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热门影剧《创造安娜》(Inventing Anna)上映后即长据排行榜,该剧讲述假德国名媛如何骗走曼哈顿名流人士共上千万美元,剧情离奇却是根据真实故事。

继《Tinder大骗徒》后惊艳四座,又一改编真实事件的诈欺题材神剧!

继《Tinder大骗徒》之后,又一部真人实事改编、关于骗子的新剧大受欢迎,2 月 11 日上架短短几天,便挤下《僵尸校园》称霸 Netflix 全球最热门影集。

上架不到一周,便冲上 Netflix 全球热门第一的美剧《创造安娜》,改编自轰动纽约上流社会的真实骗案。20 多岁的德国假千金,如何瞒天过海,把美国社会最富的一群人骗得团团转?

《创造安娜》(Inventing Anna)灵感取自记者洁西卡普斯勒的《纽约》杂志专文〈安娜德维尔如何骗倒纽约派对圈〉(How Anna Delvey Tricked New York's Party People),由曾打造出《实习医生》、《柏捷顿家族》等热播剧的珊达莱梅斯(Shonda Rhimes)编剧制作,于 2022 年 2 月 11 日在 Netflix 首播。

流行影剧:心理师看剧|《Tinder大骗徒》:别高估自己,我们都比想像中好骗


图片|《创造安娜》剧照

剧情概要很简单:Instagram 上的网路红人安娜.德维尔假称自己是德国的一名继承人,从而成为纽约瞩目的社交名媛,在此期间她盗窃并骗取了巨额钱财。握有大量证据的女记者薇薇安着手调查安娜.狄维的案件。

操着欧洲口音的安娜.德维尔,自称坐拥 6000 万欧元(约 19 亿台币)的信托基金,每天穿戴名牌服饰,出入高档酒店,参加顶级派对,乘坐私人包机,随手一丢便是 100 美元的小费。

安娜德尔维更自称要开设一家菁英艺术俱乐部,里面有小众展览、艺术家策划快闪店、两层楼的酒店和餐厅等等,布下美好蓝图,迷惑了不少有头有脸的投资人。

真实生活中的她今年 33 岁,4 年前因 8 项罪名被定罪,包括重大盗窃罪、重大盗窃罪未遂等,她入狱时将故事版权卖给 Netflix 平台和美国制片公司 Shondaland。

就连被她盗刷信用卡的编辑朋友受害者瑞秋 2019 年也出版着作《My Friend Anna》,谈安娜的一切言行与骗术,直到现在还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 100 本最佳书籍之一。

在《创造安娜》中,茱莉娅加纳饰演的女主角说了好几次约翰蓝侬的名言:

“你一个人做梦,就只是一个梦;你们一群人一起做梦,那就会成为真实。”

离奇之处便在于,豪奢度日的安娜德尔维,其实身无分文。她没有大学文凭或商业经验,甚至不是德国人!

同场加映:为你挑剧|《那年,我们的夏天》:一起长大的恋人啊,让我们收起幼稚的逞强,拥抱脆弱

虚假名媛的人生,靠演技与幻梦惊险支撑,摇摇欲坠的真相藏在背后

安娜就是那种典型的极度渴望成名的人,虽然出身贫寒、身无分文,却可以凭藉出色的衣着品味,狡猾的社交手腕,对有钱人世界的了解,以及杰出的演技,以“外国富二代”的身份迅速混入纽约上流社会,短短几年内就成为社交名媛。没有人知道她父亲的钱怎么来的,却都相信她绝对是有钱人出身。

生活对她就是一场戏,最终演得连她自己都信了,无法回到现实。

也就是说,大脑潜意识里,她已经否定了真正的出身,分不清现实与她营造的故事,完全“变”成另一个人。


图片|《创造安娜》剧照

剧集从调查她的记者角度出发,通过对她和接触过她的人采访,不断揭开安娜的真面目。她始终寄人篱下,不是靠有钱人养着就是在酒店住下却一直赖账。

虽然她确实骗走很多人的钱,但这些有钱人都没有及时揭发或指控她,是因为,一:这些钱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二:说出来反而让人觉得丢脸。

直到安娜很失策地骗了一个 Vanity Fair 记者的钱,6 万美元也许对有钱人不算什么,却是这位记者的一年工资,于是这位记者就没有放过她,一篇文章就让安娜的世界彻底崩塌。

这与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 HFPA 的倒台一模一样。以前他们挥霍的是电影公司、电影人的钱,这些人不在乎这些钱,但他们最后把其他美国记者、编辑得罪了,那么就完蛋了,一年的媒体轮番轰炸,不把你推下神坛不罢休。

延伸阅读:记者真实纪录南韩“N号房”内恐怖真相


图片|《创造安娜》剧照

大家皆公认安娜相当聪明,不管对时尚、流行,还是摄影等,都有极高鉴赏力,对于事业也有极大企图心!

她之所以可以糊弄这么多人,是因为她掌握了有钱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和有钱人的心理。除了懂得很多金融、投资、艺术常识外,她非常自信,讲话傲慢霸道,学会了有钱人的腔调,又有时尚品味,随时“name droping”,让所有认识她的人在几分钟内就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有钱有势”气息,对她畏惧三分。

有时即使是她的错,比如不还钱,她都能理直气壮,态度强势,以至于让别人觉得是委屈了她,不得不服软。即使面对很多强硬、看不上她的有钱人,她依然可以比对方气场更强大,以至于有钱人都不得不向她屈服。

其实概括总结她的招数就是:你强势,我就装得比你还强势,你横,我就比你还横,你傲慢,我就比你还傲慢。

比如见到根本不认识的很有钱人,别人用的是谄媚和拍马屁去接近,她则相反,连正眼都不看对方,一上来就批评对方的品位差,几句话显示出她对这些有钱人不在乎,因为她自己就很有钱,品位更好,一下反而获得了对方的注意和尊重。

确实在生活中如此,相信大家心目中的有钱人都是“傲慢、自信”的,那些平时不友善,对你很冷漠、常常 diss 你人,是不是反而让你觉得她/他比你强?对对方畏惧三分,甚至不自觉地被对方摆布?典型的 narcissistic manipulation。

还想再看:为你挑片|《超速性追缉》:当性关系成了创伤防卫,我们如何在头破血流前刹车?

最有趣的是,安娜演技太强,以至于被揭穿真相,很多人依然相信她,甚至记者以为她一定是出身不幸、遭遇了父母的虐待才变成这样,希望给她营造一个“被害者”的人设去解释一切。

但最终,一切都很残酷、现实:安娜的父母就是普通蓝领,也没有对她做什么,从安娜出生她就是这样的人格,就是如此自命不凡。

在早年很多故事总是把坏人“变坏”推给父母和童年不幸时,反而现实中的故事不断在告诉我们:一切都是从受精卵形成那一刻就注定如此了。也正因此,目前大部分的影视作品也开始强调基因的重要性。


图片|《创造安娜》剧照

一旦谎言与戏仿被揭穿,情况往往好景不长

这样的人因为其实人设都是虚的,一旦失去了周围“有钱人”的保护,她就想再次获得别人的关注:从反派转为被害者人设,开始以被害者的身份控诉其他人,获得同情。

无论如何,这类人的目标就是随时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安娜最怕的就是失去关注。

而如今这部剧的播出,其实是完成了安娜的愿望。她就是希望所有人都知道她,都被她折服。从这方面来说,就算她被踢出了纽约上流社会,她依然赢了。只是最初她希望是 Jennifer Lawrence 来演她,这个愿望没实现。但被选中的朱莉娅.加纳其实与她更神似,口音模仿得也很像,安娜最终,可能也是很满意的。

安娜虽然是一个反派,却依然是一个斗士,她认为自己能如果是男的就不会得到这个结局,而作为女性,她要付出的比别人更多。但其实,她所使用的手段依然是塑造一个有钱爸爸,还是不断地在利用男性和弱者。

她的故事与很多目前好莱坞筹拍的大女主影视作品一样,原本是女性披荆斩棘的奋斗史,但最终她们使用的手段与男性霸权者并无二致,也同样变得虚伪和贪婪。

这是一个复杂的女性角色,但也特别迷人,无法简单概括。相信观众也会对她爱恨交织,既有畏惧也有同情。


图片|《创造安娜》剧照

你会喜欢:Tinder 爱情极短篇|约会过后,他告诉我,这一生他已爱过

而网友们则有以下评论:

“同样是信用卡被盗刷,Tinder 诈骗王里的受害者至今还在还几十万美金的卡债,而本片中纽约富婆跟银行 CEO 好姐妹打个招呼,将被 Anna 盗刷的 40 万元给拿回来了⋯⋯果然普通人和上层人哪怕同样被诈骗,结果也是大大不同的。”

“可惜。但凡有一点背景,这小姑娘就真的成功了。”

“这个题材拍成爽剧就差不多了,想要深度还是不太成功。本身女主就是骗子,用第一视角拍她如何实施各种骗术会更有看点,第三视觉展示了太多不必要和令人催眠的戏份,也拖慢了节奏。另外不清楚真实事件的主人公性格如何,但剧中女主的人设有些割裂,一方面她既然能把这么多上层人士骗得团团转,按理来说应该非常聪明,并且心理素质超强,剧里却总表现她无能狂怒的样子,实在让人觉得说服力不大。”

“第一集铺垫有点冗长,女记者戏份过多差点弃剧,但坚持到三集以后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编剧借女记者调查事件为由,从不同相关人士口中渐渐把“安娜”这个人物给观众拼凑出来:她漂亮聪明,挥金如土,口才了得,品味高雅;心理素质极佳,gaslighting 功力深厚,装疯卖傻手到擒来,深谙丛林法则,惯会利益交换⋯⋯再结合原型的故事,感叹世界的物种多样性如此丰富。如果把女主当作人性放大镜,在 money never sleeps 的花花世界,谁比谁高贵,谁能全身而退,又有谁苦苦沉沦呢?”

“我们的安娜是心理强大无比的表演系和心理系优秀毕业生——安娜一直标榜有个富爸爸,笑谈钱不是问题,然而她一路上就没付过钱,都是蛊惑利用别人(高级杀猪盘?);安娜也戳中了有钱人的 G 点,她故意用挑剔的刻薄的自大的语气和态度去与有钱人交流,谁想到有钱人没见过敢这么对自己的,还觉得安娜这妹子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反而很吃这套,笑死。”

“故事就是要这样慢慢讲,后面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