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是怎么变质的?一起来看看心理师分析爱情的死亡交叉吧!

在爱情谘商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小姐”。

来访者常问我为什么我总是吵差不多的架,分差不多的手。“下一个,又遇到差不多的人?”

我的回答,乍听有点像是股市名嘴:“因为,你踏入了爱情三角的死亡交叉”,所谓的爱情三角,指的是感情中的循环模式,俗称“鬼打墙”。

常见的爱情三角,有两种。这两种三角一旦交叉,就会加速一段感情的死亡。 第一种爱情三角是讨好、羞愧、暴怒;第二种爱情三角是控制、测试、鄙视。

话讲在前,除非这段感情的状况很特殊(比如内心黑暗面很快跑出来、冲动交往或有正宫小三在外),一般来说,前三个月都还是甜蜜融合期。这边的爱情三角,大概都是半年后,关系开始消磨过生活了,才会登场。

猜你想看:何必在爱情里鬼打墙,只为了一句不甘心?


图片|Photo by Vera Arsic on Pexels

上钩期:讨好、控制 

爱情三角的诞生,是因为“焦虑”。热恋期你侬我侬的时候,因为不分你我的融合,会带来极大的喜悦感,焦虑通常不会太明显(或着成为一种催情的兴奋剂)。熟悉彼此开始过生活时,因为热恋融合感少了,双方从紧紧相黏到慢慢分开。

比较需要爱情的人,自然会焦虑“对方好像变了⋯⋯”、“他/她好像不那么爱我了”。于是“讨好”与“控制”成了感情双方,尝试拯救关系的手段。

讨好的人,透过关注对方的需求关掉自己的需要,求得对方认同;控制的人,则会透过提要求、闹脾气、或讨价还价,尝试拉住关系。双方的共通点是说一套,做一套,这也是感情和沟通会“鬼打墙”的原因。

讨好的人在说“我爱你,‘但是’我要你认可我的付出,我才会觉得被爱。”;控制的人在说“我爱你,‘但是’你要听我的话、照我的做,我才会被爱。”

在上钩期,鱼儿张嘴咬住了饵,拉着鱼竿紧紧不放,是关系纠缠的开始。

延伸阅读:不自觉讨好、成为关系里的拯救者?关系心理学:对待别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心理状态


图片|Photo by Keira Burton on Pexels

拉扯期:羞愧、测试 

上钩后的双方,会逐渐亮出底牌。

倾向讨好的人,会逐渐感到羞愧

讨好久了却被嫌东嫌西,或是不被感谢,就会产生怨恨。然而,内在的“怨恨”,又跟外在的“讨好”产生矛盾:“我如果是个好人,那为什么我要怨恨其他人?”、“但我如果是个好人,为什么别人不懂我的好?”。

​于是,“我很烂,别人才会这样虐我”的羞愧感,就跳了出来。

倾向控制的人,会逐渐想要测试

控制多了,就会变成“鬼抓人”游戏中,一直抓不到人,只好一直当鬼的“衰鬼”。别看抓人的鬼,好像盛气凌人,一直抓不到交替的鬼,内心比谁都还要焦虑与煎熬⋯⋯。

“为什么他们答应我的事情,最后都做不到?”、“为什么要隐瞒我?要说谎骗我?要搞小动作?”焦虑一旦升级,没有了安全感,就会反覆用“测试”的方式,确认关系是否安定。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我跟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童言童语的例子,则是“我如果变成一只虫,你还会爱我吗?”

在拉扯期,鱼饵底下的钩子登场了,但还没有进入死亡交叉。这阶段,伴侣多半觉得我们是会吵架,有时候吵很凶,但最后好像也没事。死亡交叉,来自“焦虑”的终极升级,是藏在饵中的钩子,刺破皮肤流出血的那一刻⋯⋯。

推荐阅读:另一半是控制狂怎么办?《为你幸福过的我》跳脱习得性无助,找回自由|为你点歌


图片|Photo by Timur Weber on Pexels

翻桌期:暴怒、鄙视

死亡交叉,发生在一方的“测试”,与另一方面的“暴怒”产生了交叉反应。

​在“拉扯期”是这样的:

羞愧→测试(A 的羞愧与内心小剧场,引发 B 的焦虑不安全,于是做了更多测试。)

羞愧←测试(B 的反覆测试,逼得 A 哑口无言,验证了“我果然很烂”的羞愧感。)

最后,不断升级的测试,会让“拉扯期”正式进到“翻桌期”,像是:

羞愧──测试
        ↙ (这就是死亡交叉)​
暴怒──鄙视

羞愧引发的暴怒,是所谓的“见笑转生气”,也是“自尊受损后的报复暴怒”。因此,这种暴怒的力道是很大的。我曾听过有些人提到自己的另一半,是这样的:

“平常明明是好好先生/好好小姐,说话不回嘴、打闹不还手⋯⋯”、“有一天吵到一半,突然默默地走去厨房,把所有碗盘砸在地上。”

暴怒,会解决问题吗?如果双方可以就此冷静,发现自己过份的地方,练习脱钩,那暴怒的代价虽然昂贵,还算是有换到一些好东西。如果暴怒沦于情绪发泄,只有忍无可忍时才能生气,事实上,另一半没多久就会有“鄙视”的情绪反应。

同场加映:随口说说,却让对方暴怒?每个人都该学习的“非暴力”沟通法


图片|Photo by MART PRODUCTION on Pexels

因为,暴怒是很“孩子气”的行为,虽然“忍无可忍”情有可原,不代表其他人需要忍耐。习惯用暴怒解决问题的人,第一次对方会吓到,你可能会道歉;第二次对方会恐惧,你可能再道歉。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养成习惯之后,对方可能就带着一种“瞧不起”的眼光看你演戏。(最糟的是,这正好完美符合了“我很烂”的羞愧感。这现象,心理学称为“自我验证预言”。)

鄙视一旦出现,关系就难救了,婚姻专家John M. Gottman,甚至把“鄙视”列在毁灭关系的“末日四骑士”之一 [1]

死亡交叉,就是“羞愧”引发“测试”、“测试”勾出“暴怒”,“暴怒”带来“鄙视”的这一刻。之所以吵差不多的架,分差不多的手,是因为差不多的模式,带来了差不多的故事,用差不多的方式,面临差不多的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