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建议让你感到敏感、难受吗?心理师解析韩剧《MOVING 异能》,从李美贤与猪肉店老板娘的互动,认识三种拒绝回馈的触发机制,助你练习接受善意的指教、拒绝恶意批评。

市面上存在大量的书籍与课程,教导我们如何适当地给出建议,让对方更容易接受。然而,却很少教导我们如何适当地接收他人的建议,因为大多数人都偏好给意见,但不太擅长接受他人的回馈。

不知你是否也发现了呢?对你来说,给别人回馈相对容易,但接受他人的建议却十分困难呢!

在韩剧《MOVING 异能》中,李美贤(韩孝周 饰)在儿子出生不久后被迫与丈夫分离,独自扶养儿子长大,并且还要避开国家安全局的追捕,这压力使她感到筋疲力尽。由于儿子遗传到父亲的飞行能力,为了隐藏儿子的超能力,她只好把孩子背在背上行走。

同场加映:《MOVING 异能》心理师剧评:同理心这种超能力,三种常见运用误区

后来李美贤搬到新的社区,一位猪肉店的老板娘一直盯着她的儿子,并皱眉说:“那孩子已经长大了,不适合用背的了吧!”此时,李美贤低头数钱,她不打算回应老板娘的建议,但老板娘却继续追问:“难道他是有什么残疾吗?”

听到这,李美贤觉得自己的孩子受到歧视,于是她抬起头,指出老板娘看孩子的眼神与说出来的话,并问老板娘说:“你以为孩子听不懂吗?若是他真的有残疾,那你打算怎么办?”


图片|《MOVING 异能》剧照

此刻,老板娘的儿子扛着猪肉走进店家,并询问今天可以吃几颗糖果。李美贤发现她的儿子已长大成人,但举手投足却像个孩子一样,疑似智能障碍。

李美贤拿到猪肉后,发现里面还放了几颗糖果,意识到老板娘并无恶意,是自己误会了。她因此感到愧疚,郑重地向老板娘道歉。

老板娘请李美贤观察镜子的自己,当李美贤见到自己疲惫的模样时,老板娘语带关心地提醒她:“不只孩子会累,妈妈也会累,彼此要保持一点距离才自在。”并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她父母要能放手,孩子才能长大。

你是否像李美贤一样,对他人的回馈与建议,感到敏感,甚至会忍不住反击对方,但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扭曲了对方的善意呢?

疲惫不堪的人,对于他人的建议特别敏感

也许你也曾和我一样,在生活中全力以赴。然而,当旁人提出建议时,你可能会感到困扰。你认为对方不仅忽视了自己的努力,甚至还指责你的错误!

当我成为新手妈妈后,我常接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议,如:母乳该何时停喂、奶粉的品牌、奶粉的调配方式、孩子的穿着、如何应对孩子哭闹⋯⋯。

起初,我一直提醒自己虚心受教,毕竟我是新手妈妈,经验有限。但随着时间拉长,那排山倒海而来的建议不仅令我疲于奔命,也让我变得越来越不满,有时内心甚至会咆哮:“到底还要我怎样?无论我怎么做,都会有人有意见!”

当你接收到对方的建议时,是否能察觉到这些在心中若隐若现的负面想法与情绪呢?

同场加映:成为妈妈却难以接受,一位母亲的告白:自称妈妈,曾让我感到尴尬


图片|《MOVING 异能》剧照

你在理智上明白对方是出于善意,但情感上仍难以接受对方的建议,甚至不自觉地反驳或攻击对方。

当你拒绝他人的建议之后可能会感到后悔,因为聪明的你意识到对方的建议实际上是有益的,但却被你拒之门外。这样的情况是很可惜的,你错过了一个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

同场加映:“我明明是好意,对方为什么感觉不到?”善良用对地方是仁慈,用错地方是残忍

因此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处理他人的建议,并在适当的情况下接受对方的回馈,这不仅能带来成长,还能保持友善的人际关系。

即使知道要虚心受教,但为什么我们这么难接受他人的建议?

实际上,要打从心底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我们的内在会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各种防御机制。

道格拉斯・史东与席拉・西恩都是哈佛法学院的沟通专家,他们在《谢谢你的指教》书中提到,三种阻绝人接收回馈的触发机制。

一、真相触发机制

指的是回馈的内容本身,可能有问题、没帮助或对我们有所误解,会使我们抗拒、防卫或反击。

就像是《MOVING 异能》剧中的老板娘只是对李美贤说:“那孩子已经大到不适合用背的了吧!”并询问孩子是否有残疾时,即让她感到不悦,甚至指责老板娘的不当发言。因为这建议对李美贤来说,会感到委屈与不被理解。她是为了避免暴露孩子飞行能力,才不得已把孩子包得紧紧的背在身上。


图片|《MOVING 异能》剧照

二、人际触发机制

指的是我们和给予者之间的关系。例如给予者的可信度高低、是否值得信赖、给予回馈的动机、对方带给我们的感受等,也会影响着我们对于回馈的接收度。

就像是《MOVING 异能》剧中的李美贤与老板娘的互动。他们的转折点在于,李美贤发现老板娘的儿子,也是个特殊的孩子,她才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老板娘,老板娘并非带有歧视,而是以过来人的身分关心自己和孩子。因此,当李美贤对老板娘有更深的理解之后,也较能接受老板娘提供的建议。

三、自我触发机制

指的是给予者的回馈威胁到我们的自我认知,导致自己的内在失去平衡。当对方的建议成为一种对自己的批评时,内心的警报器便会响起,准备迎战或逃跑。

当我成为新手妈妈后,尤其是当我感到疲惫不堪或自尊心低落时,特别容易将四面八方的建议视为批评,使我难以耐着性子去理解对方的动机,以及理性判断建议的益处。为了维护内在的自尊,我下意识地选择刻意忽略或否定对方,如此一来可能会错过了许多成长的机会,毕竟自己总有盲点而不自知。


图片|《MOVING 异能》剧照

如何面对他人的建议呢?别人的建议一定要照单全收吗?

当你对他人的建议感到不舒服,你可以试着觉察自己的内在,是开启了哪一个阻绝回馈的机制呢?不同的机制,有不同的做法。

一、若是真相触发机制

当回馈的内容有问题或没帮助时,我建议你可以判断给予者的状态,是否有愿意理解你遭遇的困难?若对方有意愿理解的话,你可以试着告诉对方,自己的状况与考量,一起讨论出适合你的作法。

另外,道格拉斯・史东与席拉・西恩也建议,你可以试着判断给予者的专长,是否有想向对方学习的部分,透过改变建议的方向,让对方明白哪些部分对你是有帮助的。

同场加映:“我是为你好!”剖析好意背后的恶意:我们都有责任说出 3 个具体原因

二、若是人际触发机制

当给予者是一个可信度低、难以信赖,或给予回馈的动机来自于他个人的需求时,你无须花费力气为解释,或尝试理解对方的动机,你只需要简单地说:“嗯!”或“我听到了。”

若是必要的话,你甚至可以与对方划清界线,告诉他:“这是我的事情,我会再思考怎么做比较适合我。”避免对方一再提供建议,使你感到不舒服。

三、若是自我触发机制

当你将他人的建议视为一种批评时,你可以检视自己的感受是否过分扭曲或放大了,以及觉察近期的情绪稳定度,来帮助自己分辨感受的真实性。若连你也难以辨识时,可以与身旁可信赖之人进行讨论,来帮助你做出客观的分析。

道格拉斯・史东与席拉・西恩在书中建议我们,培养“成长型心态”有利于接收他人的回馈,因为对于成长型自我来说,回馈是十分有价值的资讯,它能告诉你现况,也能让你知道后续该在什么地方下功夫。


图片|《MOVING 异能》剧照

如今的世界像是一片汪洋大海,里面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批评与指教。当你独自漂流在海上时,若你能抓住好的浮木,它能在危急时刻拯救你,但若抓到坏的浮木,恐怕使你载浮载沉、吃尽苦头。

愿我们都能坦诚面对自己接收回馈的机制,从中分辨出好的指教与坏的批评,让人生越来越精彩!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追踪“胡玮婷谘商心理师的疗心话”粉丝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