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童年作品翻拍的变动,你心中也有一股纳闷吗?一同来看怎么让影视作品存在“舒适的正确”吧!

文|L 实验品

政治正确之风袭来!是洗黑还是平等?政治正确与完成度高注定冲突?

“毁童年”、“不尊重历史”,当我们反感政治正确时,我们在反感什么?

“我使用政治正确之力!”

随着近期迪士尼真人版《小美人鱼》公布角色定妆海报,黑人艾丽儿与她肤色五彩斑斓的姊妹又一次带着政治正确的讨论冲上热门,紧随其后的还有黑人版埃及艳后和小叮当。

如何还原作品的原汁原味或真实背景已经不是创作的第一考量,政治正确的自我审查机制在影视剧创作面上展现地淋漓尽致,但观众要不要接受,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延伸阅读:小美人鱼不能是黑人?指责迪士尼政治正确的人,是不是忘了故事核心精神?


图片|《The Little Mermaid》 @ Twitter

观众到底在反感什么?

那么,声讨作品的观众和网友们,难道都是内心抱持种族歧视的人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这些真正的不满其实是来自创作者讨好“政治正确”的目的性,已经高于“想要好好呈现这部作品”的心意。

其实就故事的逻辑来说:黑人小叮当或艾莉儿的存在其实还算稍微比较合理一点,因为毕竟人鱼和精灵都是奇幻生物,他们只需要承担脱离原版动画的责骂就好(当然还是要被骂的),会这么说是因为 Netflix 的纪录影集《埃及艳后》,就完全不是同一等级的事了。

主打纪录片影集,却在历史学家证实埃及艳后的父亲有马其顿以及希腊血统的情况下,选角脱离真实历史的脉络,就连预告片中出现的双头蛇冠,也不是托勒密王国时期应该出现的形制。

政治正确的暴力轮回

其实我们可以很巧合地从不同年代埃及艳后登上萤幕的形象,找到一种政治正确的暴力轮回。早在 1963 年,英、美、瑞士曾经合拍一部史诗历史电影《埃及艳后》(Cleopatra),也是以克莉奥佩特拉七世为主角叙述的故事。

大多数观众或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可能只会记得本片的华丽场面、演员伊莉莎白.泰勒的美颜,以及几乎让二十世纪福斯破产的烧钱大场面,但却鲜少有人注意到片中其实出现了大量不合埃及史实和文化的设定。

例如:仆人却配戴法老王巾、托勒密时期墙上的壁画是图坦卡蒙、把盛装木乃伊内脏的卡诺皮克罐当成居家摆设⋯⋯整部片从场景到人物都是漏洞,这很明显就是主创对于埃及文化的考察不足。

既想要这个神秘王国的题材,却又不愿意用心研究一下真正的历史背景。可以说这完全就是一部白人幻想中的埃及故事,在《神鬼传奇》、《荷鲁斯之眼:王者争霸》中也能看到这种高傲的创作霸权视角。

现在看回 Netflix 的纪录片《埃及艳后》,从并不考据细节和文化,就粗暴呈现作品给观众这点,难道不是和早期的好莱坞异国文化作品一样吗?

不同的只是肤色,本质是同样的忽视和傲慢。

同场加映:政治正确的奥斯卡?谈奥斯卡的多元文化:谁能定义“多元”,“阶级”差异何时能解?


图片|《Queen Cleopatra》@ IG

舒适的正确,是存在的

其实这次对《小美人鱼》的失望,可能多少也会归咎于先前《阿拉丁》的成功。

同样动画改真人、同样有魔法奇幻元素,但迪士尼并没有急于政治正确化角色,反而是先把巴格达的世界观、剧情等细节都先设定好,让这个幻想的中东世界非常生动。

再选出适配的角色演员,与时俱进改善原作阿拉丁的驸马剧情,增加塑造女主茉莉的人格和剧情,现在回看起来还是完成度和口碑都相当高的真人版。

结语:粗糙的正确,是另一种暴力

可以说近期的政治正确讨论,都是对于“披着正确之名,行暴力之实”产生的反感;而这种粗糙的改动,和从前好莱坞对于异国元素的猎奇心态是一样的,是就算把角色从白人变成黑人也无法掩盖的态度。

我始终认为:改动一百个故事演员的肤色,都不如原创一个属于这个群体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