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知名餐厅 RAW 的江振诚,除了是主厨外,还是教练、策展人,看似跨界的生命历程,江振诚却表示跨界并不存在,所谓跨界其实是跨你的眼界⋯⋯

这些年我经常被问到这些问题:你怎么“突破”目前的困境?你如何跳出框框,跨界思考?你如何拓展国际视野? 从这些问题出发,我回想生涯从 cook(厨师)到 chef(主厨)、从 chef 到 coach(教练)再到 curator(策展人),这一长串生命的蜕变我是如何炼成的。

但我倒想反问:“谁是阻碍你成长的人?”答案是自己。 对前面的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一、你的生活方式就是你的视野,并没有人阻碍你成长。 

二、人生没有疆界,跨界是跨你的眼界。 

三、突破是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 

猜你想看:嘴上说要“突破舒适圈”的人,为什么最后都放弃了?


图片|江振诚,天下文化提供

生活方式就是你的视野 

视野怎么培养?视野其实就是你的生活方式。RAW 的员工平均二十四、二十五岁,是极为年轻的团队。他们上班时,我经常会问:“最近都在关心什么?”、“你的袜子颜色不太对?”、“你的头发怪怪的?”

他们可能觉得我这个老板管很多,不是等一下就要换制服了吗?何必多此一举。但是,我在乎每一个员工的生活方式,甚至比他们本人还要在意。我不认为,也不相信,一个对生活和美感没有灵敏度的人,能够做出好的创作。我希望从他们的生活开始改变。 

有时,在正式开门服务客人之前,我会跟他们说:“给你一小时先去剪头发,整理好自己再开始工作。”来到 RAW 时,你会发现,厨房里每一位员工都很有自己的型和风格。

工作的心情与状态很重要,美学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训练,除了必须将“欣赏”当成生活习惯,还要拥有美感的灵敏度,以及懂得什么是美的事物,这些都是 RAW 重视的价值,更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工作美学。 

图片|江振诚,天下文化提供

语言决定你的观看视角 

“生活方式就是你的视野,没有任何人阻碍你的成长。”这句话中更深层的意涵是:“你的语言也决定你的观看视角。”当你学习一个新的语言,就等于打开不同的窗,看到很多原本不能想像的风景,接触到另一个新世界。

我们常说要有国际观、要与国际同步,当你想要有国际观之前,就必须要会国际语言,首先当然就是英文(会第二、第三外语就更好了)。

若你不会国际语言,就没有国际观,因为你每天看着翻译书、翻译文章、翻译新闻,所有的东西都来自翻译、二手传播,你的世界就等于被别人决定。你用中文搜寻“江振诚”,会得到某类资料,用英文搜寻“André Chiang”,又会得到截然不同故事。

脸书不是你的世界,中文也不是,用不同语言、不同的媒介,可以找到完全不同的故事。常常很多年轻人问我:“我是不是一定要出国,才能看到不同的东西、学到不同的知识?”

我认为只要一个人的心够强大,语言能力够好,不管你住在巴黎或台北,心灵都可以乘着语言的翅膀,摆脱地域限制,自由翱翔天际,因此,并没有任何地方会真正阻碍你的视野。 

同场加映:心理测验|害怕自己过分安逸,测测如何让自己跳脱“舒适圈”?

图片|江振诚,天下文化提供

拥抱世界的改变 

常常很多人觉得,当一个厨师是不是只要把菜做好就可以了。如何跨界让自己看得更广?对我来说,其实并没有跨界这回事。当你想到料理时,是只有看到盘子里的那块肉,还是连盘子以外的桌子、灯光,甚至整个餐厅都一起看进去?

餐厅里的背景音乐是不是用餐的一部分?当然是。客人走进一个空间闻到的味道,是不是用餐体验的一部分?当然是。当客人在拍照时,桌上整体的摆设是不是用餐的一部分?当然是!这整个其实是同一件事情。 

RAW 刚开幕时,很多世界着名的主厨问我一个问题:“André,你怎么看待现在很多客人上餐之后都让手机先吃?先用手机拍个半天,放到菜都冷了才吃。”

那道菜已经错过了最好的用餐时机,丧失了最佳的状态,有时连冰淇淋都化掉了,菜都变形、变丑了。很多厨师认为这种样态怎么能够分享?也难怪媒体曾大篇幅报导,有几位大厨联合宣布在他们的餐厅不准拍照,在菜单上也加注“禁止拍照”的警语。 


图片|RAW_TAIPEI IG

此外,很多厨师在料理中安排了很多创意,前一位客人透过社群媒体分享出去,下一位客人来了,厨师想给他惊喜,但是客人却说:“你接下来要倒汤对不对?”、“之后要点火是吧?”、“那个等下会冒泡对不对?”他们已经都先看过了。

主厨觉得自己想破头,辛苦设计的创意居然被好事者“破哏了”,就像一部好电影重大情节被人“暴雷”,必定觉得很闷、很气恼。 

法国南部米其林三星餐厅L’Auberge du vieux puits 的大厨谷强(Gilles Goujon)就认为,食物上桌后,顾客不先动口,却忙着动手的行为很不礼貌,照片放上社交网站只是让创作失去惊喜,更可能被别人模仿。

很多人好奇我怎么看待这样的事。其实,RAW 用了一种很不一样的方式来面对。当初餐厅设计时,我买了专业画廊专用的顶级投射灯。

我的一位好友是灯光设计师,有一次他来用餐时,盯着墙面的灯具好一会儿,然后问我:“你那个灯是不是顶级的 ModuleX 投射灯?”我点头说是,他又问:“有几支?”我回答:“六十支。”

他有点咋舌,睁大眼睛看着我,好奇我为什么愿意花这个钱?因为这种灯价格不菲,如果不是专业灯光师,根本不会特别注意。 我的想法是,客人拍照上传是无法避免的潮流,与其严格禁止,不如用最好的灯光,打在最美的盘子上。


图片|RAW_TAIPEI IG

就像剧场,亮出舞台、安排好灯光、搭建美丽的背景,我让客人方便迅速拍好照片,可以好好吃饭,同时又尽可能呈现食物完美的状态,而不会为了光线,把食物挪到窗边、门口或户外,煞费一番功夫之后,才满足了客人拍照的冲动。 

创意或突破绝对不是天马行空或神来一笔,更不是天生就有这个能力,而是你不断在思考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脚踏车变摩托车,摩托车变汽车,汽车变飞机?这些创意哪里来?创意不是抽象的名词,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案。

有的人创作出好的作品,便一直想重复这个成功的模式,逐渐在舒适圈里忘了进步,最终让成功变质为一种停滞不前的美丽陷阱。但是,要跳出舒适圈,尝试其他新的可能,就要有接受失败的准备。

因为创作本身带有变数,一旦你决定创新,就像把自己放在危险的边缘,但这也是创作最刺激、最好玩的地方。享受肾上腺素的激发,经历不确定性带来的亢奋,至于结果别人会喜欢或不喜欢,就需要不怕挫败、接受被嘲笑的勇气。

然而一旦你成功找到更好的解方,也就建立了更强大的自己。 

没有跨界,都是同一件事 

我虽然有很多兴趣,除了料理之外,也会雕塑、捏陶等等,很多人说我“跨界”,但我觉得我并没有跨什么界。所有这些看似跨界的表象,其实只是一种心态的改变。没有人阻碍你,只有你自己阻碍自己。

跨界的意思是好像把自己画在一个框框里,然后说:“我现在要跨界。”不是这样的,其实你只是自我设限而已。人生本来就没有界限,每件事情都只是同一件事。

好比,当今天一个客人进RAW,首先看到流云般的雕塑,被它流畅的线条吸引,然后听到很对味的音乐,送到面前的料理带来惊喜,服务生的介绍也完全扣住他的求知欲,从食物、气氛、音乐、空间,对客人来说,从开始订位、踏入餐厅到最后饱足而归,所有一切都是一个整体。

一个人不可能现在吃,之后看,再来感受,所有的事都是一个体验,五感同时交互影响。 因此,对我而言,从盘子到盘子上的料理,再到盘子外,整体环境营造和服务的内容不是五件事情。

我没有跨界,我是以一个客人的角度,创作这一切。所以从盘子内走到盘子外,我始终不觉得自己在跨界,只是把每一个配件或环节做到最好。

从cook 到 chef,从 chef 到 coach 再到 curator,这一长串生命的蜕变,只因为所站的角度不同了,但我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