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回家吗?改变爱的方式,我们可以更舒适地接近彼此!

文|谢欣惠谘商心理师/旭立心理谘商中心

“端午节”要到了,你要回家吗?这样的问句你熟悉吗?听到之后,你的第一个感受是什么?期待、担心、害怕、焦躁?你可以观察看看返家前后,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感受。

如果有,也许您正在经历着“返乡症后群”现象。这不是医疗的专有名词,是华人文化里的普遍现象,遍及不同年龄层。

这些被放在“应该”要回家的日子前后,常是辅导室、谘商室案量次数的高峰潮,我们不禁要思考外出孩子真的不想回家吗?家有这么可怕吗?怎么孩子这么不想回来?

有父母一直到后期才知道,原来孩子每次回家都压抑忍耐着微笑,得知事实后几乎难以接受,甚至还会因此冲突、互相指责,孩子可能又加深内疚与烦躁,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当孩子下次再被问到“要不要回家?”想念家人、孝顺的心和自我照顾的心就会形成对立拉扯,这使得“回家”变成了一条漫漫长路。

猜你想看:给讨厌回家的你:为何每次回去,对你来说都是压力?


图片|Photo by Tima Miroshnichenko on Pexels

想逃的孩子,其实渴望和父母、家人靠近,他们想逃的不是最亲的家人,是家人表达关心与爱的方式。

没有孩子不渴望回家,我们对“家”一直有个温暖、支持、接纳和关怀的渴望,在外漂流、竞争与适应的高压下,总希望有个真正避风港休息一下。但是,当这些温暖、关怀是以碎念、比较、给建议、问东问西加评论的形式出现,这就是孩子想逃的主因;

加上,若家中有未离家的手足、表现较好或较不好的手足,更多压力也会随之涌上心头,这些都成为了假期后需要处理的心理风暴。换句话说,孩子真正想逃的不是父母、家人,想逃的是这些表达关心与爱的方式。

所有人都在变与不变当中,试图保持一种美好的连结。适应孩子的改变、重新好好地观察、认识他们和他们的世代是父母靠近孩子的大门。

父母要怎么靠近孩子、怎么用好的方式表达关心与爱呢?首先,父母要对关系和孩子的改变有“现实感”,进而学习一致地说出自己的关心,取代对外在的叮咛。

一、现实感:不变与变

“回家”对所有人来说,都存在着“不变”、“变”的心里复杂历程。不变的是我们的称谓、家里的位置、未解决的情节,既有的记忆经验回家前会先浮出,通常都是喜乐参半的心情,及对彼此互动的“熟悉感、习惯”。

变的是什么呢?每个人的生命阶段都在往前,父母、孩子其实都在改变。倘若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在我们看不到的时空间里早就不同了,父母很容易用旧有的方式和孩子互动,孩子若以新的、成人的方式回应,父母会觉得不熟悉、陌生,心情些许复杂。


图片|Photo by Maryia Plashchynskaya on Pexels

甚至有些父母抗拒改变,反过来认为孩子变了,且变坏了。孩子不是变坏了,孩子是自然而然地成长成熟了。父母亲需要保持对“现实”状态的观察,意识到这就是成长,能欢迎与接纳这样的改变,而这其实也是父母放心与放手的历程。

因此,对彼此的关系和孩子的改变有“现实感”,是父母亲重要且迈向退休生活重要的健康之道,更是靠近孩子的大门。

二、一致性的表达关心,取代对外在的叮咛

当我们看见孩子成熟独立了,我们也需要调整我们互动和回应的方式,以下是综合十几年来的工作,整理出“孩子回家最受不了的话题”,或许我们可以放下我们的旧习惯,走出我们的思维:

1. 身材

“你是不是变胖了”、“你怎么那么瘦,有没有在吃”。身材,是最多孩子,特别是“女性”孩子最常被提醒的叮咛,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是孩子内心羞耻感的来源,真有那么严重吗?

有的,因为身材是社会文化很大的话题,父母亲会对身材那么敏感,也是从媒体上、社群上对身材的评论而来。仔细分析,“身材”它暗示的是人际关系、价值感、受欢迎程度、自我概念等元素,无形中,形成了“好的标准”是什么、怎样叫做健康。

若父母是以这样的口吻问孩子,对孩子来说会是“我是不被父母放在好的标准范围内?”这正是孩子最难以启齿的痛。

父母要觉察自己是否受社会价值观影响,练习一致性的表达关心和期待。例如:我希望你在外面吃得健康,你健康我会比较安心,记得工作再忙都要好好吃饭喔!

延伸阅读:“我是为你好才这么说的!”关系心理学:别用情绪勒索,假装关心


图片|Photo by Any Lane on Pexels

2. 钱、成就(工作、课业)

父母要意识到“世代差异”、“世代变迁”的情境很重要,不同世代要面对的难题是不同的。

我们在社会上要面对的是工作机会、赚多少钱、买房子、成家等,现在的年轻人除了上述这些要面对以外,够不够有个人特色、创意、潜力、表现自我、能不能跟上科技等,都是生存的竞争指标。但是作为人所要面对的生存、存在性的苦是相同的。

用我们的角度看孩子,很快地评论、担心、给建议和比较就会适得其反。好奇、了解孩子的世代,反而比较能理解孩子,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对社会与生存问题。

父母可以更开放地询问孩子:“你们年轻人流行什么?你们现在压力是什么?”“你在外面我看不到其实会担心,担心你为了赚钱竞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相信你有自己的安排,希望你找到调适的方式,可以好好休息!”


图片|Photo by Kampus Production on Pexels

3. 感情

社会快速变迁和情感价值观、方式的多元性,可能是很多父母无法想像的,或者想象的都是负面居多。

多元性可能是多元成家、开放性关系、无性伴侣、炮友、不婚伴侣、分居等等,这些现象已经不是建立在“一对一、结婚”的旧有价值观中讨论,而是“我想要什么、我们想要的一样吗?”的层面讨论,且是被现在很多年轻人公开讨论的。

因此,如果只是问孩子“什么时候交往、什么时候结婚”,孩子多半很难回答,回答了也通常不是父母要的答案。越到适婚年龄,越容易形成了“孝顺与自我选择”的两难。

父母可以觉察自己真正担心的是什么?期待的是什么?这是自己要的,还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关系好,可以开放自己与孩子讨论价值观,在表达上,可以分享自己的担心和期待。

很重要的是分享内心真实的关心和祝福:我承认我希望你结婚,因为我觉得这样你会不孤单,也有人爱你,我会感到很幸福和放心。我真正期待的是你好好的、幸福的。

孩子返乡之路之所以漫长,或许是因为关系之间常常忘了核对脚步,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总要有一方愿意离开自己的轨道,试着接近对方。而这个接近对于父母来说,就是信任、欣赏、认识并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这将会是对孩子而言最美的礼物。

同场加映:“假期回家,反而更累”关于返乡焦虑,连谘商师都会给自己的六个建议


图片|Photo by Zen Chung on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