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如何在大环境中生存?笔者从连俞涵的访问中,看见与自身成长经历的连结,为高度内向者写出一封真挚温暖的自白信。

文|自由歌

第一次在媒体上,看到连俞涵“耍大牌”的新闻,望着那一串紧咬着她的标签:假清高、跩、被排挤、人缘很差、一个人躲在角落、下戏倒头就睡。一股熟悉的心惊瞬间袭来。

身为一个高度内向者,从小我就在各种误解、霸凌中,疲于奔命地应付、满心困惑地长大。

我成长在一个“对安静的孩子极度不友善”的环境(主要霸凌者是母亲 ── 她几乎痛恨小孩的安静气质),长大后,又进入了以“强势风格”着称的高科技产业。数十年的时光,始终身处格格不入的环境中,这情况一直让我迷惘且困窘。

关于那些:再怎么努力却始终徒劳、无时无刻都在和内心的慌乱奋战、搏命演出也要“看起来比较外向”、动辄就有人对妳安静的气质酸言酸语、甚至狠狠霸凌一番。啊!这一切的处境,我实在太熟悉了。

而连俞涵遭遇的,似乎正是一名典型内向者,被周遭的人们曲解、甚至霸凌的典型状况。一次访问中,主持人问她:对外界的种种误解,有没有要为自己说些什么?

“我觉得,是我休息的方式不一样⋯⋯”
“我需要一个人独处;或是去有植物的地方,自己一个人静一下,才能真正休息到。”


图片|连俞涵 Instagram

这个世界对“内向”两字的诸多误解 ── 并非全来自恶意,有些时候,人们只是出于直觉反应:

“啊,你/妳怎么不和大家一起玩?”
(因为我们喜欢的游戏不一样啊⋯⋯)

“啊,你/妳怎么不放松一点?”
(我现在就是在放松啊⋯⋯)

“啊,你/妳怎么和大家不一样?”

不一样又如何呢?每个人,本来就是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呀。

当然更多时候,这些误解来自这世界,对“内向”根深柢固的长期偏见。

记得小时候,有回全家去采买过年用品,隔壁的书籍特卖会太吸引人,我的眼神屡屡被勾了去;母亲发现了我的渴望,熙来攘往的大庭广众下,劈头便是一巴掌:“看什么书?妳以为妳多有气质?不讲话又古怪,假清高!”

我憋屈着两汪眼泪,抖动着肩膀却不敢哭出声,生怕招致更羞辱的责骂或体罚。

小女孩不懂的是:“安静地看书”,为什么被说的那么难听呢?更迷惘的是:如果看书那么糟糕,为什么妈妈要求我“每次考试都要拿第一名”?
而我明明也做到了。

这世界在“尊重多元价值”的道路上,一直前进地十分缓慢:

  • 在学校:我们总被要求踊跃发言、集体行动、参与各种喧闹的团康 ── 尽管这让安静沉思的孩子如坐针毡;
  • 在社会:“合群”和“盲目从众”常被混为一谈,具备独立思考力的人,常在想法被瞭解之前,就被扣上“不合群”的帽子;
  • 在职场:开放办公空间意谓着“思考随时会被打断”,而许多企业热烈追捧的“会议室头脑风暴”,甚至已被研究证实:集体产出的点子,无论在品质或数量上,常常比各自发想来得更平庸、可用的数量也更少。

同场加映:看起来内向,但熟了之后很活泼?3 种“假性内向者”:学习在外向生活平衡自我


图片|Photo by Ben Blennerhassett on Unsplash

然而,因为“大部份人类是这样”,这个世界便一直朝“同一个方向”设计,更不吝对于看起来不一样的人,给予各种批判与打击,尽管他们没有碍着任何事;而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甚至还特别温柔或聪慧。

在一个访谈中,连俞涵也提到了她对“尊重多元”的渴望:

她擦了擦眼泪哽咽地说:“不擅表达并不是个错呀⋯⋯”

“这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可是当我们到了某个环境,逻辑不是属于多数人的时候,我们就会变成异类。”

“只是其他人不理解时,就会用他们的角度揣测你,觉得你怪,扭曲你的作为,而我难过之余,就是自卑。”

最令我触动的,则是她对于同样处境的人们,深刻而温柔的同理:

“被误会时我真的很失落,但至少我身为公众人物,心里的失落是能被看到的、可以被理解的,但这世界上有更多比我更害羞、更怕生的人,那他们的生活要怎么办?”

延伸阅读:害怕伤害别人,总是勉强自己?亲爱的内向者,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宽待自己”


图片|连俞涵 Instagram

同样的温柔,也在 Youtuber 阿翰的眼泪中闪现: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现在可以掌握这么多人的目光,可是很多人,他们也许没有我那么⋯⋯有才华(笑),他们怎么办?他们就会一直处在弱势中,爬不出来。当你弱势的时候,是真的很痛苦的⋯⋯”

“我希望台湾社会,有一天可以努力到:他们根本就不用去证明什么,他们只要是自己就好了。”

从《一把青》的朱青,到算命阿姨廖丽芳,尽管风格迥异,透过角色诠释,演员闪动着饱满的生命能量,却同样触动人心 ── 我想,正是他们细致的观察力、敏锐到近乎赤裸的同理心,才将这些角色,立体又鲜活地支撑起来吧!

而细致的观察力、敏锐的同理心、突破框架的创造力⋯⋯这些,恰巧都是内向者的天赋。

长期以来,“外向特质”被主流价值大力推崇,矛盾的是,人类世界最闪耀的新创企业,大多是由内向者所创立,如:

  • 贾伯斯/创立 Apple、祖克柏/创立 Facebook、比尔盖兹/创立微软、伊隆马斯克/创立 TELSA & SPACEX、赖瑞佩吉/创立 Google ⋯⋯

而历来最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更几乎被内向者横扫,例如:

  • 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甘地、林肯、欧巴马、德蕾莎修女、达文西、梅莉史翠普、演员梁朝伟、谢盈萱、梵谷、草间弥生、画家几米⋯⋯

我们打造了一个为外向者服务的社会框架,然而最杰出的人类,却往往在框架外绽放光芒。

所以,这层层的僵硬框架,是否排挤了多元和创意的存在?我们对内向特质,到底误解了什么?

连俞涵:“我不会破坏你们,但我不要走进体制里面。”

“或许别人看我很奇怪吧,但这样的状况,对我来说是最自在的,就像戏里的朱青,不管到哪里总是格格不入,但她也安于当个这样的存在。”

猜你喜欢:成为接纳自己的内向者:写日记记录今天的我,专注安定于每个当下


图片|连俞涵 Instagram

如果下次,我们遇见了一个安静的地球人,他看来与世无争,没有惊扰了谁、也没有耽搁了什么事 ── 请允许他用自己的节奏,与这个世界共舞。

很有可能:他们当时,只是刚好调成“飞航模式”,如此而以。而“飞航模式”通常更省油、更高速、还能引领人类望见更高远、更壮阔的风景 ── 无论在航太界、在人生中,都是如此。

如果你对“心灵飞航模式”的操作不甚熟悉,欢迎留言告诉我,我乐意分享许多深谙此道的地球人,以及他们的故事:

关于他们在“飞航模式”中,如何安静地觉察、捕捉创意的灵光;以及他们如何让人类世界,一点一滴地,更接近美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