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又内向的你,是否常被贴上“孤僻”、“神经质”的标签?5 步骤培养“成长性思维”,撕开内向者标签,打亮你的潜在特质!

文|自由歌

我常在国内外的内向者、高敏者社群潜水;社群最常讨论的,多半是“社交能力”、“人际沟通”、“职场生存”等人际能力问题。

这群安静的灵魂们,也因与生俱来的气质,长期饱受各种曲解与批判;他们对人生充满挫折感,常常陷入反覆的自我怀疑。

这种消极与自我否定的状态,反而是隐身在“技术性”问题背后,更深层、难解的问题。

延伸阅读:从高度内向者的视角看“尊重多元共融”的重要性:我们对内向特质,到底误解了什么?

这世界对内向者,实在有太多误解、偏见,以及负面标签了!各种负面的刻板印象、充满限制信念的标签,更让“内向”几乎成了次等人格特质──尽管这些偏见,本身也充满矛盾。

一个安静气质明显的人类,从出生、长大到逐渐老去,面对的几乎是一场“日以继夜、永不休止的标签大作战”。

从家庭、校园、社会,到职场,只要露出较明显的安静气质,各种批判便迫不急待出笼,负面标签更是动辄贴得满身。

于是,他们反覆地解释、试图证明自己、感到沮丧、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最棘手的情况是:当标签重复被贴上一百次,自己难免迷惘了起来──“大家都这么说,难道是真的吗?”最后,连自己都相信了。


图片|作者提供

若是中性或正面的标签,尚且无伤大雅,然而,与内向相连的刻板印象,大都带着强烈的负面、限制性信念。

如果连内向者自己,都深信自己的局限与无能为力,忘了自己天生的优势,长期下来,内化成“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破坏力就很大了。

“我就古怪,我就是比较弱吧。”

“我又失败了,大概是内向的关系吧。”

“总之,我就是不行。”

习得性无助,是指人在接连不断受挫后、产生的一种消极否定心态。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无法改变命运,相信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因此灰心沮丧,甚至丧失努力的动机。

延伸阅读:Google 内向领导者曾敏惠专访:委屈会反噬,不委屈自己,就能打造多元共融团队

我在网路上,陆续分享一些内向相关的文章后,有些网友敲讯息给我。

“负面标签,真的有办法摆脱吗?”、“那些负面标签,某种程度,也算是真的吧。”、“妳说内向者能够活得快乐、也能在职场获得成功,不可能是真的!”

“为什么不可能呢?”我问网友,想知道她激动的原因。

“我跟妳讲,妳的属下不可能快乐,他们的快乐是假的!因为妳是老板,世界上没有属下喜欢老板。还有,他们不可能真的服妳,因为妳不喜欢打屁!”

我尝试分享我的想法:

“第一,我不认为他们是属下,我喜欢仆人式领导,彼此其实更像夥伴。”

“第二,因为我们是夥伴,我没有要他们服我。”

“第三,妳不认识真实世界的我们──我们在工作中是否和谐快乐,我想我们应该比妳更清楚,包括:我到底有没有跟他们打屁。”

“第四,妳可以不相信,不代表事情不存在。这世界上有太多可能性,远远超出我们的生命经验之外。”

“总之,我的经验就是不可能!”她说。

负面的信念,当然可能成真──尤其当你根深蒂固地相信“不可能!”这些负面限制,就会在你的生命中,对你龇牙咧嘴、肆意瘫痪你的力量。人生其他的可能性,就真的消灭了。

延伸阅读:为什么你想选择“社交隐形”?比起孤独,社恐人更害怕负面评价

我之所以选择另一种信念,原因很简单:我始终相信,安静、沉思、往内探索,这些特质,不可能是那么负面的事,这世界实在贬抑内向过了头。除了“限制性思维”,总还有别的选择吧!

比如“成长型思维”,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就能引导我们看见新的可能。


图片|作者提供

以下是我尝试用“去除偏见+反向思考+成长型思维+刻意练习”的方式,拆解成步骤,将内向的负面标签,转为个人的正面优势的方法:

Step 0. 起点──被贴上负面标签的你


图片|作者提供

Step 1. 去除偏见

忽略标签隐含的负面意义,思考标签背后的中性特质。

先忽视别人的负面偏见,将偏见还原成中性特质──那就是内向者本来的“原厂设定”。

杞人忧天、想太多、优柔寡断>撇除负面的意义,本质为“深度的思考”


图片|作者提供

Step 2. 反向思考。找出每个负面标签,潜在的优点

  • 杞人忧天的潜在优点是未雨绸缪。
  • 想太多更能综观全局。
  • 优柔寡断其实是慎思熟虑。


图片|作者提供

Step 3. 刻意练习──针对潜在优点

拟订计画,将潜在优点发展成真正的优势——如何从深度思考,变成“深谋远虑”、“综观全局”?

不只是思考,还要思考得有品质(包括完整、务实、精确等)。将思考品质提高,就会成为内向者独特的优势。

  1. 开始一件计画时,可先透过思考,将细部规划、预期的结果,完整写下来。
  2. 执行计画时,逐一检视结果,确认是否和原订目标一样?
  3. 透过刻意练习,比对目标和结果,持续优化“事前思考”的完整与精确度。
    • 正确性:若执行结果与原订目标不同,反思可能的原因,并持续累积成经验。
    • 完整性:应该考虑的事项,订计画时却没有想到,可回想当初为什么会有疏漏?思考的盲点是什么?下次可以如何避免?
  4. 持续观察、纪录、反思、累积、优化,持续提高思考的品质。让潜在优点,逐渐发展为真正的优势。

延伸阅读:刘轩专文|“一早就心情糟透?”如何用正向心理学开启每一天


图片|Photo by Angel Balashev on Unsplash

Step 4. 刻意练习──针对潜在缺点

  • 自省、自我觉察:我是否真的有这样的状况?是否思考了太多不切实际的事情?是否因为过度思考而耽误了执行?是否影响了团队或别人?可否请身边的人,回馈给我一些例子?
  • 设计改进的方法:拟订计画,积极避免发生,或减缓影响的程度

范例一、避免杞人忧天

避免无谓的担忧,尤其不太务实的事项。

  1. 找出计画中,本来有规划,后来却没有发生的事情。
  2. 透过刻意练习,思考进步的可能性:当初的规划,现在来看依然合理吗?是否有什么思考误区?是否有忽略的环境因素?如果的确是不需要的事项,下次如何避开类似的的思考盲点?
  3. 持续优化思考的品质、完整度与精确度。

范例二、避免优柔寡断

考虑太多,会耽误决策的时间。

  1. 将“决策品质”的效益数据化,再以这些数据,向团队争取更合理的决策与执行时间。
  2. 与团队共同协商出新的时程,有纪律地守住团队共识的新时程。
  3. 事先协商合理时间、并遵守时间纪律,就能发挥缜密思考的优势,又不至于延迟了进度。

Step 5. 打亮“深度思考”的特质,直到璀璨发光!


图片|作者提供

你也困在内向的负面标签中吗?这些标签,让你忘了“往内探索”的优势吗?

试着练习看看!欢迎分享你“扭转标签”的经验!


图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