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习惯以短讯与表情贴图来传递心情的现代人,似乎对于“打电话”越来越陌生,甚至听到电话铃响,就焦虑无比⋯⋯如果少掉讲电话,我们会失去什么吗?

文|马斯特

转载自公号: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关注自我和内心,觉察即自由。

一家专门提供电话接听服务的英国公司 Face for Business 调查发现,有 62% 的雇员在接电话前会经历焦虑,而千禧一代(生于 1981-1996 年间的人)中有 76% 的人在听到电话铃响时会焦虑(2019)。

我们究竟为什么变得害怕打电话了?

1. 电话沟通加重了人们的失控感

与发讯息等其他沟通方式相比,电话沟通有强制性和即时性的特点。

强制性在于,如果是重要或必要的来电,我们是不得不接的,且在通话过程中,几乎是默认一定要对对方的话作出回应;

即时性在于,我们只有短短几十秒的时间决定要不要接电话,这就让我们有时会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


图片|KnowYourself 提供

并且在通话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立刻对对方的上一句话作出回应。而讯息、邮件这类沟通方式,给了人们更多缓冲的时间和空间,人们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掌控感。

而当一个人觉得环境与自身都在掌控之中时,他便会感觉到未来对自己而言是可以预知的,从而获得一种安全感(Shapiro et al., 1996)。

这种由控制带来的安全感,是我们对抗这个“不确定”的时代的重要武器之一。

2. 我们的表达变得更碎片化和符号化了

随着网路语言和各种贴图的普遍和流行,我们变得更喜欢用一个词取代一段话,用戏谑的方式来代替大段的情感表达,用“贴图大战”来完成一次对话。

于是疏于正经表达的我们,在打电话这样要求相对完整的表达的场景中,变得无所适从。

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但底下也是


图片|KnowYourself 提供

3. 对“一对一”状态感到恐惧和不满足

电话对应的信息密度是很低的,而人们却变得更“贪心”和着急了。

我们越来越难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实时的对话中。我们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希望同时做尽量多的事情,和更多的人对话。我们对于信息量的阈值提高了,所以会在信息量不足时感到不适。

而在和一个人通话时,你们感到在这个时间段内,你们是一对一的。但我们已经无法满足于一对一的交流了。

4. 电话中缺失的非语言信号

研究表明,人们解读和判断对方发出的信息时,对话内容和语调仅仅占了其中 45%,而剩下的 55% 都需要根据对方的手势、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息进行判断(Mehrabian & Ferris, 1967)。

电话沟通却缺失了这些非语言信息,我们也无法像讯息聊天一样,借助贴图来补充一部分信息。这使得我们无法准确地判断对方的意思,也不能从语言以外的信息中得到对方对自己的反馈。这一特点再次加重了人们的恐惧和不安全感。

  • “我是你阿姨介绍来的,来加你的那个人,很高兴认识你!”
  • “你好啊😂”
  • “你怎么哭了?”

当然,非语言信息也有可能被误读。

同场加映:为什么每次想跟另一半沟通,他却总是咄咄逼人?关系心理学:一个人如何沟通,取决于他的倾听方式

5. 打电话也是一项需要学习和练习的技能

打电话其实本来就是一件需要练习和学习的事情。

什么样的停顿和沉默在电话中是正常的,怎样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话题,哪些信号表明可以结束通话了⋯⋯这些电话对话中的“潜规则”,都是熟能生巧的,而不是自然而然就会知晓的。

因此,越来越少打电话的我们,可能熟知各种讯息潜规则和贴图的使用方法,却逐渐丧失了关于打电话的知识。

6. 随着沟通渠道的增加和社交礼仪的改变,“打电话”本身成了一件有门槛的事

打电话曾经是一种很普遍、低门槛的联络方式。但随着社交礼仪的改变,“提前预约”这种意识深入人心。

我们现在会担心打电话会打扰到对方,转而选择不会过分打扰的讯息聊天。不过,就算是讯息聊天,也要注意社交礼仪哦!


图片|Photo by Ushico on PIXTA

谁会更害怕打电话?

1. 长期的忧虑者

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担心和焦虑。对他们而言,打电话这种不确定性很高的沟通方式正是他们想回避的,文字这种在接收的同时就已经知道了内容的信息才是最可控、最确定的。

2. 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人

人们在没有准备的即时通话中很容易说错话,而这类人由于非常在意自己向外界展现的样子,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于是他们会尽可能避免电话这种无法控制的交流方式,转而选择其他沟通方式。

3. 有社交焦虑的人

社交焦虑者(也称社交恐惧者)往往害怕与人接触的社交场景,而电话恐惧便是其中的表现之一。不过,不是所有社交焦虑者都有电话恐惧,有电话恐惧也不意味着一定有社交焦虑症哦。

同场加映:“一想到要与人对话,就开始紧张”克服社交焦虑的三个阶段

4. 回避型依恋的人

相比于文字,即时语音给人的感觉更近,也更亲密,而这种亲密恰恰是回避型依恋者想要躲开的。

5. 近期有与电话有关创伤的人

小到周末被老板一个电话叫去加班、孩子上学被老师叫去请家长,大到通过电话得知了亲人生病或离世的噩耗⋯⋯这些事情的发生都会使人在一段时间内对接打电话这件事变得格外敏感。


图片|Photo by George Chandrinos on Unsplash

我就是不喜欢打电话,不行吗?

当然可以。

如果令人紧张的外卖电话有人愿意帮你接听,工作夥伴愿意通过邮件或讯息交流,身边朋友能够体谅你而不给你打电话⋯⋯在沟通方式如此多样化的今天,只要能够找到令沟通双方都舒适的解决方式,不爱打电话不是一个“问题”。

但我们仍鼓励大家保持一定频率的电话沟通,特别是那些希望“所有类型的社交都停留在线上就好”的人。

2004 年在美国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没有人可以与自己讨论重要的问题”的人的比例是 20 年前的三倍之多,并且调查者预测这个数字还会持续上升(General Social Survey)。

除去普通的、千层的联结,我们更需要有深度的、能够直达心灵的深度联结。而深度沟通则是这样的联结达成的必经之路。

我们需要对话之中有细腻微妙的情绪流动,需要能够在彼此面前坦然地暴露脆弱,需要真实甚至直接的自我表达,也需要完全的专注——拥有这些特点的对话,才能称得上深度沟通。

而讯息、邮件等碎片化的交流,每一个字句都经过了精心编辑,展现出那个“完美的”、“我想给人看的”那一面,我们似乎失去了那种用交谈来真正深刻地理解彼此的能力。

你会喜欢:迷人共读|如何才能有效沟通?关系心理学:倾听与理解是关键!

电话和视讯,是除线下面对面交流外,维系与他人之间的联结的最好方式。尤其是现在我们大都和亲密的朋友、亲人分隔两地,无法随时随地见面,打电话对于情感的交流就有其独特的优势。

重点不是于是否享受打电话、打多少电话,而是知道身边有哪些是我们依然可以不用顾虑冷场,不用害怕尴尬,不会考虑会不会打扰到对方,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喜悦和悲伤,只要听到彼此的声音就已经感到安全的人。

因为这个人,我们不再身处人群却依然感到孤独;我们能从与对方的对话中不断地认识、瞭解、和接纳自我;我们能仅仅因为与这个人的对话而产生精神上的狂喜。

在社交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习惯于新的沟通方式,但也不得不承认,我们仍然需要声音与声音的直接碰撞,需要一对一的交流,需要一个能够让我们安心将全部注意力和全部的自我都给对方的人。

希望我们的生活中都有那个可以立刻拨打电话的人,我们可以对对方说“我想你了,我只是想听听你的声音”,而对方也会回我们一句,“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