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父母离婚,身为孩子的我们该怎么调适?谘商师献给孩子的一句话:“放下焦虑,你没必要、也没办法为他们的选择负责。”

文| Nita

“相信你们都知道,我和你妈妈,要分开了。”

2022 年的春天,刚从隔离出来的我,和爸爸、哥哥到古拉爵吃饭。那天一点都不冷,但爸爸的话还是让我感受到从脚底直窜上来的寒意,相较于哥哥的冷静,我的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样不停地掉。

我一直都是个恋家的孩子,新的环境、人事物,容易让我没有安全感。因此,家对我来说是个熟悉又温暖的港湾,我最喜欢一家人待在一起看电视、玩桌游,一起因为无聊玩笑相视大笑的瞬间。记得小时候爸爸出差,我因为太想念他,对着他和妈妈的结婚照一直哭,让妈妈看得既好笑又心疼。


图片|Photo by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n Unsplash

家人是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的后几天,爸妈因为老问题大吵一架,从那天起他们不再跟彼此说话。明明在同个屋檐下,我们却要从中过滤掉言语间的酸意后,再帮他们传话。家里气氛掉到冰点,而我对这样的状况既焦虑又无能为力,每每想到,总是会红了眼眶。

时间一天天的过,一个月、两个月、半年,我和妹妹也从原本的焦虑转为麻木。

我原本以为自己早就已经接受现实,但那份麻木,在听到爸爸的话之后,瞬间瓦解,转为排山倒海的难过和心痛。心脏好像被无数个碎玻璃嵌入,深浅不一的伤口滴滴答答的留着红色的眼泪。

同场加映:“你们离婚后,我还剩下什么”写给每对父母,一个孩子的自白

那段时间的情绪极度不稳定,再小的事情都能勾起我的伤痛,我常常自己躲起来大哭,看着曾经出游的相片,不段质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因为不想再增加爸妈的负担,每次大哭完我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若无其事的和他们相处。理性上,我知道爸妈分别都还是很爱我们,但感性上,我觉得家已经不再完整了。


图片|Photo by Luemen Rutkowski on Unsplash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阵子,过了几个月后,尽管很难,但我也逐渐接受他们分开的事实。

这时另一个担心出现了,爸妈分开住之后,要一个人住的爸爸会不会很孤单?等到我们都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们有办法自己快乐的生活吗?在 20 年吵吵闹闹的家庭生活之后,他们要怎么能独自面对人生的下半场?

同场加映:无法满足我们期待的父母之爱:何不勇于幻灭,让自己成长?

身在香港的我既焦虑又束手无策,每次打回去的电话,我总是逼自己多说点好消息、多开朗活泼一点,藉此冲淡萤幕里面,比以前苍老许多的那个面容,带给我的伤感。尽管爸妈向我保证会好好生活,但是我却不完全相信,担心没有随着时间减少。

有天在例行的谘商中,我向谘商师说明自己困扰,谘商师温柔的笑着跟我说:“你没必要、也没办法,为别人的选择负责任。”

这句话重重的提醒了我,让我意识到:爸妈离婚是他们双方的决定,而每个人在做决定时,都必须要肩负其所带来的好与坏、酸与甜。

身为女儿的我,会担心、会焦虑,可以表达关心、尽量帮忙,但同时要清楚明白自己不可能、也不应该把爸妈的生活揽在肩膀上当自己的责任。自以为是的想帮忙,反而更加重他们的负担,在疗伤之余,还要顾及女儿的担心。

他们是成熟的大人,必然是在平衡各项得失后才作出这项重大的人生决定,我作为女儿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照顾好、适时地表达关心。


图片|Photo by Jackson Simmer on Unsplash

“家”永远都在,只是换种方式陪伴

当我努力抽离“爸妈离婚后,他们自己生活好可怜”的既有观念后,我反而能更客观的去看待这个改变。

离开一起生活 20 年的伴侣是个痛苦的过程,感情的切割、生活的重整、下半辈子未知的恐惧,但即便如此,这个婚还是离了。这是不是就代表着,关系问题所带来的痛苦,已经大于承受改变带来的不安?

如果只是单纯的希望爸妈能过得快乐幸福,那离婚对他们来说,不正是个最好的结果吗?

虽然我内心深处,还是觉得我的家碎裂了,害怕这个改变会让我的家不再是家。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我逐渐明白:“家”永远都在,只是换了不同的形式陪伴我。

同场加映:父母的婚姻关系,会影响你吗?七年级生如何转大人

可能永远不会再有全家出游,但现在我可以独享爸爸妈妈,和爸爸去不同的餐厅吃好吃的,谈谈最近生活中发生的大小事,和妈妈去逛街做脸,喝下午茶。

他们各自给我们的爱一分没有少,反而因为相处时间没有以前那么多,彼此都非常珍惜能在一起的时光。这样的心态让我们对彼此多了一些包容,少了埋怨和指责,相处起来更融洽和自在。


图片|Photo by Eye for Ebony on Unsplash

离婚父母该怎么面对孩子?

另一个角度来说,爸妈离婚其实为我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年过半百,有勇气离开超过 20 年的婚姻、习惯的生活方式,而非得过且过、自我安慰,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也让我深深觉得改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困在对于未知的恐惧里而迟迟不敢踏出那一步。

同场加映:“离婚不是多一个仇人,而是让生命中多一个朋友”关系心理学:好好离婚的 5 个心态

在这里,想以为人子女的角度,向正在处理类似议题的父母们一些建议,在离婚的前后,要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孩子所受到的伤害。

一、诚实告知所有可能性

  1. 诚实告知孩子离婚的决定,并尽可能地说明原因。
  2. 诚实告诉孩子之后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比如每个礼拜二要到另一方家里吃饭。
  3. 诚实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

闷着情绪不说,会让孩子以为这是个不能提的话题,也间接阻碍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但也要注意,诚实的表达和将负面情绪倾泻而出是两回事,诚实的表达是真实的面对自己的现况、情绪,并用理性温和的态度让孩子了解整个状况。


图片|Photo by Aarón Blanco Tejedor on Unsplash

二、理性且成熟的面对离婚的另一半

不在孩子面前说任何前夫/妻的坏话、不语带酸意地提及对方。当你在孩子面前抱怨对方时,不是让孩子陷入一个“替你抱不平”的出征者姿态,就是让孩子反覆纠结在爸妈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孩子拥有平等爱爸爸妈妈的权利,而这点,不应该因为离婚而有任何改变。

三、与孩子聊聊内心的想法

有些孩子在面对父母离婚时,会装作什么事都没有,但内心的难受与煎熬却只能自己承受。

这时最好请信任的第三方,比如舅舅、阿姨,来和孩子谈论离婚带来的感受和转变,给孩子一个出口。因为对父母,孩子很难短时间敞开心房,除了会担心加重父母的心理负担之外,也难以和事件当事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同场加映:回家路上|真正爱父母,就把父母的课题还给他们

经过一年的自我疗愈后,我能够用坦然的态度面对离婚这件事,一个曾让我的全世界崩塌的变化。

我还是会怀念全家都在一起的时光,会怀念那些欢声笑语,但是,我也十分明白,没有什么不会改变。而当改变来临的时候,深吸一口气,给自己一点时间,不要害怕寻求帮助。

那么慢慢的,我们都能在隧道的尽头看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