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勒.柯比意,集结了诗文、绘画、雕塑、建筑、美学于一身,用一生的时间,实现了“建筑是一种心智的习惯,而不是一种职业”,然而你真的了解这位全能的天才建筑师吗?

现代建筑代名词

勒・柯比意是 20 世纪当之无愧的创作大师,是近代建筑史上的传奇性人物。他一生在建筑上的活动,其涉猎幅度之广、影响之大,很少有建筑师出其右者。

从早期鼓吹纯粹主义艺术,到“机械论”的创见,以及二次大战后开始趋向于粗犷主义等发展,横跨 20 到 60 年代,大约半个世纪的现代建筑发展,几乎都与他息息相关。

解读勒.柯比意的理论与建筑,几乎就可以了解现代建筑发展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可以了解西方建筑传统的核心问题。

他一生当中,在全球五大洲(欧洲、非洲、南美和北美洲、亚洲)建造了上百座建筑。逝世超过半个世纪之后,他留在世界各地的十七件钜作,终于在 2016 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选定为世界遗产,并表掦他“对现代主义运动有着卓越贡献”。

猜你想看:【阅乐书评】听人说话,也听建筑说故事


图片|勒.柯比意 照片

质疑事物的本质:我们真的懂了勒・柯比意?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勒.柯比意就建造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种建筑形态。此后,他带来的变革浪潮,延续了整个一世纪。时至今日,现代建筑师都无法全然摆脱他的影响。

20 世纪以来,伴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国际主义建筑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建筑舞台,运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的钢铁、玻璃、混凝土材料,开发出合乎经济原则,甚至达到良好物理性能的建筑,但是又落入千篇一律、单调、乏味、僵化。

由建筑师们发起的建筑理论,无视建筑物所在地的特殊性,使方盒子建筑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蔓延。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运用现代建筑的材料和语言,使建筑同时具有时代精神和永续性,将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引入建筑,创造出根植于建筑场所的风土人情?

勒・柯比意曾对在印度合作的建筑师多西说过一段话。他说:“多西,在你的家乡,难道没有这样的大鸟飞过你的屋子,在吊顶风扇的盖子上筑巢吗?这些所有的一切,不都和你的生活非常相似吗?”

勒.柯比意这个人,集结了诗文、绘画、雕塑、建筑、美学于一身,他用一生的时间,实现了“建筑是一种心智的习惯,而不是一种职业”这句话,堪称有如文艺复兴时代的全能天才建筑师。

但是,我们不能被勒・柯比意富有创意的造形表象所迷惑。正因为我们沐浴在勒・柯比意的各种显而易见的光芒之中,我们也必须承认,他也有一些明显的缺失,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例如,城市研究学者珍・雅各(Jane Jacobs)就在其着作《伟大城市的诞生与衰亡》中,严厉批评勒・柯比意,指责他的都市计画理论,硬生生切断了族群发展整合需要的社会连结。

(同场加映:【时尚穿搭】建筑师 Monling Lee:人生就要鲜明撞色


图片|勒.柯比意 照片

正因为他带来的影响是如此巨大,我们更应该深入探究他思想的真谛。勒.柯比意把“住宅”和“机器”加以类比,他的本意,实在是期望建筑的品质,能像古希腊雅典神庙般的精确,又能像现代机器一样,可以被迅速且系统化地大量制造。

“透过细部处理,建筑师更像是位雕塑家。这时,我们就可以区分是哪位艺术家。”勒.柯比意认为,虽然建筑师必须学习工程师的精神,但是在进行建筑造形设计时,“工程师的身分就逐渐淡化了。”

他对于建筑师,实在是爱之深、责之切,一面挖苦讽刺法国当时代建筑师,最终却还是认为,只有建筑师才有能力去完成令人心动的作品。他始终认为万物都要以“艺术”作为终极的目标。

勒.柯比意在 1965 年 8 月 27 日逝世,他最后的遗言,是这么说的:

毅力、努力及勇气决定一切,成就不是天注定的。

但是,勇气源于内在,只有它能赋予生存的价值。

在法国尼斯海岸马丹岬(Cap Martin)山顶上,勒.柯比意亲自设计和他太太伊梦的合葬墓地,是一块低底座、一个梯方体,和一个圆柱体,代表空间、严谨与几何。碑文标示了姓名、日期、地点。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矫饰。方寸之地,无声无息。这是他为自己的一生所下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