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异乡,名字竟成了切换人设的关键⋯⋯一起看名字与文化认同存在什么关系!

文|陈薇安

在米兰留学的我,遇到的第一个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来自和同学自我介绍。第一次踏进班里,由于课程是以英文授课,和邻座同学攀谈时我们自然而然以英文自我介绍。在几句寒暄问候之后,对方通常会试探性地问我“为什么台湾人会有英文名字?”

台湾人为什么有英文名字?

对啊,为什么呢?

从国小的第一堂英语课开始,英文老师自然的帮大家取了英文名字,也许是用中文名的谐音,或是任意选用时下常见的英文名字。例如我的本名是陈薇安,自然而然就被取名为Vivian,其他人也大多是 Amy、Peter、Cindy 这类菜市场名。

大多数人从来也没想过名字背后的涵义,就这样一路延用到出国留学或进入职场。

在国外留学的台湾同学常抱怨,每当介绍中文姓名,对方根本记不起来,不是放错重音、就是没办法准确发音;倒不如直接讲个英文名字,让对方能快速记住,能沟通就好。

例如名字里有ㄩ的音,这个音对于英语系国家来说是个很难发出的音,每每教授在课堂上点名,都会念出各种荒谬的发音,从来都没有正确过。因为他不知道原来教授已经点到他的名字,导致他被登记了许多缺席。

然而,也有一派同学认为,介绍自己的中文名字,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从解释自己是如何被起名、名字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义,甚至还能延伸到中文发音的音韵系统,成为第一次见面时的良好聊天素材。

同场加映:移工故事|Mila:我打算在回去前,努力让印尼的名字被台湾记住


图片|Photo by Kampus Production on Pexels

东方西方命名逻辑大不同

华人社会的父母,时常在名字中注入了对孩子的祝福与期待,或者藉由算命老师,按着生辰八字,看是缺火还是缺水,为孩子截长补短;更甚者,孩子出生后,父母会慎重其事地拜托有智慧的长者,为孩子题字作为礼物,意义非凡。

在每个时代,命名的潮流也会有所不同,台湾最常见的菜市场名从早期的丽华、秀英、文雄这类,后来转为怡君、冠宇、宜臻,再更近年的小孩名时则常常出现希、佑、梓这类有点偏日系的字。

这和西方命名的逻辑非常不同,西方时常用父亲名字的字尾加上 son,也有直接沿用祖先的名字,或者由信仰的经典中选用名字。

在我和同学介绍了一番台湾教育制度下产生的英文名字,以及我中文名字的来由及意涵后,同学郑重的看着我说:“我会努力记得妳中文名字的发音,因为那是你父母给你的礼物。”

他宁愿用别脚的发音,努力的拼凑出我的名字,也不愿用简单的方式直称我为 Vivian。这让我觉得备感尊重,也体悟到,与人交流时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寻求快速、方便;更重要的,是尊重对方的背景及文化。

猜你想看:柚子甜专栏|用你的名字,重新爱上自己


图片|Photo by Monstera on Pexels

名字是切换人设的开关

从那时起,只要我知道这个人会是我长期碰面的人,我都以中文名的拼音自称;但如果我已经知道这个人只是人生的过客,再也不会见面,那我便使用简单的 Vivian 自称,这样的思维,其实又牵涉到另一个层面了,就是名字与人设的建立。

如同笔名或是艺名一般,有些人会以不同的名字,作为人设切换的开关。如同一张张社交面具,在职场上用另外取的英文名字,以便和真实的自己做区分,展现专业的一面;在亲人及亲戚间则用小名展现亲昵;在同侪之间则用真实的名字表示友好;而在网路上又化身另一个名字,把自己隐藏在保护色之下。

名字与文化认同

相信大家都看过一些文章描述类似<取英文名的注意事项,以免被老外嘲笑>,例如不要取食物 Apple 或者 Flower、Happy 这基础英文单字,但是这几个词,就像中文名里常见名字:苹、花、乐。

也许在英文语境中,很少被用来当作名字,看起来可笑或是欠缺思考,但真的是这样吗?

在中文命名方式那万物皆可为名的背景脉络下,取什么名字都是合理的,为什么转为英文名字后就要被嘲笑呢?

若真有人拿这个名字来嘲笑,那其实是对方的无礼,并非真的是自己的无知。这让我反省,有时是不是太容易接受异文化的观点,而在不知不觉中贬低了自己的文化了呢?


图片|Photo by Zen Chung on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