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来说工作是什么?是雇主拿薪资购买你一天八小时的时间,而你提供劳力?还是怀抱梦想与热情的自我实现之旅?如果你也正在迷惘,那么一起看看本文进行自我剖析,也许你会找到对工作的新观点!

文|林檎

“在包容环境、经济条件无虞下长大的新一代,对工作的困惑感之所以比上一代更强烈,则源自“意义感”的追寻。他们不用为了温饱而跟工作、上司妥协。

他们更在乎的是,做什么事情可以跟兴趣结合,让自己更快乐?这份工作可以带给我什么意义?我为什么要跟公司奋战?我存在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当工作的目的从物质报酬转向心灵层次,生涯也成了一场体验之旅”—— 引自《Cheers快乐工作人》杂志社长刘凤珍的本书推荐序。

在资讯极度膨胀、爆炸的这个年代,每天我们吸收数以万计的资讯,来自四面八方的杂音总是让我们迷航在人生大海,打开 3C 映入眼帘的是过度包装的美好生活以及充满幸存者偏差的他人成功之路,又要如何不去引起心中的焦虑感?

像我这样的高敏感人,光是滑社群软体都让我备感压力,好像所有的人都在进步而只有我踟蹰不前。

对我们而言工作是什么?是雇主拿薪资购买你一天八小时的时间,而你为雇主提供他所需要的劳力?还是怀抱着梦想与热情、期待改变一些什么的自我实现之旅?

如果你正在迷惘、正在对自己未来该走到哪感到困惑,也许你该读读《一个人的获利模式》这本书,并跟随着书中的各式练习一起进行自我剖析与探索。

也许在那之后,你会找到自己对于工作的新观点;也许你会创造出一份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就算目前什么都还没有改变,至少你开始认识自己。

《一个人的获利模式》用深入浅出的商业获利模式介绍与大量的学习单练习题与世界各国的会员个案来告诉你为什么我们需要制作一张关于自己的 Business Model Canvas,而这套表单不只能应用在工作与职涯规划,甚至进而能帮助你分析你的日常生活。

这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不谈空泛的生涯规划,全书采全彩印刷,读起来轻松不无聊,用最简单与直觉的方式告诉你该怎么闯出自己的人生。

猜你想看:投资最重要的不是获利率:下手投资,先问自己初衷


图片|林檎 提供

什么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图又是什么?

我们将“商业模式”定义为让一个组织获得财务支撑以持续进行运作的逻辑,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的“谋生”方式。——《一个人的获利模式》p26.

书中提到商业模式有九个重点构成要素,分别是目标客层、价值主张、通路、顾客关系、收益流、关键资源、关键活动、关键合作夥伴、成本结构。

将这九个要素拼凑起来,就变成了《一个人的获利模式》这本书一直在提倡的重点表格:商业模式图。

而了解过这些要素后,你就能依样画葫芦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图,作者也帮将企业的商业模式图调整成更方便的个人商业模式图,帮助我们更好去填写这些表格。


图片|林檎 提供

  • 关键活动:你做哪些事

  • 关键资源:你是谁、你拥有什么

  • 关键合作夥伴:谁能帮你

  • 价值主张:你如何帮助顾客

  • 顾客关系:你如何与顾客互动

  • 目标客层:你要帮的是那些人

  • 通路:别人是怎么知道你的、你透过何种方式提供服务

  • 成本结构:你要付出什么

  • 收入与好处:你会获得什么

搭配书中的案例分享与根据每个标题详细解说,在这一章节结束相信你就能粗略的画出一张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图了,也许还不完美有些凌乱,但没有关系,后续的章节与反思都会教你如何改善你的商业模式图,再更多的练习与反覆的思考之后,我们的商业模式图都会更加进步与完美。

我的第一版个人商业模式图:


图片|林檎 提供

藉由探索生命历程,定义工作与自我,发现另一种可能

梦幻工作很少是透过传统求职方式得来的,它们更多是“创造”出来、而不是“找”到的。要有这样的创造,需要很深入的自我认识。——《一个人的获利模式》p84.

在《一个人的获利模式》第二章的反思中,有很多有趣的练习,很适合对于现况非常不明朗、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的人来练习,我最喜欢的练习是本章节第一个练习:生命之轮。

让我们观察关于工作以外的世界,把 8 个跟自己价值相关度最高的主题,分别填入每个切片中;同时,用颜色填满你觉得在你现在的生活中,这些价值观分别占了多少。然后,可以再用另一个颜色,去填出你理想的生活状况下,每个价值观该有的模样。

透过这个练习,我们能够帮助自己理解自己现在对生活的满意度在哪里。

每个人的生命之轮都不会一样,有些人比起金钱更注重与家人陪伴的时光,有些人比起金钱更在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这也是生命之轮这个练习里我觉得很有趣的部分。

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能让你更容易取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也许再不断地检索自己的需求时,就会发现另一个新的可能。

同场加映:为你选书|那些女性创作者的每日仪式与一百种生存之道


图片|林檎 提供

找到你的职涯甜蜜点 “Career Sweet Point”

这个职涯甜蜜点我觉得和日本的 IKIGAI (生き甲斐)有些许相同之处。

所谓的 IKIGAI (生き甲斐)就是早上你为何醒来、活着的理由,也就是自己生命的意义、志业。IKIGAI 总共由四个要素所组成:你喜欢的事情、你擅长的事情、别人愿意付钱给你的事情、世界需要的事情。

而这个职涯甜蜜点则是先帮你找出你喜欢的事情、你待人处事的个性、你的专长与能力,把三个圆堆叠在一起后那个正中间交叠的区块就是你的职涯甜蜜点,是不是真的很像 IKIGAI 呢?

尊重自己的兴趣与价值,才能解放自己的内心,因为人生这么长,不可能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心之所向活下去的,这样的话也太辛苦了。对你而言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书中把他分为四类:

  • 职业:工作是一种谋生方式(为了生存必须拥有金钱,只把工作当成为薪水而做)

  • 事业:工作是一种生涯规划(把工作纳入生涯规划里,企图证明与满足自己进而渴望成功)

  • 志业:工作是听从召唤(来自他人或使命的召唤,出自个人义务与责任而驱使的工作)

  • 志趣:工作是实现自我(经由热情催生出工作的意愿,追求自我价值观的满足)

我们总是以为,路只有一条。

······来找我求助的客户普遍都被一种想法折磨,就是远在他们完成学业、建立家庭、买房买车或爬上高阶主管之前,就直觉的认定自己“应该”如何过日子。

······往往被自己未实现的期望所折磨,期待生命的意义能在特定时点以决定性的形式显现,使我们得以永久免于困惑、记度及后悔。——摘录自艾伦·狄波顿《工作!工作!》

如同小时候长辈总会说我们要专心读书,不要整天想谈恋爱的事情,出社会后他们会要你努力工作,赶紧争取更好的机会与薪资,年过 25 以后他们就会问你打算什么时候恋爱、结婚。

等到真的结婚之后甚至再来问你未来生小孩的打算。生活好像就是这样被众人的期望挤压前进,以为满足他人的期望这件事是我们必须、也应该要做到的事情。

于是我们总是以为,路就是这么一条,却在这样的日子里逐渐感到疲惫,为自己没达成的梦想感到懊悔,甚至对他人的成功感到忌妒,而那种无能为力感又缠绕着自身无法抹灭。

我们也许没办法很快地就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这也没关系,也许在读完《一个人的获利模式》你又更往这条路踏出了几步,相信窗外会透出微光,指引你往心之所向。

我们跟着书中的练习,学会了从商业模式图去分析“你是谁”、“你做哪些事情”、“你如何帮助顾客”、“你要帮哪些人”,然后再后面的反思中,你更认识自己,人生目标的轮廓也会越来越清楚。

《一个人的获利模式》里的商业模式图,不仅能帮助你思考职涯的方向,他也能广泛地应用到分析自己的人生,甚至是求职的履历上,不论你是在寻找梦幻工作、还是在创业的途中,希望我的分享能让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对这本书有兴趣,让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