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偶尔不当妈妈吗?一直到后来我从知道,从母亲身上学到的事是,学会做一个引路人,就好⋯⋯

文|Eileen

越长大越清楚,我是因为我妈,才让我活成现在的我。

从小到大,我一直以为我是看着爸爸的背影在长大的,其实是,因为外显表现来说确实如此。

自从我有记忆以来,常会听到这些对话:一开始以为你是一个男孩,没想到是女孩;你知道你错在哪里吗?自己回房间想一想;每次我回家跟我妈说,我同学揪我去哪,我妈都会说,才不是你同学,根本就是妳揪别人;每当我提出一件事跟我爸妈说时,我妈都会说:蛤!这样好吗?,而我爸则会补上:这哪有什么?


图片|Photo by RDNE Stock project on Pexels 

主动与被动者的区分

小时候,我常看我爸在解决其他人的问题,是和事佬、协调者角色;会主动约饭局,给予身边的人礼尚往来的回应,出席任何场合也从不迟到。

应该是在这些日常中,我渐渐知道主动者获得的优势与被动者之间的差别,主动能够让局势照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被动往往就是被支配着,而这样的区分也是到越来越大了以后,发现自己的行为往往都是那位主动者,才深知是小时候这些日常累积的影响。

我爸常说,我们这年代,得从制造砖块开始才有办法混合水泥盖房;你们未来的年代是从盖房开始,该有的砖块和水泥都有了,那你想怎么盖?

我爸说,以后不是找人嫁就可以幸福一辈子的世界,最好女人可以独立的养活自己,这包含你要学会开车,你多早踩得到油门,我们就去练车。

同场加映:如何达到经济独立?经济自主这样做:制定财务目标、培养理财习惯|女性理财


图片|Photo by Nataliya Vaitkevich on Pexels 

我以为我是看着我爸背影长大的。

他总是站在众人面前,是主持是开会是炒热气氛,是各种会议饭局和对话的场面。

我以为我是看着我爸背影长大的。

他扛起家庭的所有收入,家庭出游几乎都是他在发起,他提议我们去做什么再做什么?

我以为我是看着我爸背影长大的。

他对新闻、社区、家人、周围环境都会发表见解,还会问我怎么想?每次被问我都一愣一愣的,怎么又被问倒。

我以为我是看着我爸背影长大的。

他在我 18 岁的时候就跟我说,我只供应你学费到 20 岁成年,22岁 毕业以前你得自己负责,但我可以先借你,所以那两年,我还是会帮你付学费。不管他怎么说,结论是,他会帮我付学费到大学毕业,然后我听完不知道哪来的焦虑,没毕业前就找好工作开始上班了。

我以为我是看着我爸背影长大的。

至此,我其实是看着他的背影,但心里想着我妈,我不要当一个家庭主妇,我要有主动选择的机会,我要在年轻的时候就努力创造更多选择的可能,我要说到做到,我尽量不抱怨,就算抱怨也会马上有所行动。


图片|Photo by RDNE Stock project on Pexels 

就在成为父母后,我才发现

但就成为父母后,我才发现,这一路来是因为我爸的那一句:这哪有什么?让我对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不会过于大惊小怪和纠结,但让我转念实际去行动的,反而是我妈的那一句:‘蛤!这样好吗?’

时至今日,我才真的明白,这不只是一句质疑,更看见妈妈对每一件事物的担忧,以及在她已知的生活领域中,那必须在既有框架下,因为循序渐进才能获得的安全感不可被挪移,以及对于性别的局限,妈妈总是认为,有些事只有女生或只有男生才可以做。

这些都让不服输的我,打从心底想活出另一个独一无二的女性版本,可以不受限于性别与既有规矩的框架,这句质疑的回应,在我心里直接转化为无所畏惧的力量,我就像被点着火一般斩钉截铁的出发,坚定和充满信心地让每一个我想要去的地方和事件,彻底发生。

也就在这一路自我觉察的过程中,突然有感。

原来,我是因为我妈,才活出现在的我。从生命历程来看,有时候我的一些选择,可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又或者我心里始终没有认同过这些观点,但也就在我不认同下,产出了属于我的观点,并且行动拿到结果。

我想我是看着我爸妈背影还在长大的。

猜你想看:不用怕他人对你的否定!别人眼中的对错,不能帮助我们创造想要的未来


图片|Photo by Gustavo Fring on Pexels 

不当妈妈,做一个引路人

现在,面对儿子的教育,让我更有意识地在做调整。一个人的生命,不应该因性别或上一代所知的有限性,影响他的各方发展,也正因为我认知到自己的有限,所以我练习从妈妈的角色,转变成为儿子教育中的引路人:我不再是那个唯一可以打开他眼界的人。

透过多方的学习和认知,将我所见所闻的人事物,带到他的面前,让他练习判断、选择、经历体验和负责。当引路人的角色出现时,影响生命的范畴就变得更加宽广,而他,会因为这些刺激与影响,不断地表现和行动,并验收着每一段旅程的体验学习,找到属于他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