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负责人的使命不是挑选最优秀的求职者?开始思考产业位阶、谨慎辨别应征者求职动机,让你看清组织需求,顺利聘用合适人才!

当你在解读手中潜在员工的资料时,务必记得你的公司在所属产业中的位阶高低:如果你的公司位居产业之巅,那么选才过程自然和你在中低位阶公司时截然不同。

尤其如果你不是在所属业界的最顶端,显而易见的优点反而可能变成缺点,反之亦然,这是因为选择性效应所造成。

猜你想看:女人迷指出 2023 企业三大人才挑战:招募人才、留住人才与沟通效率的 4 行动策略 |2023 多元共融白皮书首发表

比方说,如果你是为 Apple 或 Google 招募程式设计师或管理人才,你只需要从一大群顶尖应征者中挑选具备合适特质的人,完全不用分神思考“这个人为什么来这里?”

没错,你该问的是“这个人凭什么来这里?”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Apple 或 Google。

顶尖人才涌向顶尖公司的原因有很多,通常并不需要用太庞大复杂的理论就能轻松解释,因为这些公司许多新进员工起始年薪高达三十万美元以上,而且可以参与许多有趣专案,获得持续进步与发展的机会。


图片|Photo by Van Tay Media on Unsplash

如果你的公司位于产业的中层或底层,情况则又是另一回事。因为并非每个人都想进去你的公司(或许多数人根本不想),而且不论目标是否实际,他们都将目标设定在更好的地方。

这种情况又被称为“格鲁乔・马克思效应”(Groucho Marx effect),因为这位戏剧明星曾说他不想加入任何愿意接纳他的俱乐部。

同场加映:“追求完美,你只会得到失望”给转职者的四个建议:找到斜杠的支点,再聚焦成一个目标

如果你的处境和绝大多数公司(包括我们在内)一样,就必须谨慎思考“这批人是哪里有问题”。

有一些人看起来很不错,面试表现可圈可点,也都能符合你的标准,但那么一来,你就得开始紧张了。

或许他们有什么问题是你还没发现的,否则他们为什么还没被其他更好的公司录用?他们为什么想来这里?会不会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还是因为个性其实很差劲?还是他们只打算把你的公司当跳板,一旦找到更好机会就离职?

延伸阅读:为什么拒绝米其林?江振诚:“人生目标在我们手中,该由自己定义成功”

我们特别注意到有一群高学历、才华出众的人,一辈子在不同工作间换来换去,他们总是焦躁不安、感觉不快乐,始终无法安定下来。即使他们的表现好到值得被长期聘用,多数时候你还是应该避开这种人。

当然,思考这些问题让人感到不太舒服,多数人并不喜欢直接面对它们,因为可能会让你不禁开始怀疑:“我自己是不是也有什么问题?”


图片|Photo by Christina @ wocintechchat.com on Unsplash

尽管如此,当一位应征者看起来好到令人难以置信,或许他真的非常优秀,但你还是必须弄清楚,他为什么会想和你一起工作,而不是去这个产业中的 Apple 或 Google 上班。

这意味着你必须认清自身组织的弱点,了解谁对你们来说是“能得到的”人才,谁又不是,并判断何种情况可能是美好的例外。

猜你想看:人资面试要知道的事!想更了解应征者,10 道问题让你看见潜在人才!

在评估应征者时,你必须弄清楚可能会接受你条件的特定应征者哪里“有问题”,在得知答案前绝不可掉以轻心。

“为什么这个人想要来这里工作?”有可能是因为应征者的配偶在附近工作,也有可能是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所以希望找个温暖融洽的环境以发挥所长。

而一间较为平庸的公司反而更有机会创造这种环境,聪明的应征者能够看出这一点,因而欣然接受这样的平庸。

延伸阅读:96% 人才视“多元共融”为加入企业关键因素,“性别偏见”仍居职场不平等第一位

同样的,“格鲁乔・马克思效应”意味着,除非你在产业金字塔的顶端,否则不该执着应征者必须具备某些特质,即使那些特质听起来非常好或理论上非常重要。

确实,拥有智力绝伦、魅力四射的人才是一大好事,但现实是,如果你的公司不是 Google、Apple 或哈佛,却坚持寻觅智力或魅力绝佳的人才,最后只会事与愿违,并为此“付出代价”,甚至招募到一些具有其他严重隐性缺陷的人。


图片|Photo by LinkedIn Sales Solutions on Unsplash

因此,当你的公司在产业中的位阶愈低,招募时就愈需要考虑具有合适特质的人,而不是一心要找顶尖人才。

如此一来,当你看到应征者的缺点时,很可能会感到如释重负,甚至欣喜若狂:“啊,他们会想在这里工作,原来是因为这样啊!”

要这样想其实并不容易,毕竟评估者大多以发掘顶尖人才为己任。这样的自我形象并没有错,但请记得人才没有绝对的好坏标准。

同场加映:企业如何因应缺工浪潮?Yourator 营运长黄呈智用数据带你看人资市场 3 大趋势

在招募过程中,你最重要的任务是找到合适人选,而不是一切尽善尽美的完人。

因此,辩证性的人才评估视角非常好用,能够帮助你建立找出他人缺点的能力,并且带来积极正向的配对结果。当你认真思考团队成员应该具备哪些特质时,就会浮现另一个需要坦承面对的问题:组织的真正需求。

组织总爱对自己喊话,说自己有多大胆创新,但这样的描述其实只适用在特定情境下的极少数组织。因此,在招募人才时一味寻找开拓型创新者,说穿了是一种管理上的自欺欺人。


图片|Photo by LinkedIn Sales Solutions on Unsplash

请诚实面对组织的真正需求,去思考:有没有可能公司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创新者,而是稳健可靠的员工?有没有可能你真正崇尚的是“忠诚文化”而非创新人才,只是你不愿意承认?

请以开放心态看待以下事实:你对组织的描述并不完全正确,而且征才时最大的敌人可能就是你自己。请不要为了维持自我感觉良好,而牺牲发现更适合的人才、带来更高品质结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