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鸡娃”高强度培养出的高材生,为何成为“空心病”患者?7 个特色看优秀背后的空洞与匮乏,用“在一起”的经验重新找回自己。

两年前,中国有篇文章,标题是“北大精神科医生:你们用焦虑鸡出来的娃, 最后都送到我这里了

这位医生谈的,是那些看起来优秀,内心却坏掉的孩子。他们得了一种没药可吃的病,叫“空心病”。

名词解释:鸡娃是什么?

鸡娃,指的是望子望女成龙的父母,从小就给娃儿打鸡血的行为。

鸡娃的“鸡”,指的是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也就是父母不断要求孩子读书、考试、有成就。


图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 on Unsplash

Wiki 生动而惊悚地列出了“鸡娃”的人生规划表:

  • 1 岁开始中英双语教学
  • 3 岁能看英文绘本,背 100 首古诗
  • 5 岁开始学习奥林匹克数学
  • 10 岁拿到奥数比赛一等奖和剑桥英语考试初级水平PET证书
  • ⋯⋯

延伸阅读:《坏妈妈》剧评:父母毁了你的人生?心理师分析五种适应策略的好处与代价

​是生病还是想太多?“空心病”的 7 个特色​

这位徐凯文医师列出了“空心病”的 7 个特色:

1. 症状上可能符合忧郁症诊断

忧郁症的两大核心症状:情绪低了、兴趣没了,基本上都符合。

但因为他们通常很“优秀”,这些不快乐会被藏得很好,老师同学也多半不以为意。

同场加映:36 岁重度忧郁患者:当黑暗面大到快藏不住,才发现完美主义就是我的枷锁

2. 患者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也是“空心病”一词的由来。不管做什么、吃什么、看什么,都觉得格格不入,没有连结,内心彷佛空了一大块。

如同《神隐少女》中的无脸男,他脸上戴了一个面具。除此之外,没有具体的身影。


图片|千と千寻の神隠し - スタジオジブリ|STUDIO GHIBLI

3. 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

“良好”之所以要打引号,是因为这是对别人——特别是那些打鸡血的父母来说,是好的。

像是在家里当个好孩子,在学校当个好学生;结婚前当个好男友好女友,成家后当个好先生好太太⋯⋯。

猜你想看:“在成为妈妈之前,先成为你自己”别让香火成为女人的枷锁

回到无脸男。如果你还记得《神隐少女》的剧情,当他第一次、第二次遇见千寻时,是很想要帮忙她的。

但是方法用错了。


图片|千と千寻の神隠し - スタジオジブリ|STUDIO GHIBLI

他给千寻金币,千寻不要。他开始粗鲁而笨拙地说服千寻,说每个人都喜欢金币的,为什么你不要呢?

当空心病的孩子,无所不用极其地“好”,却没有得到世界的回应、认同与喜欢时,他们就暴走了。

4. 有强烈的自杀意念

想死的念头,大致可分为两种:想要毁灭自己,与不想要活着。

空心病的孩子,比较少有立刻攻击、破坏自己生命的冲动,但这不代表事情不严重。

同场加映:我为什么会得忧郁症?完美主义的背后,内心隐藏着“冒牌者症候群”的矛盾

不想活着,又可以怎么办呢?

很多时候,空心病孩子的自杀,是一种慢性自杀。无论是酗酒、暴食、自残,或是所谓的“冒牌者症候群”,总是在成功的前一刻,突然软脚、过敏或崩坏。


图片|千と千寻の神隠し - スタジオジブリ|STUDIO GHIBLI

无脸男拥有无限的金币,也成功地收买了汤屋的员工。虽然作法很土豪,但也算有模有样——然后“好”的感觉就没了。

无脸男误会某个贪财的小员工瞧不起他,突然自卑爆棚转为暴怒。暴怒的他开始暴走,大吃大喝然后狂吐。

这般失态,让他前面花钱花时间累积的面子,瞬间化为乌有。

延伸阅读:好男人心理学:不再为情所苦,你需要学会观察、练习去要、撑住拒绝

如同徐医师在文章中,引述了一个自杀未遂的高材生说过的话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

“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尽头。”

就像是人生的叠叠乐,你不断抽出底层的木条,想把大楼盖得更高更好,而且好还要更好。
但你每抽一条,都是一次赌注,就赌这次会不会垮掉。


图片|Photo by Francisco Gonzalez on Unsplash

最后三点,是徐医师对于“空心病”治疗的观察。有些我同意,有些我看法不同。

5. 空心病对药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既然吃药效果有限,表示空心病有很大可能不是生理因素造成的。

如果不是生病,那“空心病”到底是什么?

同场加映:【小郁乱入专栏】五种抗忧郁症的药物介绍

6. 空心病是长期累积的问题

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困扰,已经不是一两天。

也就是说,那不只是“你想太多”、“压力太大”、“吃饱太闲”可以解释的。这种“不要存在(不要活)”的想法,很多人都是从国高中就开始出现。

只是他们不见得真的会去杀死自己,而是半信半疑地撑下去,幻想人生是否真如爸妈说的:“你考上第一志愿就圆满了”、“你上大学就我就不管你了”、“你有好工作人生就顺利了”。


图片|千と千寻の神隠し - スタジオジブリ|STUDIO GHIBLI

由此可见,“空心病”与其说是一种身心的“病”,不如说是一种成长的“乏”。

乏什么呢?缺乏建立自信、探索自我,以及确立自身兴趣与价值观的时刻,也缺乏了成长过程的情感陪伴。

空心病的孩子,忙着成为别人期望的样子。他们很少有机会停下来,想一想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做什么?

7. 传统心理治疗的疗效不佳

最后,​徐医师说:“他们的问题大概不是通过改变负向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你会发现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不错。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但不是那种典型父母离异、早期依恋、早期寄养的问题。”

延伸阅读:最后一次相遇,我们只谈喜悦:创造喜悦,再困苦也不冷酷,再心碎也免于崩溃

对此,我有同意也有不同意。

首先,许多患上空心病的人,确实无法在原生家庭中找到“困苦”的原因。但不代表他们的依恋(依附),真的没有可发展之处。


图片|Photo by James X on Unsplash

他们的确不是那种在风雨中被淋湿的野猫,他们看似有个“你什么都有,应该很快乐”的童年。

但如果治疗师不是带着既定假设(你一定有个不快乐的童年),愿意真正有耐心且好奇地探索来访的成长经验,还是会发现一些重要的线索,例如:

  • 空心病孩子“快乐”童年的背后,其实是空洞,是匮乏。
  • 空洞不是因为不知足。而是旁人所谓的“你该快乐”,从来没问过他是否“真心想要”。

他们或许不是受伤的野猫,却也是被某人摆布、忽略或作为“展示品”使用的家猫。

延伸阅读:妈妈真心话:“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爱上我的孩子”

空心病,确实不是直接改变想法,就可以解决的。但考量空心病的人多半很倚赖知识、专家与权威,一定程度的想法、信念与观察力的讨论,还是相当需要的。

这样的讨论,虽然无法根治“活着是为了什么?”的无意义感,但还是可以透过思考框架的打破与重建,形成某种我跟你、肩并肩讨论人生的陪伴感。


图片|Photo by Kelli McClintock on Unsplash

徐医师也提到“我们教育的最大成就,似乎就是学生做试卷。有句流行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你知道吗?我做心理谘询最大的挑战,就是怎么把同学这样的价值观扭回来——你周围的同学是你的敌人吗?他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啊!”

其实这也是一种改造认知的作法。

延伸阅读:电话响就好紧张?克服“电话恐惧症”两方法:认知行为治疗、暴露疗法

我不觉得心中空掉的来访者,价值观可以被“扭”回来。但是这个我要跟你“扭”在一起,甚至“扭打”在一起,争论“人活着所谓何事?”的陪伴感,还是很不错的。

就好像我们在学校念书时,或许曾碰过一两位愿意跟我们深谈的老师,能够讨论人生的意义?人性是善是恶?或是:我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图片|Photo by Fa Barboza on Unsplash

因此,我认为“空心病”患者,在心理治疗中最需要的:是治疗师如同镜子一般,不断地映照出这个人的形状、棱角与模样。

我不知道这该归类为传统或现代的心理治疗,但我认为这是不分学派、所有好治疗师的核心:镜映(Mirroring)。

猜你喜欢:与自己和解,萨提尔治疗:那些未曾在原生家庭得到的爱,我可以自己来

空心病的孩子,要一次一次地照镜子。这镜子有时会照出人生在世的现实(“哦,我脸上果然有青春痘”),有时候则是一面幽默的哈哈镜(“我今天红配绿,真的是一棵圣诞树!”)。

有时候,则是要如同《神隐少女》中的海上列车,在一段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有个坐下来、肩并肩,什么也不用说的时刻。


图片|千と千寻の神隠し - スタジオジブリ|STUDIO GHIBLI

空心病的可能解方:找回“一起”的经验

前面说过,空心病的“好”,是好孩子、好学生、好先生、好太太的那种“好”。这多半是一种为了他人好、你好而我不好也没关系的“讨好”。

讨好,其实是脆弱而恐惧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延伸阅读:张西专文|《大概是时间在煮我吧》当我懂得共享脆弱,我也才能真正安放自己

创伤治疗专家 Stephen Porges,用“主人”与“客人”的比喻[1],来说明这种脆弱而空洞的自我中心:“很多人擅长当主人,关注别人的需求,给别人他们想要的,藉此得到成就感。然而他们却没办法好好当一个客人,接受别人的给予,感到喜悦、感谢,并一起玩耍。”

他们没办法让别人也能“给得很开心”,这让他们失去了与别人、与世界“一起”的能力;少掉了一起的能力,内心就会空掉一块。

于是,空心病可能的真正解方,是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找到一面镜子、一个旅伴,再慢慢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