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职场性骚扰,为什么受害者说不出来?拒绝骚扰还要忍受被加害者的职场霸凌,我们有提供具备心理安全的职场环境,让受害者好好说出来吗?

文|Scarlett

曾经在一间物流公司工作,在那里遇到了一位男性资深员工,刚开始这位男性员工给人个性好、很好相处的感觉,跟其他同事的关系也不错。

因为从未接触过物流工作,这位同事又负责教导新人,渐渐地跟他变熟起来。

但这位同事突然变了,开始会对我开黄腔。本以为是他平时的习惯便不以为意,直到他即使下班路线跟我不同,仍跟我搭同班车,甚至刻意等我一起下班。

那时的我已经觉得很困扰了,却不能明说,因为听说上一个他追求的对象,跟他关系闹得很僵,在公司里似乎被排挤到最后也离职了。但因为这份工作离家近,也还需要赚学费,我当时选择了隐忍,然而他却不只如此。


图片|Photo by Sergey Zolkin on Unsplash

拒绝职场性骚扰,却是我要离开

有次他试图要伸手摸我的胸部,我赶快把他的手打掉。那时我也是觉得算了,因为他没碰到我并选择忽视这件事。

直到某次我试图委婉地拒绝他,以为他会就此停手,没想到他在公司刻意与其他同事一起排挤我。几个礼拜后,主管突然用电话告知我,公司觉得我不适合这份工作。

延伸阅读:什么是职场 PUA?解析职场 PUA 的 4 大特征,别让对方对你施加压力!

我并不清楚被资遣是否与那位男同事相关,并问了主管相关原因,主管只回复我详细情形要问老板,但老板也未回覆我的疑问,我就这么签离职单走了。即便我将这位男同事的事告知主管,也没挽回这份工作。

这件事情一直是我心里的结,我一直思考:如果在发生当下选择直接告知公司,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

说出来,会不会有所不同?

因为经济压力,我无心再去思考过去被骚扰的事情,直到最近的 me too 运动让我自我反思。我反思自己不必选择隐忍,应该选择提前告知主管。

但那时除了“以大局为重”不想气氛闹得太僵,说不出来也是害怕被报复,因为很显然的,上一位女性只能选择离职。

延伸阅读:面对职场霸凌,我们都需要被讨厌的勇气|职场生存指南

我也害怕其他同事不相信我,毕竟他跟其他同事的关系很好,国中时被霸凌的经验让我一直很害怕被孤立,也害怕批评的声音。我担心他人会觉得,是我的行为让男同事误会,因为社会上还是有许多人倾向检讨受害者。


图片|Photo by Carolina Heza on Unsplash

性骚扰受害者为何选择隐忍?

一、谴责受害者

像是衣服穿太少、太露,或者认为,是受害者的行为造成加害者误会。

另外像对受害者说“是你长相好、身材好”,都是谴责受害者的一种方式。受害者并不会因为这些原因觉得你在赞美她,也不会得到安慰,因为这只是变相的将原因归咎在受害者身上而已。

延伸阅读:我能骚你不能扰!被性骚扰之后,你不需要检讨自己

二、加害者的权威

如果加害者是在上位者、政治名流或是有权势之人,而受害者是基层员工、无权无势的一般老百姓,双方权力不对等导致受害者不敢出声。

甚至是受害者家人,也可能因为加害者的势力,而不敢为家人发声。


图片|Photo by Riccardo Mion on Unsplash

三、面对舆论的压力

社会还是习惯谴责受害者,除了上述的打扮、长相等因素,也有些人会认为是受害者的行为造成加害者误会。

曾经有个男同事与我争执而故意撞我胸部,他拒绝向我道歉,我便向主管反应。其他同事却告诉我:“他是同性恋,不可能对你有兴趣。”

但是性骚扰不一定是建立在性上面,而是对他人身体的不尊重。

延伸阅读:防范性别暴力从了解“积极同意”开始!从事性行为前,先认识自己身心、练习沟通和尊重!

四、认同加害者的生理需求

多数人认为:加害者之所以性骚扰、性侵,是因为生理需求,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但是没有任何人,能用任何理由去伤害他人,即使他拿出医学上的证据也一样。

五、受害者还无法面对创伤

曾在 Dcard 看过一个故事,一位女学生被性骚扰之后告知家人,家人希望他去报案,但女学生担心上法院必须见到加害者,他只想忘记这件事,他还没办法面对。

女学生的家人担心他会后悔,也希望能制裁加害者,不让其他女生受害,便逼迫女学生去报案,让他很痛苦、很想自杀。

延伸阅读:台湾 #Metoo 为何有人选择加害者那边?别再要幸存者“保护好自己”

记得曾在一部日剧中看到这句话:“勉强他人做不想做的事其实也是一种暴力。”

这位女学生已经遭受创伤还必须忍受家人的逼迫,这对他是二度伤害。家人当然不是故意的,但我们应该去尊重受害者的想法,若当事人目前无法面对这件事,就应该先让当事人好好疗伤。

透过这篇文章,希望能让大众明白,为何有时受害者们选择隐忍。希望大众能不再检讨受害者,让受害者能够将经历说出来并且制止加害者,也给受害者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