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感受过因“业力激情”而相爱的关系吗?短暂点燃彼此,绚烂如烟花消散,但许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渴望为人满足寂寞、孤独,才兴起了寻求陪伴的渴望,这会成为我们人生的课题,不断重蹈覆彻在爱的难题中,让我们来探究,为何我们不停纠结在这份关系里吧!

因为命运的安排而相遇了,两人惺惺相惜,感情在某个浪漫时刻里迅速升温。

相爱,并展开热恋。美好的爱情故事总是这样上演的,但同无数情侣一样,这样的美好,大概八个月到一年。

双方从激情四射到冲突渐显,短短时间,爱情故事就走味了,似乎没有注定幸福美好的童话故事。

恋爱初期的浪漫期,我们总是期待两个人黏在一起,认为有了对方,我们才有了完整的感觉,犹如我们找到了久违遗失的另一半。

当浪漫期激情褪去,不得不面对彼此的不同,恋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发生了变化。

当对方无法在给予自己完整的感觉,一次次期待的落空,希望变绝望的循环下,恋人也从亲近走到疏离。


图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没有一个人能使你完整,只有自己能完整自己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渴望用另一个人完整自己,源自我们童年缺憾。

为何我们渴望完整?因为我们渴望与人共生。

有一种让人感到紧密不分的关系,心理学上称作共生关系(Codependency),是源于成长过程中,被外在因素阻断而塑造岀“不健康”的关系型态,使得追求共生关系的人,无比渴望与另一个人建立紧密的关系,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

这种渴望的状态之所以普遍,是因为人类早期童年正是依靠着共生——藉由与母亲共生,得到安全感与满足感,进而顺利长大。

提出知名的依恋理论的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认为孩子感到痛苦、不安时,不只是希望照顾者(通常是母亲)随时陪伴在身边,还希望可以被照顾者紧紧拥抱,能安心依偎在照顾者的怀抱里。

这是我们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通过充分身体接触,才能越过依恋行为,成为更有勇气探索世界的独立个体。

倘若在孩童时期,未能获得充分依恋满足,成年后,下意识地带着这份未竟的渴望活着,无法脱离对于共生的渴望。

理解依恋:“我爱你,但不能爱得太靠近”致逃避型依恋者:我们会爱,也会受伤

美籍德裔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家——佛洛姆

其着作《逃避自由》中阐述了共生关系为什么如此常见?

佛洛姆表示:“共生(symbiosis)在心理学意义上,指个人自我与另一个自我合为一体(或自身之外的任何一个其他权力),双方都失去自我的完整性,完全相互依靠。”

使别人成为自我的一部分,扩大自我,并获得独立的自我所缺乏的力量。

促使自我与他人进入共生关系的动力,总是个人自我无法忍受孤独。

寻找共生关系的倾向,可以说是人们共有的习性。

若未经足够成熟理解与学习,将成为人们经营亲密关系必然面对的痛苦。

长期的共生关系,往往会在某个时刻出现裂痕,毕竟彼此对共生的需求难以全然吻合,我们都有各自的成长经验,也造就不同的共生需求。

我们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个体,就需要理解到“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无法依赖他人达到完整”,但同时也能做到完整的个体间的亲密连结,形成既需要彼此又独立的独特现象。


图片|Photo by Masaaki Komori on Unsplash

看见自己,活出自己

那怎么放下共生渴望,进而使自己更加完整、有能力活出自己呢?

其实有许多方式,可以让我们更有能力面对自己,例如:写日记、瑜伽练习、阅读内在书籍、固定的运动习惯,甚至心理治疗⋯⋯等,找寻适合群体的共同练习来探索自我,促使我们更有能量,去面对自己过去未竟的童年依恋需求,梳理内在那份“渴望透过依赖他人”来完整自己的焦虑。

但我想要特别强调,转化自己的关键开端——是,看见自己未竟的依恋渴望。

不过“看见”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转化最困难的第一步。

而我最推荐的方式则是阅读,一来它容易、低成本,二来我们藉由前人的智慧,避免我们走着歪路,精准理解自己共生渴望的来源。

以下几本书,是很适合读者参考的书籍,推荐给大家:


图片|木马文化 提供

《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作者|埃里希.佛洛姆

美籍德裔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家佛洛姆,最着名的一本着作,大篇幅介绍父爱与母爱,并阐述了缺失父爱与母爱会造成什么样的共生依恋议题,是一本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完整成熟的人的经典着作。

同场加映:佛洛姆谈《爱的艺术》:我爱你是因为你是你,我是我


图片|木马文化 提供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作者|埃里希·佛洛姆

佛洛姆的另一本知名着作,藉由分析社会现象,阐述了人们为什么会下意识产生与人共生的渴望,揭露看似自由的选择之下,我们童年创伤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图片|小树文化 提供

  1. 依恋理论三部曲1:依恋
  2. 依恋理论三部曲2:分离焦虑
  3. 依恋理论三部曲3:失落

依恋理论创始者──作者“约翰・鲍比”的革命性经典着作〈依恋理论三部曲〉,探索幼儿与父母的依附关系,以及失去依附角色的严重性。

从“依附”、“分离焦虑”、“失落”,人生的每一个人际关系,都在这三个状态间轮回,而“父母”就是我们认识的第一个人际关系。

然而,当我们没有与父母建立健康连结,我们将在往后的人际关系、两性关系上跌跌撞撞──焦虑与忧虑,阻挡在亲密关系之间,隔绝我们与他人有更深入的连结。

从上述这些书籍中,必然可以看见属于我们内心潜在的依附渴望。

若我们无法看见自己隐匿潜意识的渴望,识别不出我们不断加剧焦虑的行为根源。

那麽上述的方式,我们不会想要去做,或是将它视作另一种逃避的方式罢了。

我们背负过去童年创伤,是无法活出完整的自己的!

那些无法为我们正视的沉重童年阴影,只会使得我们亟欲渴望他人的救赎。

当我们鼓起勇气,向内看见自己的需求时,童年未被满足的创伤疗愈就开始了。我们就此踏上活出完整自己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