍尔的移动城堡》同样功能的后门。

而由陨石建成的塔楼,值得我们更深入的探讨。

同场加映:那些日子,陪伴我的动漫|盘点吉卜力工作室:宫崎骏电影《神隐少女》《霍尔的移动城堡》

首先,《你的名字》(新海诚,2016)中掉下的陨石代表灾难与创伤,而《海兽之子》(渡边步,2019)里的陨石则开启了“诞生祭”的希望与喜悦,但《苍鹭与少年》中的陨石有着二元性,是善/恶、好/坏、福/灾并存的象征。如曾舅公可以用陨石的力量创造一个奇妙的次元,但他也沉迷下去成为所创造物的奴隶。

再者,过去宫崎骏的各种“城堡”,某程度都有保留下来,如《天空之城》崩解后的核心部份就漂浮到外太空去,《神隐少女》的汤屋继续留在失乐园里,《霍尔的移动城堡》从地面行走升级为飞天版本,《魔法公主》中被化成萤光巨人的山兽神所摧毁的森林和城镇也在片尾慢慢复苏。

然而,《苍鹭与少年》中的陨石塔楼就是崩坍了,电影也快转般在真人收拾行李准备前往新家中仓促结束。这个节奏的处理,都在暗示着那些该告别的,就随它完全崩坍,如此我们才能好好告别!

对“城堡”结局的新颖处理,我认为更说明了《苍鹭与少年》是宫崎骏对过去作品总结式的大成之作。


甲上娱乐 提供

因为风起了,苍鹭与少年才能翱翔

从 2023 年回到原定 2013 年的封笔作《风起》中,大部份影评仍停留在宫崎骏的反战思想,但我们可以问,是甚么让宫崎骏想要在封笔作《风起》以后再次忍不住创作?他有甚么不吐不快?梦想的学问!

宫崎骏就《风起》说道:“我想描绘一个认真追求梦想的人。梦想带有一种疯狂的毒性,这种毒性不能被隐藏。渴望一些太美丽的东西会毁了你,追求美是要付出代价的!”[4]

这种疯狂的执着,同时又是一种“(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若灾难来了,就先努力活下去吧!”的态度,好比战争来了,真人就退至乡下生活一般。而这种先尽全力应对眼前问题的生存之道,才又往往教人们能够达成梦想。[5]

同场加映:风把我们吹往哪里,宫崎骏最新力作【风起】

宫崎骏在 2013 年时又说道:“只要我还能开车往返家里和工作室之间,我就希望能继续工作。我花了五年时间才完成《风起》。下一部电影而要六年吗?或者七年?工作室无法再等我了,我将用光我 70 多岁的时间!”

认真追求梦想,渴望太美丽的东西,让宫崎骏果真预言为了《苍鹭与少年》,付出了不下七年的岁月与健康代价。然而,他藉由《苍鹭与少年》,演活了《风起》的二郎,体现了《风起》的疯狂。


甲上娱乐 提供

当《苍鹭与少年》受到两极评价,许多讨论围绕着剧情的节奏不顺,或叙事逻辑的间断感的时候,也许更重要的是把它视作一部“作者电影”或“自传式回忆录电影”。[6]

就像电影的日文标题《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再次回到本文开头“观众与被观赏的电影之间的理解是不可分割的”的提醒,《苍鹭与少年》的观映本身也在向观众发问:“你想看出怎样的意义?”

宫崎骏当然可以封笔于《风起》,但他想活出继续追求理想与美丽的认真态度,那你,又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眼看你的理想──这个理想当然可以是平淡的过活──你会选择怎样去生活与付出多少的代价?


甲上娱乐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