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错过班机的四分钟,换命中注定你愿意吗?《一切始于一见钟情》带你看“得而复失”和“从未拥有”该选哪个⋯⋯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这么写道:“爱过的人谁不是一见钟情?”

也许有人认为,深思熟虑,爱则渺渺,一见钟情是爱的必需品;也有人认为缘分无法预料,一见钟情不存在,积虑处心才能造就爱情。

那么你呢,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一切始于一见钟情》在演什么

女主角哈德莉(Hadley),一个 21% 的时间都会迟到,手机电量总是不足的人,为了父亲的婚礼需要从纽约飞到伦敦,但惯性迟到的她,这次却因延迟四分钟,而未能赶上飞机,但也正是这错过的四分钟,让她靠近了命运,恰巧遇见了 94%的时间都会准时、手机电量总是充足的奥利佛(Oliver)。

看过爱情电影的你,大概能看出《一切始于一见钟情》依循着影视作品中的基本套路——用迥异的个体,打破另一个人中规中矩的日常。比如说 BJ 单身日记的布莉琪(Bridget) 和达西(Darcy)、傲慢与偏见的伊莉莎白(Elizabeth)和达西先生(Mr.Darcy),这些差异让相爱的彼此因此得以缝合、填补,也让人们所谓“互补”,不证自明。

电影用了很多数字:脱口而出 12 次的爱、31%的人流泪、4 段温馨的故事,取代纯然的影像画面,你会发现数字的理性,和它所描述的“爱”、“眼泪”等等感性的情境,其实正暗指着理性与感情是可交融、可期待的。

同场加映:恋爱可以不再速食?来看《爱在黎明破晓时》的“慢速约会”提案!


图片|《一切始于一见钟情》

奥利佛:如果爱情是量化的

不过其实奥利佛并非生来就过着用数据支撑生活的日子,他曾经也喜欢那些概率极低的惊喜,一直到有天那个惊喜成为母亲罹患癌症的消息时,他才不愿期待惊喜。

“恐惧意外时,让一切尽在掌控中会让你感觉比较好”,童年的创伤割伤了他,他因此开始透过数字去衡量生命中的遇见,包含爱情。

在奥利佛眼里,爱情是可预期的量化。

透过大量的数据,他会知道在 6 小时 47 分钟以内,陌生的两人要互通姓名、联络方式,才能有后续联络的机会;相隔遥远的两人再次见面的机率是 0.2%;找到灵魂伴侣的机率近乎于零。

有了这些机率高的、微乎其微的数字,他因此得以决定下一步是勇往直前,还是即时止损。

图片|《一切始于一见钟情》

值得注意的是,当一切与爱相关的事物,都与期望值挂勾,剧中因此出现了一个关于“得而复失和从未拥有,孰优孰劣”的叩问。

如果已知有高机率失败,那么仍为那一丝丝可能成功的机率,付诸行动,其所展现的不仅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关于爱的勇气,还有深知所有一切都是始于开始,总要踏出那一步的尝试。

也因为有了这份勇气,你因此得以看见奥利佛父亲说出的那句:“如果结婚前知道老婆会得癌症,我还是会跟她结婚的答案”,还有奥利佛受到父亲一席话的启发,决心追寻哈德莉的身影。

对奥利佛的父亲来说,在“得而复失”和“从未拥有”之间他选择了前者。对奥利佛来说虽然未来未定,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找到哈德莉,也不确定是否能与哈德莉长相厮守,然而正是这些不计错估的行动,才让人看见爱情的动人之处。

那么你呢,在“得而复失”和“从未拥有”之间,你会做出什么选择?

图片|《一切始于一见钟情》

哈德莉:如果爱情是质化的

与奥利佛站在对立面的哈德莉,不用数字去看待世界,那些在生活中切切实实的发生,是无法用数字之类的东西解释,而只能透过诚实的表达的东西。对她而言爱情是个体经验的累积,是无法通体适用的质化,别人的经验或许可以参考,但不可能复制贴上。

也因为如此,你会愿意相信每个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恋爱脚本,也愿意相信自己能是例外,即使旁人嚷嚷着命中注定是影视作品限定,又或是恰巧撞见命中注定的只有 0.1%,哈德莉依然相信自己能在只有地名,没有方向的情况下,找到偌大城市彼端的他。

于是纽约到伦敦、六小时四十七分钟的时间内,要断定一个人是否是命中注定,不再不切实际,而是质化的爱的展现。

质化的爱,不考虑机率不考虑可行性,虽然无法避免的,可能让人因为未能谨慎衡量风险,而受过几次伤,但也因此给了你关于爱情必不可或缺的冲动,就像哈德莉所说的,奥利佛成就了很多她的例外,那些她关于见过几次面,才能共进晚餐、互用物品的坚持,都因为对方是奥利佛,所以成了晚餐、爱情电影、共度一夜,都在初次见面的几小时内发生的例外。

那些落在离群值的数字,就此成为两个独立个体得以相交的契机,以及人们愿意相信的千载难逢。

毕竟唯有在结局后,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故事是什么类型。

图片|《一切始于一见钟情》

《之前的我们》:缘分来临时,轻轻放下也是种选择

不仅是攸关爱情是质化抑或量化的问题,另外值得探问的还包括,缘分落在不同的时间区段时,我们是否都有抓取的能力?

《一切始于一见钟情》中对于缘分的诠释是“缘份只有在我们决定抓住它时,才能成为缘分”,也许这句话属实,但当遇到那些缘分时,我们就一定得抓取吗?还是就让他成为让人觉得美丽的,巧合的总和?

如果以近期上映的电影《之前的我们》对比,两者诠释的爱情虽然都与缘分相关,但却是以生命不同阶段的眼去看待。

《一切始于一见钟情》中二十代的男女主角因为尚未有家庭、工作等羁绊存在,因此可以在机会成本相对不高的情况下,抱持着总是要试试看,才能明白这一切是否值得的心态去追寻缘分。

《之前的我们》则不然,对于走到四十代的青梅竹马诺拉(Nora)与海圣(Hae Sung)来说,所谓缘分是偶尔坠落的石子,撩拨着海面,但始终无法掀起巨浪,破坏生活的和谐。

于是,我们得以知道,原来缘分来临时,抛下生活追寻彼此的画面并非必然,化为临别前的凝视和不远不近的距离,然后轻轻放下也是种选择。

猜你想看:《之前的我们》影评:结局没有遗憾,一切是因缘使然


图片|《之前的我们》

那些关于爱情的叩问百百种,《一切始于一见钟情》谈一见钟情、谈相异互补、谈机率之于爱情, 我们从中看见对于爱情,每个人所抱持的信念并不总是相同。

不管你带着怎么样的相信去遇见属于你的缘分——是选择笃信质化的爱情,相信你会捏出独一无二的爱的形状;是坚守量化的爱情,认为疼痛、失落可以透过慎思熟虑避免,都期许有一天那些曾经的蹒跚向往,能将我们带离悲伤粼粼的境地。


图片|《之前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