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常常因同样的事而陷入忧郁?有可能是“熟悉的悲伤”会让你感到安心,进而有吸引力!想不到吧?!“情绪”不是坏事,但不该操控你,看见创伤可以改变。

文|邓九云

关于工作场所这座大剧院:读懂职场剧本——解放成长过程养成的惯性束缚

农历年前的最后一堂瑜珈课,老师跟我们说:“过年就是年度期末考,看看这一年里的‘功课’有没有进步。”

初学者听了叹气,练习生听了苦笑。

这功课做得好,我们的“内在小孩”就会去睡大头觉。不然他们就开始捣乱,精力旺盛地将所有过期、未被处理、未满足的需要、怨恨、愤怒通通投射到眼前各种“关系”上。

好文分享:童年创伤无法愈合,如何照顾内在小孩?


图片|Photo by Conscious Design on Unsplash

《错把工作当人生的人》这本书,就是在说明这功课——我们如何把早期的“家庭”经历,搬到“办公室”里重新上演。近年心理学很夯,不断提醒着我们去处理“原生家庭”与“内在小孩”。

但你是否想过一个问题:究竟为什么我们会不断去重复那些不快乐呢?

答案简单地惊人,因为“熟悉”。

熟悉的事物对我们有强大的“吸引力”,让人忍不住靠过去。在熟悉的事物里,我们感到一种“拟真的安心”,尽管那可能让你痛苦,尽管停留在熟悉里从来不会有成长。

“情绪”不是坏事,情绪的存在是要告诉我们“哪里失去平衡”,让我们做出改变。情绪永远不该成为操控、批判或责怪的工具。

这本书鼓励我们学着去“辨认”自己与夥伴之间的情绪在“光谱”的哪一处,进而做出适切回应“当下”,而非回应“过去”的行为机制。当你被强烈的情绪牵引时,正表示着你活在过去的程度,往往多过于活在现在。


图片|Photo by marchmeena on PIXTA

情境 1:我无法认可自己的成就

我们其实都是带着“两种现实”活着。一种是“外在”工作的生活现实,另一种由个人独特心理特质组成的“内在”现实——来自潜意识的感受与经验。

举个例子,小梅是广告公司的新进员工,她的手机里满满的都是代办事项:要订多少杯咖啡,几杯无糖去冰几杯半糖少冰,回复厂商的信件,提醒上司回电。尽管没有人挑她毛病,但小梅总是在焦虑自己会遗漏什么。

前不久小梅非常成功地策划了一场活动,上司极力夸赞公开表扬,可是小梅却打从心里觉得是因为自己运气很好,而那天刚好没下雨,同事也都很捧场,更多亏上司分享了人脉。

你觉得熟悉吗?那可能和小梅一样进入了一种典型的“冒牌者症候群”——你不但无法认可自己的成就,甚至产生“依赖型的人格”,把雇主上司想成最好最棒的人,为了让自己感到安全。

你们对安全感的需求,远远胜过抱负与自我成就。

在光谱温和的一端时,你们还可以藉由这种不安与忧虑让自己精进、谨慎。但到了光谱的中段,可能会需要拉着同事来确认、肯定自己。同事被骚扰,觉得烦有压力进而远离。

恶性循环之下就会被挤到光谱的极端处,焦虑转成恐惧,不再敢冒险、下不了决策、甚至将失败的恐惧投射到别人身上去过度否决他人。

你会喜欢:职场冒牌者症候群:为什么我们总是会用“运气好”来贬低所有成就?

情境 2:我害怕成功

我们来看看小梅公司的另一位女主管小林,就是已经到了光谱最黑暗的一端。

小林在下属的眼中,是一位完美主义的工作狂(这就是冒牌者症候群的一种防卫机制)。小林不断扼杀公司开辟新业务的契机,她严格审查每一件工作,以至于让下述进度落后,绑手绑脚。

她不信直觉,在心中失败的景况比成功更具细弥遗;她会“分裂”思考,事情不是全好就全坏,没有完美就是烂败。她藉由全身投入工作来逃避没有“边界”的亲密关系。

小林的专断,不是在保护同事,而是保护自己。她认为下属会犯错让自己丢脸。小林的狂躁底下的核心是一种“罪恶感”,她看似“害怕失败”,其实是在“害怕成功”——小林的潜意识认为自己没有资格享受成功。

于是最终小林一定会失败,她成为自己抗拒的事,来证明自己的恐惧是对的。

我们再近一步挖掘小林的过去。她的“罪恶感”,来自于母女关系。在她的内心深处,母亲永远被困在家里,而她却有了看似成功的事业。她从来没告诉母亲自己的薪水是多少,她会把事情讲得一文不值,这种称之为“幸存者罪恶感”。

同场加映:完美主义是双面刃?无法接受妥协与模糊,可能造成极端异常心理


图片|Photo by buritora on PIXTA

看见创伤与改变的可能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多多少少的“创伤”。

创伤不全然是极端的经历,实际上创伤代表的是“任何无法忍受的事件造成的身心反应”。

小梅与小林的例子,不过是《错把工作当人生的人》里的一小部分,里面还有更多让读者忍不住对号入座的情境与分析,例如:同事间的嫉妒心态、办公室霸凌、妥协的艺术、自恋人格等等⋯⋯

尽管我不是上班族,在阅读过程中也帮助厘清自己许多“关系”问题。

不过如同作者最后强调的:我们解构自己的原生经验,不是为了去怪罪父母与惋惜童年。没有人的童年与父母是完美的,父母只需要“good enough”就好了。

我们已成人,理解这些缺憾和创伤,是为了寻找有效的助力。

许多创伤的根源都来自人生最初的“安全感”。

不管是正在为人父母的,或是正学着安抚自己内在小孩的,都要明白“感到安全”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让孩子(或自己)有能力调节自身的情绪。”当我们对内在的体验有足够的信心,知道自己是怎么一回事,那就是“安全的依附”。

在这健康的立基点上,我们就有能力处理今日发生的事,而非回应过去的伤口。

不论我们有多想摆脱恐惧与焦虑,它们都是我们的一部分。即便懊恼痛苦,但这些感受是人生历程重要的一部分。我们重访过去,不是为了依附过去,而是要获得自由。

创伤将协助我们说出“故事”——故事不只是一种解释,更是表现感受——意识到这些,我们就有能力改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