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析人资面试一定要知道的事,10 个问题就能让你更了解应征者!

有件事情很重要:别把面试视为企图拐骗或难倒他人的过程。

首先,这样的行为本身就很不好。再者,一旦对方发现你的意图,多半会萌生戒心,很难再信任你,如此一来,你将更难判定这个人是否是该职务的最佳人选。

更糟的是,如果他真的是最佳人选,在缺乏互信的基础下,想要他加入你的团队将会非常困难。 因此,我们建议的面试做法第一步,是先从设法建立彼此间的共同基础开始。

对话主题取决于你们的共同背景,可以聊聊彼此相同的嗜好、兴趣或生活过的地方,也可以问对方目前工作或闲暇时在做的事情。另一个方法是根据你对对方之前职涯历史的了解,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那个问题应该是你真正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例如,如果应征者之前在克里夫兰的滚珠轴承工厂工作,请先问问你自己,比较想了解的部分究竟是滚珠轴承,还是克里夫兰。接下来你追问的每个问题,同样应该是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图片|Photo by Christina Morillo on Pexels

当你真心倾听对方的回答,对方也将变得比较没那么紧张与拘束;更重要的是,这同样能让你变得比较放松。

如此一来,彼此都能开启探究模式、好奇模式、闲聊模式及学习模式,而这样的互动方式,将表明你是真的愿意倾听有关对方的所有事情,同时也在鼓励对方自在的以相同方式回应你。

最重要的是,这样做能让你摆脱沉闷无趣、勾心斗角、虚伪作态的制式面试场景。 多数人天生具备察觉虚情假意的能力。如果你不想让人觉得虚假,唯一办法就是:透过真心诚意来获得他人信任。

当我们真心渴望得知对方的想法,他们才会真正畅所欲言;而当我们真心对对方感兴趣,他们才会开始真正信任我们。你依旧可以向对方抛出困难的题目,也可以对逻辑不通的回答进一步质疑、追问,但重点是:一定要出自真心真意。 

同场加映:资深人资主管的职场建议:“不要刻意经营人脉关系”

进入闲话家常模式 

如前所述,打从一开始就避免虚情假意,有助于让应征者尽快进入闲话家常模式,而这也是面试的最高指导原则。此处我们指的是如何在面试情境之外的谈话,让应征者自发性呈现自我,有助于互相理解。 

“自发性”一词听起来是不被勉强,事实上确实如此。透过闲话家常模式,你会更明白应征者日常生活中和他人互动的方式。然而,这并不代表你能了解“一个人真实的样貌”。

因为即使开启闲话家常模式,应征者对于要呈现哪部分自我给外界看,仍会受到许多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操弄,进而反应出某些讯息、某种神态与情感、某个动作,以及受过训练的社会习惯。

尽管如此,你还是能见到“伪装之人的最真实版本”,那比努力解读精心准备的面试答案更有价值。 到底该如何让应征者进入闲话家常模式?以下是我们提出的几个建议,就从葛罗斯最喜欢的建议开始说起。 


图片|Photo by The Coach Space on Pexels

让应征者说出自己的故事,而不是背诵事实或罐头答案 

你可以设计出能引导应征者说故事的简单问题,例如:“今天早上你做了什么事?”就是个还不错的问题,可以在不让对方觉得受威胁的前提下,开始认识一个人。你听到的故事反应出应征者如何组织想法、加入情绪向度、安排故事情节,以及选择故事要点。

说故事也迫使应征者展现出意识到听众的存在,也就是说,他们意识到同处一室的你和其他人的存在,以及你可能为互动带来哪些理解与背景脉络。你可能会好奇:这有什么重要呢?几乎所有需要人际互动的工作,都会将意识到观众存在视为一项重要能力;

更直白的说,说故事掺杂某些虚假的成分在内,而对多数工作而言,适度的虚假是必要的。 透过这个过程,你同时在考验应征者对于面试的本质了解得有多透彻。 

要当场编出完整的故事并不容易,所以当你请应征者说一段故事时,或许有些相关的细节会遭到更动,但是你仍然能听到某种程度的事实。如果你问:“请详细告诉我们,同事曾如何表示对你的欣赏与感激。”几乎每个人都会告诉你实情。

那是因为说故事模式会让我们专注在故事的诸多细节与特定的结构特点上,这使得说故事的人要说谎没那么容易,因为这需要同时兼顾太多讯息。相反的,单纯回答事实性问题,应征者就比较容易说谎。

猜你想看:你在跟聊天机器人面试吗?人工智慧的偏见如何影响面试?|AI for DEI

图片|Photo by nappy on Pexels

譬如,当你问:“你在上一份工作受人欢迎吗?”如果你听到对方回答:“噢!是啊,确实如此,我的同事们都很喜欢我。”(诸如此类的回答,葛罗斯和科文可听多了。) 

有时候,你面试的对象可能是曾经历过创伤的“幸存者”。例如,也许他们之前在你提问的那份工作职场上遭受性骚扰。葛罗斯就曾问过求职者有关之前的工作经验,结果对方语带紧张的回答,暗示过去曾在职场遭到性骚扰。

虽然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事情的真相,但至少你应该知道对这些人而言,他们所说的故事不一定是全部事实,或许也不是完整版。所以,请善用你的敏锐度,在他们的反应中找出情报,而不只是回避或闪躲,尤其如果你感受到事有蹊跷,或是如果你直觉认为事情并不单纯。

此外,如果你已经造成对方的紧张,不要再继续叩问下去,想想你应该怎么问,才能缓和对方的紧张,例如设想对方真正想谈论的主题是什么,并朝着那个方向移动;或者试试看问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例如询问求职者喜欢在脑海里解决哪一类问题。 

图片|Photo by ANTONI SHKRABA production on Pexels

记得,无聊是会传染的。平淡无奇的问题,只能引出平淡无奇的答案。尽量不要问有可能事先设定好说词的问题;不要问应征者在上一份工作有哪件事做得好或做不好;不要问应征者是否在职场上好相处。

每一位来面试的应征者对于这类问题都有备而来,测试他们的准备度固然很好,某些程度上也是必要之举,但这类问题很容易回答,也相对也较容易评判。而正如前文所述,本书目的在于协助你测试应征者的珍贵特质。 

以下我们提供一些问题,不但能让应征者说出故事,也可能诱导出相对有趣的答案: 

  • 今天早上你做了哪些事? 

  • 在认识的朋友之中,离你居住的地方最远的距离是多远? 

  • 在你的人生中,曾做过哪些奇怪或不寻常的事? 

  • 如果我致电你的推荐人,他有可能会告诉我哪些你的事? 

  • 如果我是精准媒合的 Netflix,我会推荐给你哪一类电影?为什么? 

  • 你觉得自己和目前公司里的同事有哪些地方不同? 

  • 你对哪些观点深信不疑?甚至深信到不理性的程度? 

  • 你如何为这场面试做准备? 

  • 你喜欢哪些 subreddits、部落格或线上社群? 

  • 你有哪些小众嗜好? 


图片|Photo by Vlada Karpovich on Pexels

请注意:当你问这些不常见的问题时,通常对方会静默好长一段时间,然后讲出一些不相关的答案。这是好现象!这表示应征者毫无准备,需要一点时间思考。

你最好给应征者(这时他们可能很紧张)一些时间,充分思考过后再发言,策略之一就是再复述一次问题:“很好。还有哪个原因让你想在这里工作?”

另一个策略就是以自己为例解释情况,例如:“目前你可能没有个好答案,那也无妨!当你在思考时,容我分享一个我的小众嗜好⋯⋯。” 

一旦应征者把话匣子打开,开始滔滔不绝,你的任务才真正开始:评估他们的回答与个中讯息。要能做到此事,必须仰赖你对于认知及人格特质相关的广泛知识,以及长期训练有素的直觉。

不妨从考量他们整体的机敏特质开始,显然在所有的工作上,足智多谋都很受用,特别在出现危机或时局艰困时。而当你测试应征者是否够机敏之时,不管你对特定回答是否失望,请继续观察应征者如何能在接连不断的回应中,运用其智力和情绪资源。

对于有些应征者来说,不管你把他们逼到什么样的程度,他们依然能够持续展现创新的回答,由此我们可以推知,这名应征者将能在工作上展现多大程度的聪明才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