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要穿粉红色的装扮、玩洋娃娃贴心,还要贴心懂事⋯⋯”这些性别标签无所不在,无意识地影响我们。或许我们可以走出框架,找出新的视角!文章内含一个测验,可以帮助你认识自己,最主要是,还可以帮你分辨出自己是主宰型和共融型特质,帮你挖出独有特质!

文|克莉丝汀.聂夫

性别地图

从小时候开始,大人就给女孩子粉红色的装扮还有让她们玩洋娃娃,并告诉她们好女生要贴心、照顾和关爱他人;对待男孩时,则是让他们穿蓝色衣服,给他们玩车子和枪的玩具,并告诉他们好男生要坚强且主动。

我们成年后的身分奠定在这些性别化的理想上,且这些理想几乎影响了生活中的各个重要层面,型塑了我们对人己行为的解读。理解性别社会化的状况能让我们更晓得要怎么从这些限制中解放。

社会针对性别给予了特定角色、特征和活动的指引,孩童便把这些细节指引内化,这些就是所谓的性别基模。


图片|Photo by Patricia Prudente on Unsplash

“基模”(schema)指的是组织化的认知结构,作用就像是内部的指引地图,在无意识中进行,筛选着我们的心理认知来帮助我们解读世界。

举例来说,在北美地区,有人邀请自己去参加生日派对时,我们因为有个生日派对的基模所以知道预期会有什么。我们晓得要带礼物去参加,并期望会有蛋糕和蜡烛,而且如果是惊喜派对的话,要一直保密,等到寿星走进门的那一刻才喊出“Surprise”。

简单来说,基模帮助我们理解事物。我们用性别基模把人分类来预测行为,这帮助我们预期要如何打扮来参加派对、其他人会有什么行为、要买什么类型的礼物等。如果事情不符合基模,就会让人感到不自在,这个现象又称为认知失调。

我有个同事跟我说她曾经如何利用认知失调取得良好效果。她想要给男友生日惊喜,于是安排好让他走进门内时,看见他的朋友都一丝不挂。他们喊出“Surprise”时,他还真是惊讶极了!

因为我们不喜欢遇到失调情况,所以心智会尽可能让我们感受到基模和谐的平静状况。可能的话,我们会扭曲资讯来符合自己的基模,所以可能会把煮东西的男孩照片记成是女孩在煮东西。

同场加映:长相被批评?《尚气》女主角 Awkwafina:比起被刻板印象定型,我更主动告诉大家我是谁

忽略不符合我们预定概念的资讯会强化基模。研究显示女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比较没有信心,也被男学生认为较没有科学天分,就算他们的成绩比男生还要好。这时成绩资讯受到忽略,因为不符合男性在数理方面比女性强的基模。

这不是女性智能不如男性的整体观念所造成。

女孩和男孩一样对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充满自信,男孩也赞同这点,因为人们没有男性更擅于文字识读的基模。我们的基模往往是在无意识中执行,所以我们没有察觉到它无孔不入的影响。就连认定性别平等的人也受到这层隐形的认知过滤器影响。


图片|Photo by ThisisEngineering RAEng on Unsplash

我们可能有意识地判定男女同样有能力,但常常会仰赖男性属于主宰型而女性属于共融型的刻板印象来做判断,尤其是在缺乏明确用以当作评断基准资讯的情况。

我们没有主动去选择这些无意识的刻板印象,它们也不是来自于我们的理性思维,而是经由一生中所接触的书籍、电影、电视节目还有音乐所吸收来的印象,因为这些媒体把男性描述为强而具主宰性,而女性关爱和照顾人。

这些偏见广泛到难以识别出来,就像是游泳时随时接触到的水。

研究无意识性别偏见的典型方法,是让不同参与者阅读人物描述(这些人资料完全相同,唯一差别是男性和女性的名字),接着判断这两种名称的人是否引发不同反应。

杜克大学商学院的研究员发现,房屋设计图的建筑师名称挂上约翰,会比挂上凯萨琳让人觉得设计更创新。

纽约大学的研究员发现,负责商业策略的经理使用男性名称时,会得到较高的原创性评比,这些经理也被视为较有资格获得奖金、加薪或是升迁。

同样地,在评估团队协作企划案时,团队的成就通常较易被归功给男性成员,除非有明确标明的资讯显示女性成员的贡献。

不幸地,性别刻板印象深植我们的脑中,很难改变。虽然在过去三十年来女性在地位改变上已经有不少斩获,现在众人通常也比起过去更抱持平等的态度。

但研究显示,从 1983 年 到 2014 年,男性属于主宰型、女性属于共融型的刻板印象几乎没有改变。这些刻板印象长时间以来都很稳固,也会随着人年龄增加而更深化。


图片|Photo by Anutr Yossundara on PIXTA

好文分享:男女已经好平等?WEF 调查:全球女性收入只占男性 63%

我的研究室曾进行了一个探讨从青春期初期到成年初期期间的刻板印象发展状况研究,焦点放在有关主导的特质(有领导力、独立)和有关顺从的特质(配合、注意他人需求)之认知。

结果发现,认知到的性别差异随着年龄而变得更加极端:年轻成年人认为男性主导、女性顺从的程度更甚于青春期早期的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接触了更多媒体和对美国文化的了解更深。

我们也探讨了之所以会有这些差异的背后信念,结果发现,年轻女性更可能表示这是因为女孩和男孩受到抚养的方式所致,而年轻男性则更可能表示这是基因或荷尔蒙的生理差异所致。

年轻女性抱持的态度较平等,她们相信女性在企业和政府应该获得更多机会,部分原因是她们认为性别差异是来自于女性被社会化的结果。

换句话说,尽管女性对于女性顺从的刻板印象有高度意识,但她们认为权力不平等实在不公平。这为我们改变压迫性性别角色的能力带来了希望。


图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我是谁?

已内化的刻板印象不易克服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几乎在人一出生时就开始扎根,而我们的自我感实际上是依据主宰或共融型的性别化身分而来。性别是幼儿早期所学的一个分类法,让他们在八个月到三岁之间开始用稳固的方式来分别男女。

男性具备主宰型特质,如强悍或勇敢,而女性具备共融型特质,如温柔或和善,以上刻板印象在小孩 4-5 岁 时就已深深烙入脑中。 

观察社会对于未服膺自己性别角色者的反应,又使这些刻板印象受到强化。男孩展现出温和的共融特质会被称为娘娘腔。他们不只因为未顺着规范而受嘲讽,也因为表现得像女孩被视为较软弱无力。在童年早期,展现出主宰型特质的女孩不会受到嘲笑,而通常会被接受为有男孩子气的女生(tomboy)。

这一方面是因为她们的行为使地位上升而非下降。不过,主宰型的女孩被贴上男孩子气的标签,凸显了这样的表现方式并不“正常”。

到了青春期,女生承受更大压力(尤其是异性恋女生),要符合性别刻板印象才能变得受欢迎,在交友市场更成功。如果想要受人喜欢和接受,她们可能会开始用更试探性的礼貌用语、关注性吸引力,还有隐藏自己的能力。

同场加映:D&I 入门课|职场多元共融入门课:从大马麦当劳案例,到旁观者介入训练

到了成年时期,无论性倾向为何,较强势或有主导性的女性容易在社会上遇到反挫(backlash)。果断行为在男性身上完全能被接受,在女性身上则会引发反感、侮辱和不信任。

如果男性认为他人想法不合用而明确坚决反对,他会被视为有决断力且有自信;如果女性做出完全相同的事,则会被当作是蛮横的臭婆娘。担忧引发反挫使得众多女性压抑她们刚强的一面来获得社会认同。

然而,用来反映出女性心理健康的特质是主宰型而非共融型。能坚定而真实表达自我的女性较快乐且对生活较满意。面对挑战时无法肯定自我主张的人较焦虑和忧郁。缺乏立下界线的能力、说不的能力,或是要求自己想要的事物,很可能导致女性压力大而被击溃。

此外,共融特质明显却少有主宰特质的女性会有双重的困扰:不仅因为自身困境而烦乱,还因为认同照顾者角色而也为自己珍爱的人所遇问题感到困扰。

主宰及共融特质评分皆高的中性女性,通常比单项或双项发展程度不高者有更佳的心理健康状态。

研究显示,她们较能够应对压力和从失败中振作起来。这是因为她们有两种应对方法,包含在可行的情况下采取积极做法来改善状况,还有在无法改变的时候冷静接受。她们也更可能在表达真实自我时更真诚而自在。

“未分化”者指的是主宰及共融特质评分皆低,遇到的情况最严峻。因为在照顾和自我肯定上都有困难,导致个人及人际上的困境。再次,我们可看见发展并调和刚强和温柔让女性更完整且健康。

测试你的主宰型和共融型特质

以下量表改编自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珍妮特.斯宾塞和罗伯特.赫尔姆赖希所开发的个人特质问卷,这是研究中最常用来衡量阳刚和阴柔特质的方法之一。

做法说明

针对每两两一对的特质,选择出符合你情况的量表数字。如果左侧特质符合你的情况就选择 1 分,如果右侧特质符合的话就选 5 分,或者是依程度选出这两者之间的分数。

举例来说,考量你自己在“没有艺术表现”或“很有艺术表现”间的表现,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艺术能力就选择 1 分,如果觉得自己还不错就选 4 分,如果普通就选择 3 分,依此类推。

1

完全不独立

1 2 3 4 5

非常独立

2

完全不情绪化

1 2 3 4 5

非常情绪化

3

非常被动

1 2 3 4 5

非常主动

4

完全无法奉献心力来成就他人

1 2 3 4 5

能奉献心力来成就他人

5

完全没竞争心

1 2 3 4 5

非常有竞争心

6

非常粗鲁

1 2 3 4 5

非常温柔

7

决策困难

1 2 3 4 5

易下决策

8

完全帮不上他人的忙

1 2 3 4 5

很能帮上他人的忙

9

容易放弃

1 2 3 4 5

从不放弃

10

完全不仁慈

1 2 3 4 5

很仁慈

11

完全没有自信

1 2 3 4 5

非常有自信

12

完全无法察觉他人的感受

1 2 3 4 5

很能察觉他人的感受

13

感到非常自卑

1 2 3 4 5

感到非常优越

14

完全不体谅他人

1 2 3 4 5

非常能体谅他人

15

受到压力会崩溃

1 2 3 4 5

抗压性很强

16

与他人的关系冷漠

1 2 3 4 5

与他人的关系热络

分数计算方法说明

  • 主宰型总分(八项奇数题分数加总):____。
  • 主宰型平均分数(总分除以八):____。
  • 共融型总分(八项偶数题分数加总):____。
  • 共融型平均分数(总分除以八):____。

大略而言,主宰或共融特质平均低于 3.0 分为低,高于 3.0 分为高。在主宰特质得分低而共融特质得分高者为阴柔型,主宰特质得分高而共融特质得分低者为阳刚型,两者皆低为未分化,两者皆高为中性。

性别与自我关怀

那么,性别与自我关怀有什么关连呢?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这也是我在研究中不断去探讨的主题。

有人可能会预设女性受到社会化要发展出温柔照顾的特质,因此自我关怀程度高于男性。但研究结果恰恰相反:女性的自我关怀程度低于男性。在 71 份研究的统合分析中发现,女性自我关怀分数始终较低,虽然差异并不算大。

女性之所以较缺乏自我关怀,一方面是因为女性的自我批判较严重。如同先前所述,当威胁抵御反应受到触发,常常会显露为自我评断、孤立感和过度认同(overidentification)。居于下属地位者会对危险更加警觉,这使得女性仰赖自我批评来得到安全感。

你会喜欢:2021 全球女性影响力论坛总报导(上):多元共融的世界,要先找到自己的声音

虽然女性的自我关怀程度不如男性,但女性对他人较关怀。我们针对一千四百名成人做自我关怀量表(SCS),以及用来评量对于他人痛苦抱持的仁慈、普遍人性、正念之量表。

发现女性在 SCS 的分数略低于男性,但在另一份量表的分数远高于男性。虽然女性和男性一般对他人的关怀程度高于对自己的关怀程度,但这个差异在女性间特别显着。

我们发现,男性当中有 67% 对他人的关怀程度远高于对自己的关怀程度,12% 对自己的关怀程度高于对他人的关怀程度,还有 21% 对自己和他人的关怀程度相同。

而在女性受试者中,有 86% 对他人的关怀程度远高于对自己的关怀程度,5% 对自己的关怀程度高于对他人的关怀程度,只有 9% 对自己和他人的关怀程度相同。

这研究反映出女性被教导要将他人的需求优先于自己的需求。权力会决定谁的需求获得满足。

长期以来女性被要求要把自己的需求置于男性需求之后,以维持关系的和平。认为自己需求应该获得满足的男性,比较不会在自我关怀方面遇到困难。然而,影响着自我关怀差异的不是生理性别,性别角色社会化才是真正的元凶。

在另一份大约调查一千名成人的研究中发现,兼顾主宰和共融特质的中性女性,在自我关怀程度跟男性相同。她们感到有自信和有自我价值,因此能在遭遇困境时将照顾人的精湛技巧朝内用于自身。这两种特质皆低的女性最缺乏自我关怀,因为她们没能运用温暖或坚定力量来照顾自己。

这些发现结果表示,身为女性的我们不需要舍弃共融特质来完全拥抱自我关怀。想要完整解放潜能,我们只需强化主宰性来加强阳能量以与阴能量相平衡。


图片|Photo by Mapbox on Unsplash

所幸,女性被社会化要注重关怀,表示他们比男性还不畏惧自我关怀,且对于学习这项技巧的心态感到更开放。虽然我们没有实际的数据记录,但我估计参与我们正念自我关怀工作坊有 85% 到 90% 的人是女性。

运用关怀当作是应对事物和坚韧的来源似乎较引起女性的共鸣。她们本来就擅于关怀,因为从小就被教导要照顾他人。这也表示她们更能预备好给自己关怀,因为她们已懂得要怎么温柔、细腻和支持。

虽然女性的共融性别角色通常是温和的,却在一个情境中获允许能刚强起来。只要是为了保护小孩,我们被鼓励表现出强力的熊妈妈形象。以主宰特质来支持共融特质,亦即用强力行动来保护小孩,不仅获得认可,也会成为受到传颂的事。

无论有没有子女,多数女性都能感受到内心的熊妈妈力量。重点是要有意识地大转向,把这个关爱之力用于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