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父母亲、还是孩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课题,当我们理解人无完美,并且接纳对父母亲的期待,我们也能开始学习,不再成为父母亲生命的附属品!让我们来听听吴东彦心理师怎么谈“原生家庭”与我们的内心世界所形成的枷锁与解方。

文|吴东彦谘商心理师

复苏欲望,让自己活着

人,只要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无可避免拥有欲望。

每个人的欲望层面其实相当广泛,也包罗万象,举凡生理层面的三餐温饱,以及衣着保暖,或是心灵层面,想要与人分享的喜怒与哀乐,都是相当正常的欲望与需求。

而这些欲望于我们年幼时,能否被好好满足?就必须仰赖父母亲的悉心照料。

然而,许多人的成长历程中,因为父母亲自身限制与困难,忽略了孩子的欲望与情感需求,甚至选择视而不见。

对孩子的欲望大肆批评与抱怨,久而久之,这很容易让孩子替自己的欲望,贴上一张“十恶不赦”的标签。


图片|Photo by Chewy on Unsplash

举例来说,当孩子兴高采烈的回家,想要与父母亲分享喜悦的心情,但常换来一张淡漠的脸孔,或是孩子在外受到欺侮,想回家讨拍,却只会招来一顿不明究理的责骂。

甚至孩子遇到难题想与人讨论,当家门一开,反而看到比自己更忧郁、脆弱的父母亲,孩子因而选择噤声,时间久了,孩子会压抑自己的欲望与需要,并扮演起支持父母亲的角色,开始转而照顾父母亲。

因为他们担心对忧郁无助的父母亲所吐的苦水,会不会成为压垮父母亲的最后一根稻草?对这些孩子来说,拥有欲望与需求之后,不会获得满足,反而只会招致失落与痛苦。

欲望的尘封,成为当下的生存法则

因为没有欲望,就可以免于失落。

有时候,尽管已经长大成人,但孩子依然可能在没有察觉的状况下,将这些生存法则带进自己的未来。

纵使他们结交了好友与伴侣,但童年的阴影仍紧紧跟随。当年“尘封欲望”的法则,原是要为了让自己能在痛苦中生存,但这个法则,却悄悄变形为一种诅咒。

对当年而言,只要没有欲望,就可以免于失落。但对现在来说,缺失了欲望,也就无从感受欲望被满足后的喜悦,人生也可能因此变得空洞与平板。

值得注意的是,欲望的产生,不尽然只会带来满足,有时也必然带来挫折。

在欲望的满足与不被满足之间,我们替自己的内心争取了一个私密的空间,让我们可以体会内心的种种情感,包括:满足、欣喜、愉悦、挫败、愤怒与悲伤等。

当我们有能力替自己创造一个丰富的内在情感世界,我们或许可以开始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感觉到自己活着。

练习和解:与自己和解,萨提尔治疗:那些未曾在原生家庭得到的爱,我可以自己来

幻灭期待,让自己成长

若是在童年时期,长年受到父母亲的情感忽视,这些人心中很可能还活着一个小小孩,不断渴求父母亲的爱。

长大成年后,这些人仍可能想要透过付出与牺牲,换取父母亲的认同与赞赏。

每个人都想要获得父母亲的爱,但当“父母亲的爱”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或甚至是唯一的目标时,我们就在无形之中,过着父母亲想要的人生,陪葬了自己的灵魂。

父母亲都有自己的生命课题,当我们能够勇于面对父母亲的限制,明白他们并无法完美给出我们所需的爱与认同,我们就有可能不再让自己的生命成为父母亲的附属品。

但要接受这个事实并不容易,因为这会带来相当大的失落。

修复创伤:心理创伤修复首部曲——打破自我孤立,与人重建连结


图片|Photo by Luemen Rutkowski on Unsplash

幻灭,是成长的开始,也是我们与父母亲分离的起始点

一旦我们能够勇于幻灭——自己对父母亲的理想化和期待,不再冀望自己从未获得的父母亲的认同,不再索讨那些必须靠着陪葬自己的人生才能换来的父母爱,我们才能将更多力气放在经营自己的人生。

当我们愿意承认父母亲的限制,我们就比较有机会,不再当个向父母亲讨爱的小孩。

对于那些父母亲无法给予我们的、无法爱我们的、无法认同我们的,我们可以学习当自己的“父母”,重新学习爱自己、认同自己。

一旦我们能做到父母亲无法完成的事情,并超越父母亲带给我们的缺失,我们就能活出另一种圆满。

谘商心理师 吴东彦

让自己真的回家

关于“回家”最重要的是,在我们的心中,找到一处可以感觉到归属与安定的地方。

当我们能够重新复苏自己的欲望,不再扮演父母亲的支撑者;当我们能幻灭对父母亲的理想化和期待,不再持续当一个讨爱的老小孩,或许我们就能逐渐把“自己”重新找回来,并用“真实的自我”去面对父母。

此时,面对父母亲的不完美或缺陷,我们才能真正安在这段亲子关系中,好好地当他们的“小孩”,而在此同时,我们也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